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黛玉的詠白海棠詩卻是另一番風度。黛玉的詩是:“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边@是一首十分傳神的詩作,字字句句都顯現(xiàn)出一副嬌弱俊美的神態(tài)。前兩句從靜、潔兩個方面為贊美白海棠烘托氣分,前句湘簾半卷門半掩,顯示出一種似無人過往的靜態(tài),第二句說白海棠花落在花盆里外,一片潔白,似乎土也是冰碾成,花盆也是玉做的,突出了潔字。這就與寶釵不同,寶釵著筆在招引主人喜愛上,黛玉則著眼描繪其潔、靜的環(huán)境?梢娖渑d趣愛好的不同。接下兩句則用形象比喻的手法贊美它的潔白而剛毅的品格,好像偷得了梨蕊的潔白,借得了梅花的精魂。再下兩句又用擬人化筆法描繪其嬌弱的美態(tài),那一串串裊娜的花枝,好像似穿著月宮仙人嫦娥為它縫制的精細的白絹衣袖,那沾掛著晶瑩露珠的花朵,宛如閨房中悲秋的美女,正在揩拭淚痕。最末兩句繼續(xù)用擬人化筆法,描繪白海棠的姿容,那嬌美怯弱默默無言的情態(tài),似乎有滿懷的知心話要說?墒悄芡l傾訴呢?只有在昏沉的夜色里,倦怠地伴隨著西風。這首詩語意清晰,正如黛玉的心地一樣純潔透明。詩中以蕭灑流暢的筆調(diào),借描寫白海棠維妙維肖地映現(xiàn)出一副嬌弱純潔孤傲多愁的少女情態(tài),這正是黛玉思想性格的自我描繪。李紈給這首詩的評價是“風流別致”。所謂風流別致,就是詩如其人,體現(xiàn)了與眾不同的蕭灑孤傲外柔內(nèi)剛的思想品格。同樣是描寫白海棠,寶釵描繪出一副恬淡雅靜婷婷玉立的形象;而黛玉卻描繪出一副嬌弱多愁外柔內(nèi)剛的形象。做為正統(tǒng)思想很濃的探春,當然不欣賞后者,而欣賞前者。所以她把寶釵的詠白海棠推為第一,把黛玉的詠白海棠列為第二。寶玉卻不贊成探春的評價,他說:“蘅(寶釵)瀟(黛玉)二首,還要斟酌!保ǖ谌呋兀
釵黛的第四次共同吟作活動,便是三十八回所寫與眾姐妹及寶玉等詠作菊花詩。菊花詩共十二個題目,寶釵選作了二個,黛玉選作了三個。寶釵作的第一首是《憶菊》:“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栈h舊圃秋無跡,冷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廖廖坐聽晚砧遲。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痹姷那皟删潼c出憶菊的時間,正是西風勁吹,蓼紅葦白,令人愁悶的深秋。接下兩句便寫清秋之際對菊花的追憶,舊日的花圃只剩下一道空空的籬笆墻,沒有一點痕跡;往日菊花盛開的景況,只有在冷月清霜下,到夢中追憶。再下兩句抒發(fā)憶菊時若有所失的心情,那顆懷念秋菊的心,似乎已伴隨歸雁而遠去,只能清冷寂寞地聽著搗衣聲,遲遲坐在那里。最末兩句以發(fā)出感慨收住全詩,誰能同情我為懷念菊花而消瘦?只有一句寬慰的話:來年的重陽節(jié)又有再會之期。這是十二首菊花詩的第一首,初看起來似乎雅淡無奇,但細細品味起來卻是寶釵心境的流露。此時的寶釵已經(jīng)深得了賈府上下人的歡心;這次菊花詩會本來是史湘云要做東道兒,而史湘云是賈府活老祖宗賈母的侄孫女兒,寶釵立即慷慨解囊,為史湘云籌辦成了螃蟹宴兼菊花詩會,借機款待了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重要人物,喜得賈母夸她“細致,凡事想的妥當!保ǖ谌嘶兀⿲氣O何以事事如此用心?卻原來在她的心中已經(jīng)泛起了懷春的憂愁!詩中所抒發(fā)的夢憶秋菊、懷念秋菊那種悵惘愁悶之情,正是她急于考慮終身大事追求未來生活而產(chǎn)生的懷春愁怨的流露。心有懷春的愁悶,又逢迎賈母歡心,兩者出于一個思想念頭,因為只要賈母一句話,她就可以成為賈府至尊人物之一,憂愁即刻化為快樂與滿足!罢l憐我為黃花瘦”套用李清照贈給丈夫的《醉花陰》一詞中“人比黃花瘦”句,正是道出她心中隱密的點睛之筆。
