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孔雀東南飛》新探

    遼寧省阜新市第十中學 崔俊清

    新學網 > 語文 >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2 > 孔雀東南飛 并序 > 《孔雀東南飛》新探
    )。這給我們提供了一條重要證據,說明“初七”乞求不是單一的,還有婦女乞子這一重要內容。

    “下九”,元·伊世珍《嫏嬛記》引宋無名氏《采蘭雜志》曰:“九為陽數(shù),古人以二十九日為上九,初九日為中九,十九日為下九。每月下九,置酒為婦人之歡,名曰陽會。蓋女子陰也,待陽以成。故女子于是夜為藏鉤諸戲,以待月明,更有忘寐而達曙者”。這段記載對我們很有幫助,說明“下九”即婦女的“陽會”之日,進一步理解就是婦女“求子”之日?梢娞m芝誡示此日“嬉戲”的用意是十分清楚的,這可以說是蘭芝被棄的社會原因的又一力證。

    “初七”“下九”這兩個節(jié)令都包含“乞子”的內容,由于封建禮教的戕害,蘭芝竟因“無子”(無論什么原因無子)而被棄,小姑與蘭芝同為女性,命運相關,姑嫂又是那樣情深意重,所以臨別時的知心話莫過于以自己的不幸遭遇來告誡小姑了。蘭芝臨別時對小姑的囑托,不是說婦女們聚會時“嬉戲”莫忘了我,而是提醒小姑自己應慎重,于“初七”“下九”這兩個對婦女命運至關重要的節(jié)令莫忘乞求,以免將來適人被棄。

    三、關于開頭的起興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作為起興,本身有什么含義呢?它與全詩的內容以及“蘭芝”“府吏”的愛情悲劇又有怎樣的內在聯(lián)系呢?聞一多先生曾在《樂府詩箋》中作了如下解說:“《艷歌何嘗行》:‘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五里一反顧,六里一徘徊’。又曰:‘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隨。……吾欲銜汝去,口噤不能開;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魏文帝《臨高臺》曰:‘鵠欲南游,雌不能隨,我欲躬銜汝,口噤不能開,欲負之,毛羽摧頹,五里一反顧,六里一徘徊’。偽《蘇武詩》曰:‘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断尻枠贰吩唬骸S鵠參天飛,中道郁徘徊!陨洗笾冀匝苑蚱揠x別之苦,本篇‘母題’與之同類,故借以起興,惟易鵠為孔雀耳”(《聞一多全集》第四卷)。聞一多先生引證古詩是說“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以興“夫妻離別之苦”。

    俞平伯先生在《漫談〈孔雀東南飛〉古詩的技巧》中對本詩的起興也作了這樣的解釋:“它是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字起興,出典當然是漢樂府瑟調曲《燕歌何嘗行》。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曰:‘興彼此顧戀之情’是也。近人或疑為‘孔雀東南飛’原本這一段還很長,流傳眾口,卻被縮短,只剩開頭兩句了(張為騏說),恐未必然。我以為這十字已攝盡那篇樂府的精華,配合著‘府吏’‘蘭芝’的故事非常適合。讀者對看自然明白”(見所著《論詩詞曲雜著》)。

    兩位巨子都闡發(fā)了起興句的出典問題,并認為與“府吏”和“蘭芝”的悲劇故事有關,說明這是一種“含義”的起興。我們說如果單從“夫妻離別”的角度來理解起興句的出典和含義,此說確有新意,然就這場悲劇的社會根源來說,此論恐怕未中肯綮。這里有幾點需作進一步探討:首先,起興句的出典既然為古詩《燕歌何嘗行》等,那么為什么不直接引作“黃鵠東南飛……”,而“易鵠為孔雀”呢?其二,作為“借物言情”的起興,其借物與所言之情必然要有某種內在聯(lián)系以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包S鵠”的故事不等于“孔雀”的故事,人們的聯(lián)想自然也就不同。其三,孔雀這種鳥當時“中國”并不多見,因此古詩中很難找到比較完整的“孔雀”故事或傳說。孔雀的某種屬性特點(或某種傳說意義)至少應當與“府吏”“蘭芝”悲劇故事的內涵相類。其四,既然起興句已攝盡全詩的精華,那么它也不能與這場悲劇的真正根源無涉。因此我們說,本詩起興句的出典當另有所本,疑“孔雀”也不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孔雀”。

    《說文·部》:“孔,通也,嘉美之也。從子,,請子之候鳥也。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許氏認為“孔”本為“(請子之候鳥)至而得子”之義,為會意字。那么“”這種“請子之候鳥”是什么呢?《說文》:“,燕燕,玄鳥也。齊魯謂之,取其鳴自呼,象形也”。

    “孔”既為從子從會意,義為至而得子,那么“孔”本身也包含“玄鳥”的意義。在上古常常是“燕雀”連文并舉,從“孔”的上述意義來看,疑本詩的“孔雀”當為“燕雀”,即“燕”也。因此本詩的起興句的出典當上溯到《詩經》中有關“燕”的詩篇。

    《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關于“玄鳥”的故事,《史記·殷本紀》曰:“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其吞之,因孕生契”?梢娫谏瞎,由于這種傳說,人們便把“燕”作為一種求子的象征而加以崇拜,而“燕”之神話傳說,漢時猶盛行。古詩中亦多有詠燕之作。

    蘭芝因無子而見棄。起興句不能不含有這層意義,它不僅是“以興夫妻離別之苦”,而且亦興無子被棄之恨。燕(孔雀)本為致子之鳥,反不能致子于蘭芝,故“五里一徘徊”也。這也正是“易鵠為孔雀”的用意所在,是隱含著這場悲劇的社會根源的。這種比興意義亦可在《詩經》中找到明證!囤L·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遏斣姟吩唬骸靶l(wèi)姑定姜者,衛(wèi)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婦無子,畢三年之喪,定姜歸其婦,自送之于野,恩愛哀思,悲以感慟,立而望之,揮淚垂涕,乃賦詩曰……”。這個故事與“蘭芝”“府吏”的故事有相同點,都反映了“無子”歸棄的問題!对娊洝肥且浴把嘌嘤陲w”起興,本詩則以“孔雀東南飛”起興,其比興意義是相同的,所以說本詩起興句的出典應是《詩經》中這種關于“燕”的故事,而“孔雀”也應是傳說中的“玄鳥”或“燕”。

    本詩從開關的起興到整個故事的敘述所反映的,就是在“無子應出”這樣一種道德觀念支配下而造成的一場不幸悲劇。這首詩的成就和價值也就在于它幾乎攝盡所有棄婦詩的內容精華,“夫妻離別之苦”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