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首頁 語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草船借箭》教材理解 《草船借箭》預習解析

    新學網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五年級下冊 > 草船借箭 > 草船借箭預習

    重點生字

    諸:(諸)zhū

    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爸凇被颉爸酢钡暮弦簦和吨T渤海之尾。猶“之”:“能事諸乎?”。猶“于”:“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語助,無實在意義:“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姓。

    筆畫數:10;部首:讠;

    筆順編號:4512132511

    造句: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被稱為諸侯。

    妒:dù 因為別人好而忌恨:嫉妒。妒恨。妒羨。嫉賢妒能。

    筆畫數:7;部首:女;

    筆順編號:5314513

    造句:與其妒忌別人,不如努力讓自己進步。

    督:dū 察看;監(jiān)管:監(jiān)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shu刬)(亦作“督帥”)。督戰(zhàn)。督學。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古代將官名:都督。督郵。督護?偠。提督。督撫。

    筆畫數:13;部首:目;

    筆順編號:2112345425111

    造句:在有關部門的監(jiān)督下,假貨在市場中已經消聲匿跡了。

    寨:zhài 防守用的柵欄:寨子。鹿寨(軍事上常用的一種障礙物,古時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現多用鐵蒺藜等做成)。舊時駐兵的營地:營寨。山寨。水寨。安營扎寨。寨主。村莊:村寨。苗寨。

    筆畫數:14;部首:宀;

    筆順編號:44511221341234

    造句:九寨溝是有名的旅游景點。

    擂:léi

    研磨:擂成細末。打:擂鼓。自吹自擂。擂lèi 〔擂臺〕比武所搭的臺子,如“擺擂擂”!按蚶蘩蕖薄

    筆畫數:16;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1452444425121

    造句:大家對他的自吹自擂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吶:nà 〔吶喊〕大聲呼喊,如“吶吶助威”、“搖旗吶吶”。吶nè 古同“訥”,說話遲鈍。

    筆畫數:7;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2534

    造句:聽到大家的助威吶喊,他渾身充滿了力量。

    丞:chéng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tǒng)率百官的最高大臣)。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h丞。古同“承”,秉承。

    筆畫數:6;部首:一;

    筆順編號:525341

    造句: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tǒng)率百官的最高大臣被成為丞相。

    重點詞語

    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妒忌:對別人的某種有點感到嫉恨。

    商議:商量,協(xié)商。

    推卻:推辭,拒絕。

    探聽:打探,打聽。

    學習目標

    一、憑借教材內容,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概括能力,并在這種訓練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能想會說。

    二、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第一階段,是引導學生由具體的歷史事件歸納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第二階段是借助假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普遍原理分析具體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推理)。這兩個思維訓練過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認識活動的循環(huán)——“這是兩個認識的過程,一個是由特殊到一般,一個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認識總是這樣循環(huán)往復地進行的!保珴蓶|《矛盾論》)這樣的教學,教給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

    三、在第一階段中學生歸納出的“要想把事情辦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實際情況”的這條道理,實際上就是毛澤東同志講的“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guī)律性!保ā秾嵺`論》)這樣的教學設計,發(fā)掘了教材內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這種啟蒙教育完全沒有出現硬性的、抽象的哲學概念,而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課文所提供的具體憑借上的思考和體會。沒有外加,沒有注入,沒有“拔高”;不是貼標簽,也不是喊口號。

    四、這樣的課堂終結,沒有把討論的內容和學生的思維囿于一篇教材之內,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擴大了課堂教學效果。這樣來終結一篇課文的教學,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對諸葛亮這個歷史人物在“借箭”這一事件中所表現的足智多謀,在更高的層次上形成了整體認識。這個整體認識,與講課開始時對課文內容、結構的整體認識,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

