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蘇東坡開始很不在意。有人偷偷告訴他,他的詩被檢舉揭發(fā)了,他先是一怔,后來還瀟灑、幽默地說:“今后我的詩不愁皇帝看不到了!钡聭B(tài)的發(fā)展卻越來越不瀟灑,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來逮捕蘇東坡,蘇東坡事先得知風聲,立即不知所措。文人終究是文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從氣勢洶洶的樣子看,估計會處死,他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來,朋友說躲著不是辦法,人家已在前面等著了,要躲也躲不過。正要出來他又猶豫了,出來該穿什么服裝呢?已經(jīng)犯了罪,還能穿官服嗎?朋友說,什么罪還不知道,還是穿官服吧。蘇東坡終于穿著官服出來了,朝廷派來的差官裝模作樣地半天不說話,故意要演一個壓得人氣都透不過來的場面出來。蘇東坡越來越慌張,說:“我大概把朝廷惹惱了,看來總得死,請允許我回家與家人告別!辈罟僬f“還不至于這樣”,便叫兩個差人用繩子捆扎了蘇東坡,像驅(qū)趕雞犬一樣上路了。家人趕來,號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邊流淚。
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可惜當時幾乎沒有什么傳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認識這就是蘇東坡。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全部遭遇還不知道半點起因,蘇東坡只怕株連親朋好友,在途經(jīng)太湖和長江時都想投水自殺,由于看守嚴密而未成。當然也很可能成,那末,江湖淹沒的將是一大截特別明麗的中華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這里,一步之差就會全盤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這一步之差境地的則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于中國的獨特國情。
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審起來看!
怎么審?打!
一位官員曾關(guān)在同一監(jiān)獄里,與蘇東坡的牢房只有一墻之隔,他寫詩道:
遙憐北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通宵侮辱、摧殘到了其他犯人也聽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殘的對象竟然就是蘇東坡!
請允許我在這里把筆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會在這里顫栗。中國幾千年間有幾個像蘇東坡那樣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愛、高貴、魅力之類往往既構(gòu)不成社會號召力也構(gòu)不成自我衛(wèi)護力,真正厲害的是邪惡、低賤、粗暴,它們幾乎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F(xiàn)在,蘇東坡被它們抓在手里搓捏著,越是可愛、高貴、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勁。溫和柔雅如林間清風、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對這徹底陌生的語言系統(tǒng)和行為系統(tǒng),不可能作任何像樣的辯駁,他一定變得非常笨拙,無法調(diào)動起碼的言語,無法完成簡單的邏輯。他在牢房里的應(yīng)對,絕對比不過一個普通的盜賊。因此審問者們憤怒了也高興了,原來這么個大名人竟是草包一個,你平日的滔滔文辭被狗吃掉了?看你這副熊樣還能寫詩作詞?純粹是抄人家的吧?接著就是輪番撲打,詩人用純銀般的嗓子哀號著,哀號到嘶啞。這本是一個只需要哀號的地方,你寫那么美麗的詩就已荒唐透頂了,還不該打?打,打得你淡妝濃抹,打得你乘風歸去,打得你密州出獵!
開始,蘇東坡還視圖拿點兒正常邏輯頂幾句嘴,審問者咬定他的詩里有譏諷朝廷的意思,他說:“我不敢有此心,不知什么人有此心,造出這種意思來!币磺姓_陷者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某種“險惡用心”的發(fā)現(xiàn)者,蘇東坡指出,他們不是發(fā)現(xiàn)者而是制造者。那也就是說,誣陷者所推斷出來的“險惡用心”,可以看作是他們自己的內(nèi)心,因此應(yīng)該由他們自己來承擔。我想一切遭受誣陷的人都會或遲或早想到這個簡單的道理,如果這個道理能在中國普及,誣陷的事情一定會大大減少。但是,在牢房里,蘇東坡的這一思路招來了更兇猛的侮辱和折磨,當誣陷者和辦案人完全合成一體、串成一氣時,只能這樣。終于,蘇東坡經(jīng)受不住了,經(jīng)受不住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連續(xù)逼供,他想閉閉眼,喘口氣,唯一的辦法就是承認。于是,他以前的詩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說自己不被朝廷重視;詩中有“小人”字樣,是諷刺當朝大人;特別是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興沖沖去看錢塘潮,回來寫了詠弄潮兒的詩“吳兒生長狎濤淵”,據(jù)說竟是在影射皇帝興修水利!這種大膽聯(lián)想,連蘇東坡這位浪漫詩人都覺得實在不容易跳躍過去,因此在承認時還不容易“一步到位”,審問者有本事耗時間一點點逼過去。案卷記錄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句子是:“逐次隱諱,不說情實,再勘方招!碧K東坡全招了,同時他也就知道必死無疑了。試想,把皇帝說成“吳兒”,把興修水利說成玩水,而且在看錢塘潮時竟一心想著寫反詩,那還能活?
他一心想著死。他覺得連累了家人,對不起老妻,又特別想念弟弟。他請一位善良的獄卒帶了兩首詩給蘇轍,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jié)來生未了因!甭窆堑牡攸c,他希望是杭州西湖。
不是別的,是詩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我不知道那些天他在鐵窗里是否抱怨甚至痛恨詩文。沒想到,就在這時,隱隱約約地,一種散落四處的文化良知開始匯集起來了,他的詩文竟然在這危難時分產(chǎn)生了正面回應(yīng),他的讀者們慢慢抬起了頭,要說幾句對得起自己內(nèi)心的話了。很多人不敢說,但畢竟還有勇敢者;他的朋友大多躲避,但畢竟還有俠義人。
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當?shù)刈龉贂r的種種美好行跡,在他入獄后公開做了解厄道場,求告神明保佑他;獄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審問人員離開時盡力照顧生活,連每天晚上的洗腳熱水都準備了;他在朝中的朋友范鎮(zhèn)、張方平不怕受到牽連,寫信給皇帝,說他在文學上“實天下之奇才”,希望寬大;他的政敵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也仗義執(zhí)言,對皇帝說:“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語罪人”,如果嚴厲處罰了蘇東坡,“恐后世謂陛下不能容才”。最有趣的是那位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來為她求壽,她竟說:“用不著去赦免天下的兇犯,放了蘇東坡一人就夠了!”最直截了當?shù)氖钱敵笙鄥浅洌写嗡c皇帝談起曹操,皇帝對曹操評價不高,吳充立即接口說:“曹操猜忌心那么重還容得下禰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個蘇東坡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