寶釵的另一首是《畫菊》。詩中前兩句,是說提筆畫菊出于一時興狂,并非要在繪畫上爭勝比強。中間四句是贊美畫技。末兩句引典抒情,不要以為“采菊東籬下”才算有趣,把菊畫貼在屏風上,也足以慰藉重陽節(jié)了。有趣的是這首詩在情調(diào)上竟變了樣,第七句又套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典,這對前一首詩所流露的懷春愁,不能不說是一種沖淡和掩藏。菊花詩會前一夜,寶釵對湘云說:“還是紡績針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時閑了,倒是把那于身心有益的書看幾章,卻還是正經(jīng)!保ǖ谌呋兀┬闹嗅j釀著強烈的懷春憂愁,表面還要裝出信守封建禮教的正經(jīng),這正是寶釵思想性格的詭譎之處。
黛玉的第一首詩是《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痹姷那皟删洌钦f自己面對菊花詩興大發(fā),無賴的詩魔終日侵擾自己,只得圍繞籬笆倚著山石低沉地吟誦。接著兩句是贊美詠菊,筆端蘊含著菊花的秀美臨對清霜書寫,口角含著秋菊的芳香對著明月長吟。下兩句則借物抒懷,盡管滿篇傾注著自己無限的愁怨,也只是自我傾瀉罷了,誰能從這只言片語里理解我那悲秋的心?體現(xiàn)了黛玉由于寄人籬下,向往未來美滿生活卻又無人做主的孤獨與苦悶。最后兩句通過引典贊美菊花的品格,自從陶淵明吟詠贊美菊花后,菊花的高尚品格一直傳頌至今。借物詠志,暗喻自己要像菊花一樣迎著風霜,永葆高風名節(jié),體現(xiàn)了一種傲岸不屈的精神。
黛玉的第二首是《問菊》:“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雁歸蛩病可相思?莫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痹姷那皟删涫菫榻忸},我想訊問一下秋菊的情趣,大家都不知道,只好去問菊花自己。接下是四問叩題:您懷著孤高的品格、傲視世俗的態(tài)度,想同誰一起歸隱?您也是百花中的一員,為何開花這樣遲?您或在花圃中經(jīng)受繁露,或在階庭上經(jīng)受嚴霜,該有多么寂寞?大雁南歸了蟋蟀在病苦中呻吟,您可曾思念?這四句實際是借問菊而自問,借自問而抒懷,以暗喻筆法,表明黛玉對青春的珍愛和懷念,對理想生活無從實現(xiàn)的怨憤,對禮教束縛的不滿,情緒哀怨而激烈。末兩句收筆扣題,在問菊之后說,不要說世上沒有可以談心的知己,您若是懂得話語,咱們何妨談論片時?這兩句明顯地表現(xiàn)了黛玉傷情多愁,然而無處傾訴的孤獨與苦悶?傆^本詩,通篇采用擬人化筆法,把菊花寫活了!儼然一副孤傲寂寞滿懷幽怨的貴族少女形象,這正是黛玉自己的身影。
黛玉的第三首是《菊夢》:“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詩的前六句集中寫夢境,意思是說在秋色中籬笆邊,菊花沉入凄清的夢境。在睡夢中,陪云伴月飄然欲仙,但卻不是要學莊周化蝶,而是懷戀舊情,想找到陶淵明,重踐往日情深意厚的約盟。那顆依戀舊情的心,正隨著飛雁遠去,卻又被惱人的蟋蟀叫醒。末兩句抒情,醒來后滿腔幽怨向誰傾訴呢?舉目無親!只見一片衰草寒煙,蘊藏著無限幽怨之情。這首詩表面是寫菊夢,實則是以擬人筆法寫自己的夢中情,表現(xiàn)了黛玉心中蘊藏著強烈的愛情,卻無人同情的苦悶。書中第二十六回寫黛玉一覺醒來,長嘆一聲,引用《西廂記》中的句子說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那睡昏昏時的心境,正像本詩特別是末兩句所概括的那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