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力學小學 李琳
小學語文,雖小猶大,一旦真正走進去,就會發(fā)現(xiàn)她太豐富了、太美了、太靈動了、太具有魅力了……
【鏡頭1:開門見山,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
生:《水》。
師: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師:那么,作者想借這個最簡單、最平凡的“水”說些什么呢?請打開課文讀一讀,用文中一句話來說說。
學生1: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教師課件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指名若干學生讀一讀。
學生2: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師:你讀得很正確。
學生3: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師:你讀得很有語感。
學生4: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師:聲音非常響亮,展現(xiàn)了你的自信。
師: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不認識、拿不準的字看看書后的生字表,也可以問問老師。
學生自由輕聲朗讀。
教師出示四個新詞“水窖、儲藏、鑰匙、一勺”。讀一讀,理解意思。
師:鑰匙是很普通的,可為什么在這個地方象征著權威、幸福、痛快呢?
生:這把鑰匙鎖住的是水,是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因為這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地方,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呢!
【心得體會】
李琳老師開門見山直接進入正題,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通過思考作者想借這個最簡單、最普通的“水”字說些什么,讓學生從淺層感受水的珍貴;然后又抓住“水窖”、“儲藏”、“鑰匙”、“一勺”這四個看似很不起眼的詞語,尤其是對“鑰匙”一詞的處理,“鑰匙是很普通的,可為什么在這個地方象征著權威、幸福、痛快呢?”又一次使學生初步體會到這里的人們對水的渴望,水是多么珍貴。
當點評學生的朗讀時,李老師的評價語言非常豐富:你讀得很正確。你讀得很有語感。聲音非常響亮,展現(xiàn)了你的自信。但是,在現(xiàn)今的課上尤其是公開課上,老師很少否定學生,全是肯定、表揚和鼓勵。我覺得適當?shù)姆穸ㄒ彩且环N激勵,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能總是以“好!好!好!”來對待學生,學生應該有承受挫折的能力,進而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
【鏡頭2:精讀課文,感悟描寫,體悟情感!
師:讓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一處很小的泉眼邊,誰來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出示句子。
師:這段話中的哪些詞句能夠讓我們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生:一個村子/十公里之外/一處很小的泉眼/一個小時的長隊/一擔。
師:這,還是普普通通的水嗎?你品出了水中的什么滋味?
生:很可憐啊!
每次要用水了,都這樣去排隊等候,真的很麻煩。
……
師:是呀,這里面包含著多少艱辛與沉重啊!
……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嚴重缺水的地方,去體驗一下等下雨的酸楚……
教師課件播放:一所破破爛爛的小學,孩子們和老師在認真上課。突然,響起了一陣悶雷聲,頓時,校園內(nèi)成了一鍋沸騰的粥,師生們拿起隨身帶著的碗、盆、瓢、桶,沖出了教室……可是,艷陽依然高照……
師:這還是司空見慣的水嗎?這水是什么?
生:是生命的源泉/是全村人民的希望……
師:這水的背后隱藏著多少期盼與歡樂、等待與苦楚!
【心得體會】
缺水,對于我們當今的生活來說,學生是無法深刻感知那份苦楚的。李老師通過讓學生找水的珍貴之處,從“挑水、洗澡、澆水”來初步體會缺水的酸楚;再通過這讓人無奈的短片,給學生一下子烙下了印痕:這地方缺水!這沒水的日子,很苦澀!雖然學生一時無法從語言上表達這種情感,可是,他們的心靈上已經(jīng)感受到了缺水的震撼和恐懼!
【收獲】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地是以語言感染學生、啟發(fā)誘導學生。語文學科的獨特本質也要求教師必須以其豐富流暢的語言引發(fā)學生進行思維。但課堂時間有限,教師教學語言要精當,不能洋洋灑灑,漫無邊際的,應力求規(guī)范精當。課堂語言必須經(jīng)過提煉和加工,尤其是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的引導語,要能起到點睛之作,才能事半功倍。教師要在精心備課與組織教學中把教材中的書面語變成口語,并且注意不要形成隨意性的口語,還要保留那種“文采”,如課文的背景介紹、情節(jié)描述、人物分析等,應該由教師加以提煉潤色和渲染,如果照本宣科,學生就會感到乏味。聽李老師的課,讓我覺得她的每一處引言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充滿著魅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