邵建新
1942年,郭沫若的歷史劇代表作《屈原》在山城重慶公演,反響強烈。作為編劇的郭沫若自然也常去觀看演出。在劇本上演三四次后的一個晚上,他與扮演屈原侍女嬋娟的張瑞芳在后臺談起了第五幕第一場中嬋娟滿懷憤懣痛斥背叛老師的宋玉的一句臺詞:
宋玉,我特別的恨你,你辜負了先生的教訓,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郭沫若說:“在臺下聽起來,這話總覺得有點不夠味。似乎可以在‘沒有骨氣的’下面再加上‘無恥的’三個字!睆埲鸱紱]有馬上回答。她站起來,學著舞臺上的動作和各種語氣表演了一番,最后搖頭道:“好像還是不大夠味兒!”“還是不大夠味兒?”郭沫若似乎有點為難了,他一時實在找不出更滿意、更恰當?shù)脑拋泶嫠。正在一旁化妝的張逸生(劇中釣者的扮演者)插話說:“‘你是’不如改成‘你這’!氵@沒有骨氣的文人!’那就夠味了!惫袈犃舜笫軉l(fā),覺得這一個字真是改得非常恰當。
為什么這一字之改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呢?從語氣的角度來說,“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只是單純的敘述語,缺乏強烈的感情色彩;而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則成了堅決的判斷句,省略了“你真該死!”“你真不是東西!”或“你真是禽獸!”之類極度強烈的語句,就像是指著宋玉的鼻子痛罵他的卑劣無恥一樣,當然比一般的陳述句感情強烈而語氣有力。改“是”為“這”,的確增強了語勢。同年5月30日,郭沫若在《瓦石札記·一字之師》(見《沫若劇作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第193頁)一文中還特地記載了這段修改佳話,附在劇本之后,盛贊張逸生作為“一字之師”給他的啟示。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