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幅漫畫都是豐子愷的早期作品,刊出在1922年的《春暉》校刊上。
子愷漫畫的特點是線條簡潔,情態(tài)生動,從中可以看出他這種寫意的風(fēng)格很早就形成了。第一幅《經(jīng)子淵先生的演講》,寥寥幾筆,但能想象出一位儒雅的男老師在講臺前做報告。第二幅《女來賓--寧波女子師范》,簡練但清楚地交代了人物的身份,事件的季節(jié),以及女性的特點。
豐子愷作漫畫常常略去人物的面部描寫,這樣的風(fēng)格在當(dāng)時頗受爭議。在《我的漫畫》中,豐子愷這么說:“有的人看了我的畫,驚駭?shù)亟械溃骸,這人只有一個嘴巴,沒有眼睛鼻頭!’‘噫,這人的四根手指粘成一塊的!’甚至有更細心的人說:‘眼鏡玻璃后面怎么不見眼睛?’”
“恍憶古人之言:‘意到筆不到’,真非欺人之談。作畫意在筆先。只要意到,筆不妨不到;非但筆不妨不到,有時筆到了反而累贅。”
也有人戲稱“豐子愷畫畫不要臉”。正因為他描繪的是人的神態(tài)而非具體的人物,給讀者留有更大的想象余地。常常地,畫中的形象令人有似曾相識之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