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定安小學 蘇嘉雯
【教學內(nèi)容】
課前,帶領(lǐng)學生參觀了垃圾處理廠和垃圾壓縮站;指導(dǎo)學生利用廢棄物進行小制作。使學生對垃圾的處理有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在課堂上能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暢所欲言。
【片段一】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垃圾要分類,而資源更要合理地利用,F(xiàn)在,請把你處理垃圾的成果拿出來展示給小伙伴看看,告訴小伙伴你用了什么原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的小作品有什么用?
生:(邊展示作品邊介紹)大家看,我用幾根一次性的竹筷子做了一棵樹,這棵樹上沒有一片葉子,是要告訴大家,一次性的筷子只用一次就不用了,這是很浪費的,如果人們現(xiàn)在不停地砍樹來做這種筷子,很快,人們就會把樹都砍光,以后就沒有樹了。
師:你小小年紀就這么有憂患意識,真了不起!那么,旁邊這兩個小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這兩個人是用礦泉水的瓶子做的,左邊這個大一點的,在掉眼淚的是媽媽,右邊那個小一些,在笑的是孩子,大人知道地球上的樹就要被砍光了,所以哭了,小朋友不知道所以在笑。
師:我們的薈淇小朋友非常熱愛我們的地球家園,她用了生活中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干凈的垃圾為我們做了這么一個宣傳板,相信大家聽了她的介紹,看了這個宣傳板后,一定會更加愛護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的。
【片段二】
師:我們大家都來當當“未來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開動腦筋想一想未來的垃圾要怎樣處理?
生:我要造一種機器,這種機器能把垃圾壓縮得很小,這樣,垃圾就不會占很大的位置了。
生:我要設(shè)計一種專門吃垃圾的機器人,它把垃圾吃下去后,能在肚子里加工,自動為垃圾分類,把對人有害的垃圾留在肚子里,把對人還有用的垃圾吐出來,這樣就能減少工人叔叔的工作,又能消除對人類有害的垃圾了。
生:我們可以把專門吃爛菜葉的細菌裝在一個特制的盒子里,發(fā)給每個家庭,放在廚房里,媽媽洗菜的時候,直接把沒用的菜葉扔進盒子里,就可以減少送到工廠的不可回收垃圾的數(shù)量了。
生:我們可以造一種裝垃圾的宇宙飛船,它能把垃圾發(fā)送到宇宙中沒有人的星球上,可以大大減少地球上的垃圾了。
【教后反思】
1、本課有關(guān)環(huán)保的問題,離孩子生活較遠,表達起來難度較大,學生容易出現(xiàn)詞不達意或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因而,教學前,我們帶學生到清潔樓和垃圾處理廠做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中,孩子們從多方面得到了直觀、深刻的感受。垃圾箱鮮艷的顏色,垃圾處理過程中刺鼻的味道等,使“垃圾”這一平日生活中隨處可見并為大家所熟視無睹的生活現(xiàn)象一下子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于是,話匣子打開了:“原來垃圾還可以分獎,“垃圾還有這么大的作用”,“原來我家的垃圾到這兒來了”……有了實踐的感知積累,到了語文課的課堂上,孩子們議論紛紛,結(jié)合實際動手操作,交流經(jīng)驗,講述各自的感想體會,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本課后可增設(shè)一個拓展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把如何更好地為垃圾分類,如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潔凈等畫在紙張上,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臺讓學生進行交流,無形中又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進行口語交際的機會,效果會更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