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是我國著名橋梁專家,他刀歲時,仍能準確地背誦圓周率小數(shù)點后面的一百多位數(shù)字。每當他回顧自己的學業(yè)時,他總是無限深情的懷念自己深明大義的母親。
1911年7月,年僅15歲的茅以升聽說北京清華學堂招考留美預備生,想去報考。當時有人勸茅以升的母親說,美國離家很遠很遠,要漂洋過海,孩子這么小,你怎么舍得讓孩子離開你呢?
茅以升的母親回答說:"讀書是大事,孩子的前程要緊,讓他到外面見見世面,多學些知識,有什么舍不得。"母親堅決支持兒子去北京報考。
臨行前,母親為兒子一針一線地縫衣服,準備行裝。她勉勵兒子說:"孩子,去吧,走后別惦念家里。凡事立則興,不立則廢,古時候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大功告成,要學大禹治水的精神!"
茅以升終于考取了清華留美生,后出國留學。學成后回國,成為一名橋梁專家。1935年1月,茅以升主持建造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當進入灌注橋墩的打樁階段時,由于技術問題,工程暫時停了下來。正在這時,他的夫人來電要他回家給母親生日祝壽,茅以升帶著滿腹心思回到家里。一向關心兒子事業(yè)的母親見到兒子第一句話就問:"工程進行得怎么樣了?"
當茅以升如實地把造橋遇到的困難告訴了母親后,母親又用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開導他說:"唐僧取經(jīng)經(jīng)過八十一難,終于得取真經(jīng)一百六十多卷。你們造橋,也要經(jīng)過八十一難的。"
母親又說:"困難是有的,但只要有孫悟空和他那如意金箍棒,是能渡過難關的,不必發(fā)愁。"
母親的教導,使兒子頓開茅塞。茅以升說:"是的,我們?nèi)w造橋人員就是孫悟空。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學里的一條法則——利用自然力克服自然界的障礙。"他堅定地對母親表示:"我們的橋一定能造成,請你放心。"后來,茅以升和造橋人員終于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將錢塘江大橋造成。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卓越的人一大優(yōu)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
——貝多芬
我必須承認,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
——達爾文
要冒一次險!整個生命就是一次冒險。走得最遠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險的人。"穩(wěn)妥"之船,從未能從岸邊走遠。
——卡耐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