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繼周
曹雪芹的《紅樓夢》保存下來的只有80回。后世廣為流傳的120回本《紅樓夢》為高鶚續(xù)寫而成。高鶚在續(xù)寫后40回的同時,對前80回的文字也作了不少改動。因此,比較曹雪芹與高鶚的語言,一方面要拿前80回(須是高鶚改動以前的本子)同后40回作比較,另一方面還要考察前80回中高鶚修改的地方,比較改動前后有哪些不同。在比較曹、高語言的時候,人們往往重視前一方面的對比,而忽視后一方面的考察。本文則把觀察的重點放在后一方面。
《紅樓夢》流傳至今,版本紛繁。較好地保存了曹雪芹著作原貌又較為完整的本子是庚辰本。庚辰是乾隆25年(公元1760年),那時曹雪芹還在世。以庚辰本與高鶚刪改過的程甲本、程乙本相比對,可以獲得曹、高語言比較的極有價值的材料。本文用來進行對比的本子,是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的《紅樓夢》和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10月出版的《紅樓夢》。前書前80回以庚辰本為底本(其中64、67回缺文采用程甲本補配),后40回以程甲本為底本;后書120回均以程乙本為底本。
在同高鶚語言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曹雪芹語言的以下特點:
1、純熟的北京口語:
曹雪芹童年時代即隨家從江南遷居北京,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度過。由于家道衰落,曹雪芹晚年與北京下層人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他對北京話非常熟悉。在《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中,特別是在人物對話中,他出色地運用了純熟的北京口語。舉幾個例子:
難道圖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見我。(21回)
這句話里的“待見”是北京方言詞,義為喜愛、喜歡,但多用于否定式!安淮姟焙性鲄挼囊馑。
(寶玉)一語不發(fā),一彎腰,順著街就蹭下去了。(43回)
這里的“蹭”字,現(xiàn)在寫作“顛”,意思是跳起來跑,也泛指跑或離去,讀時可以兒化,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北京方言詞。
琴姑娘罷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的大發(fā)了。(63回)
這里的“叨登”(音dáo deng或dáo teng)、“大發(fā)”(音dà fa)都是北京方言,“叨登的大發(fā)了”意思是說折騰得過了頭。
怎么暗里算計?我倒有這個意思,只是沒這樣的能干人。(25回)
我的姑娘,你這么大年紀兒,又這么個好模樣,還有這個能干,別是神仙脫生的罷。(40回)
這兩句話里的“能干”,都是北京方言,讀作néng ganr(“干”字輕聲并兒化)。前一句里的“能干”是形容詞,義為多才、手巧、有本事,作名詞修飾語時可以不帶“的”。后一句里的“能干”是名詞,義為才能、本領(lǐng)。劉姥姥稱贊惜春“還有這個能干”,指的是惜春有畫畫兒的才能。后來的作家在用這個詞的時候,常按音記字,寫作“能個兒”或“能格兒”。曹雪芹從實際讀音推求到本字,準確地寫出“能干”,是很了不起的。
家里近來艱難,你還不知道?咱們的月例,一月趕不上一月,雞兒吃了過年糧。(69回)
這是王熙鳳向賈璉哭窮說的話!半u兒吃了過年糧”是一句很生動的北京俗語。這句俗語巧妙地運用了同音雙關(guān)的手法,用“雞兒”諧“今兒”音!半u”“今”音本不同,兒化后讀音相同了。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曹雪芹對北京話的音韻特點是掌握得很到家的。
曹雪芹筆下,這樣熟練運用北京口語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此外,像說時間時用“多早晚”“好早晚”“這早晚”“今兒”“明兒”“昨兒”“前兒”;說親屬合稱時說“爺兒”“娘兒”“姐兒”,都是典型的“京味兒”詞語。還有形容鳥兒飛起來的聲音,曹雪芹用“忒楞楞”(音tēr lēng lēng)這個象聲詞,也是北京地區(qū)特有的說法。又如,老北京話里,故事說成“古記兒”(也寫作“古今兒”,音gǔ lir)。有這樣一首北京兒歌:“說笑話兒,講古記兒,東邊來了一個小母雞兒,下八個蛋,孵九個雞兒,你說滑(音gǔ)稽兒不滑稽兒。”這首兒歌中的“古記兒”就是故事!秲号⑿蹅鳌返冢玻椿兀骸暗酵韥肀阒v些老話兒,說些古記兒,引得他困了好睡!边@里的“古記兒”也是故事。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把故事說成“古記(兒)”。如第25回:“你不早來聽說古記,這會子來了,自驚自怪的!钡冢福盎兀骸巴鯉煾福銟O會說古記的,說一個與我們小爺聽聽!
再說高鶚。高鶚祖籍遼寧鐵嶺,二十歲進京,中過進士,做過翰林院侍讀,從其在北京生活的時間和較高的社會地位看,他在掌握北京方言土語方面比曹雪芹要差一些,F(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紅樓夢》里反映出來的情形。
《紅樓夢》前80回里有兩個詞很值得注意,一個是“才剛”,一個是“越性”。
“才剛”指剛過去不久的時間,意義、用法都與“剛才”相同!安艅偂笔潜本┮粠У目谡Z詞,現(xiàn)在老派北京人還會說!皠偛拧眲t應(yīng)視為標準語。《紅樓夢》前80回(庚辰本)大多用的是“才剛”,如:
才剛帶人到后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并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的。(3回)
今兒奇怪,才剛太太打發(fā)人給我送了兩碗菜來。(35回)
你可別多心,才剛不過大家取笑。(40回)
上面舉的三個例子中,前兩例里的“才剛”程乙本中都改為“剛才”了。據(jù)統(tǒng)計,庚辰本中所用的“才剛”,有60%在程乙本中改成了“剛才”。后40回中“剛才”的使用則占絕對優(yōu)勢,程乙本后40回“剛才”58例,“才剛”僅8例。⑴
“越性”這個詞在前80回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個義項:“索性”例如:
你要在這里逛,少不得越性辛苦一日罷了,明兒可是定要走的了。(15回)
(襲人)今忽見寶玉如此,料他心意回轉(zhuǎn),便越性不睬他。(21回)
襲人滿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來,見眾人圍著,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來到二門前,令小廝們找了焙茗來細問。(33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