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本單元讓學生了解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的三個因素。
首先,文章的波瀾是由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的。這里說的復雜,有兩個含義:一是事物的多側面、多角度以及此事物與彼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一個人其貌不揚,卻很有才干;一個學生,不守紀律、功課也不好,卻熱心公益活動。臺風襲來,房倒樹折,停電斷水,人人都討厭臺風,有一個小女孩卻說喜歡臺風。為什么?原因是有一次來臺風,斷電,家里點了蠟燭。小女孩拿著蠟燭在屋里走來走去,媽媽說她像小天使,女孩非常高興。在這里,小女孩的幸福感竟和臺風聯(lián)系起來。二是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變化。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潮有漲落,草木有枯榮,這是自然界的變化。塞翁失馬,樂極生悲,這是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的人事變化。文章的波瀾就是這種事物復雜多變性的反映。
其次,文章的波瀾是讀者的一種心理反應。我們說文章有沒有波瀾,最終要看能不能在讀者心里激起波瀾。是不是讓讀者牽腸掛肚,是不是出乎讀者意料,是不是讓讀者感到驚喜,是不是讓讀者扼腕嘆息……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研究讀者心理,針對讀者心理選取材料,安排結構。
第三,文章的波瀾也取決于寫文章的技巧。作者在掌握了事物的復雜性和讀者的心理以后,很好地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就是安排波瀾的技巧。例如,事情本來都是從前向后發(fā)展的,如果事情本身的結果出人意料,用順敘就有波瀾,用倒敘就會索然無味了;如果事情的起因更讓讀者關注,像重大案件,用倒敘,造成懸念,就比順敘的效果更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