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各版本語文課本中都德的課文
1. 【人教課標本七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愛國 第7課 《最后一課》
3. 【魯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 第三單元 第14課 《最后一課》
都德的資料
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國19世紀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1840年5月12日,都德生在法國南部普魯旺斯省的尼姆地方。他的父親是個商人,母親對于文學有特殊的愛好,酷愛讀書,不善于料理生活。都德自幼聰穎過人。他很小的時候就練習寫詩,而且注意觀察生活。在里昂中學讀書時,他經(jīng)常到書店博覽群書,涉獵廣泛,擴大了知識視野。1855年,父親破產,家道中落,他被迫輟學自謀生路。他15歲就到阿雷小學校任自習輔導員。兩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幫助,到了巴黎,在貧困的境遇中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生活。1860年,都德任莫尼公爵的秘書。這使他有機會觀察巴黎社會各種各樣的人,使他能多次到富于詩情畫意的普魯旺斯旅行,從家鄉(xiāng)流傳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中汲取創(chuàng)作營養(yǎng)。25歲時,他發(fā)表了短篇小說集《磨坊文札》,描寫了法國南方的自然風光和生活習俗。兩年后出版了一部帶有半自傳體性的長篇小說《小東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冷漠的人際關系,一舉成名。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都德應征入伍。他以這次戰(zhàn)爭為背景,寫了一組具有深刻愛國主義內容和卓越藝術技巧的短篇小說,結為《月曜日的故事》。其中,《最后一課》、《柏林之圍》因藝術的典型化和構思的新穎別致,成為世界短篇小說中的名篇。都德一生寫了13部長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集以及一些劇本和詩作。他善于用簡潔的筆觸描繪復雜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風格、嘲諷現(xiàn)實的眼光和親切動人的藝術力量為不少讀者所喜愛。“他的創(chuàng)作,真實與詩情,歡笑與淚痕,怒焰與悲苦,交流并瀉,構成他區(qū)別于同時代其他作家的獨特風格!
阿爾封斯·都德是法國文學史上一個很有特色的小說家,是“五人聚餐會”的成員之一(其他四位是福樓拜、屠格涅夫、左拉、愛蒙特·龔古爾)。
常用成語
中考 高考名著
都德簡介
如果都德還活著范若丁
多姿多彩 鑄成名篇──都德《最后一課》的細節(jié)描寫李作范
都德說過的名言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的大門的鑰匙。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