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漢字看古人的宇宙觀
1、從方塊字說起:
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為方的呢?這是因為那時的人認為天是圓的,像個圓底鍋扣在我們上邊;地是方的,托在我們腳下。所以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只有少數(shù)與天有關(guān)的建筑才是圓的,如北京的天壇。漢字是大地上人們使用的記錄工具,應(yīng)該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來。
2、說“一”:
“一”在古人看來是萬物發(fā)展的開始。漢朝著名文字學(xué)家許慎說:“一”是最初的東西,后來的一切都是從“一”衍化出來的。按著這種說法,如果把“一”看成數(shù)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無窮的數(shù)字;如果把“一”看成橫,那么有了橫才有了豎點撇捺等各種筆畫;從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萬萬個字。從古人對“一”的解釋,可以看出他們對萬物產(chǎn)生和變化的看法。
3、神從天降:
“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寫成丁,橫表示天,豎表示神仙從天而降。后來在橫上又加了一橫,表示在天上方;下邊的豎也加了兩條,變成三豎,明確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這也是許慎的解釋。漢字中凡與神有關(guān)的字大都有示(礻)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祭(意為向神獻肉)、祐(意為神靈保護)、社(意為土地神)、福(意為向神祈求幸福)等。這說明古時候人們把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看成是神支配的。這種崇信神靈的觀念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完全消失。
二、從漢字看古人的倫理觀念
1、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兩只相對的手,雙臂內(nèi)側(cè)是個“口”,像個正面坐著處理政務(wù)的君王!俺肌钡墓抛窒駛面向左邊趴在地上行匍匐禮的大臣!懊瘛钡墓抛窒駛面向左的男人與女人的結(jié)合體。到了漢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側(cè)面形,就是現(xiàn)在的“君”字。臣和民應(yīng)該面向君王,表示服從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為面向右,成了現(xiàn)在的“臣”和“民”。
2、無子不孝:
“孝”字的上邊是個“老字頭”,下邊是“子”,是小孩攙扶著老人的形象。孝就是盡心奉養(yǎng)父母,照顧父母的意思。漢朝以后的統(tǒng)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對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的罪行中,最嚴重的是沒有后代,沒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維護這種觀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釋成男孩子,說沒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昂谩弊肿筮吺恰芭保疫吺恰白印,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這種生育觀念到了現(xiàn)在還有影響。
3、帶“女”字的貶義字:
在強調(diào)男子重要的同時,是貶低婦女的作用!芭钡墓抛窒駛雙手交叉在胸前(也有的像雙手被綁在身后)跪在地上的女人。這說明商朝時婦女就處于被統(tǒng)治的地位了。社會不但歧視婦女,而且還把許多壞人壞事和婦女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在造一個字時,如果是貶義,就把“女”字加進去。比如奴隸的“奴”、奴顏婢膝的“婢”、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礙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壓迫歧視婦女,反對婦女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的觀念到了20世紀才開始清除。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