    課文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肚量、有膽略。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jié)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稱為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fā)生的。課文寫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例1】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魯肅答應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析這里講的是諸葛亮請魯肅幫他的忙,并要魯肅不要把借船的事告訴周瑜。“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我自有妙用!痹旒挥弥褡、翎毛、膠漆等物,借船只、軍士、草把子干什么呢?“自有妙用”表明諸葛亮成竹在胸。諸葛亮請魯肅幫忙,并要求他保密。魯肅果然沒有把這事告訴周瑜。說明諸葛亮深知魯肅為人忠厚,可以信賴。諸葛亮不讓周瑜知道借船的事,說明他了解周瑜,如果讓周瑜知道,他必定設法阻撓,計劃就可能落空。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有計謀、有膽略、知人、了解人。

    【例2】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一萬多名弓努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析這里講的是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突出表現了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了解曹操。抓住了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考慮周全,安排巧妙,利用有霧的天氣,“借箭”成功!按箪F漫天”,到處都是霧,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敖线B面對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射箭。把船只“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即便于統(tǒng)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檔,使受箭面積大。軍士“擂鼓吶喊”,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凹孟裣掠暌粯印,“又下令把船掉過來”,兩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方方面面考慮周密,安排巧妙。曹操讓“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射箭”,說明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

    2.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發(fā)展過程。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關鍵。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的,不但整件事情有個前因后果,事件中的一些具體情節(jié)都有自己的前因后果。

    例如,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部分就有個前因后果。因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所以要他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結果諸葛亮立下軍令狀,答應三天內造好十萬支箭。因為諸葛亮關照魯肅,借船一事不能讓周瑜知道,所以魯肅向周瑜報告時,不提諸葛亮借船的事,結果草船借箭的計劃得以實施。因為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所以才選擇了“大霧漫天”去“借箭”。因為諸葛亮了解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江上霧很大,看不清虛實,所以曹操下令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射箭,結果二十條船兩邊草把子上插滿了十萬多支箭。

    3.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神機妙算”是指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根據客觀形勢決定策略。“草船借箭”這件事的前前后后,的確說明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從借箭前的準備船只、軍士、草把子,到借箭時的“大霧漫天”、曹操不敢“輕易出動”,到掉轉船頭,兩面受箭,“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共有十萬多支。”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了解人,考慮周全巧妙安排。與課文開頭說諸葛亮“挺有才干”照應。課文最后從周瑜的“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的慨嘆,也反襯出諸葛亮的過人才干和神機妙算。

    相關知識

    《草船借箭》講的是周瑜設計,妄想謀害諸葛亮,諸葛亮巧施妙計,草船借箭,周瑜自嘆不如的故事。讀了全文,大家都佩服諸葛亮才智過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文章是怎樣體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

    一、將計就計

    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很想除掉他,就在商議軍事時,限諸葛亮十天造好十萬枝箭,而諸葛亮卻說只要三天,并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滿以為諸葛亮鉆進了他的圈套。其實,真正上當的還是周瑜自己。由此可見,諸葛亮謀略過人,早已成竹在胸。

    二、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周瑜派魯肅去探聽諸葛亮造箭的情況,諸葛亮卻深知魯肅為人忠厚老實,守信用,又顧全大局。于是,反請魯肅幫忙,為他準備了二十條船,每條船上三十名軍士,一千多個草把子和青布幔子。魯肅信守諾言,沒有走漏半點兒風聲。這樣,周瑜不僅沒有獲得真實的情報,客觀上還為諸葛亮計謀的實現和成功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大霧漫天,諸葛亮才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一起去取箭。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水寨。諸葛亮這是抓住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謹慎的特點,料他看不清虛實,決不肯輕易出動,只命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因此,沒費吹灰之力,就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枝箭。借箭的過程,不但顯示出諸葛亮豐富的天文知識,而且說明諸葛亮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

    取箭時,諸葛亮叫“吃驚”的魯肅“只管飲酒取樂”,反襯出諸葛亮的沉著鎮(zhèn)定。

    最后,課文以周瑜的一聲長嘆結尾,諸葛亮草船借箭大獲全勝。同學們在學習本文時,抓住上述“三點”,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且有助于深刻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