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首頁 語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家,親情港灣 家,識字礦藏──第二單元模塊教學案例

    重慶市九龍坡區(qū)教研室 陳昌發(fā)

    新學網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一年級下冊 > 識字2 > 家,親情港灣 家,識字礦藏──第二單元模塊教學案例

    【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題是“家庭生活”,全組課文的《識字2》是反映家庭倫理道德的“三字經”;5課《看電視》從看電視這個細節(jié)中表現了一家人彼此關懷謙讓的溫情;6課《胖乎乎的小手》視角獨特,以小見大,巧妙夸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7課《棉鞋里的陽光》寫了小峰母子倆幫奶奶曬棉被、棉鞋的事;8課《月亮的心愿》以月亮的觀察,反映了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而打算放棄十分誘人的郊游的事情;《語文園地二》“日積月累”的小詩《鞋》,也緊扣單元主題,寫了家人回家,鞋也歸巢的情境;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提出孩子想做家務事,而家長不允許時“該怎么辦”的話題;“展示臺”里還要學生展示在家里通過看電視認識的字等等?梢,整個單元都是緊扣單元主題的。這樣的安排,為我們思考整體教學的策略提供了便利,也為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供了便利。

    本組教材選擇“家庭生活”這一單元主題,要學生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至愛親情,同時還要求學生能通過教學大量識字。第一學段四個學期中,本冊要求“會認”的量最大,達550個字(一上400字、二上450字、二下400字)。顯然,識字是本冊的“重頭戲”。本單元共要求“會認”74個字,占全冊13.5%。每課至少要求“會認”13個以上,識字的量確實不小。

    本單元教材安排的識字量這么大,我們憑什么可以實現識字目標呢?教材的新欄目“我的發(fā)現”和“展示臺”給我們的識字教學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方向。關于“我的發(fā)現”欄目,編者的目的是要引導學生去主動發(fā)現識字的方法,總結識字方法。關于“展示臺”欄目,這是一個生活識字的展示平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熱情,樹立識字的信心和成就感。我們的教學注意了這兩個新的欄目,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識字熱情,注重了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本單元主要是在家庭生活中識字),注意了識字方法的梳理和運用,本單元的識字難關是可以突破的。

    關于寫字,全冊共要求“會寫”250個字,其中本單元要求“會寫”30字,每課都要求“會寫”6個,占全冊12%。教材的寫字編排意圖主要體現在課后的四個“田字格”上:第一個格是學生的書寫范字,是觀察的對象標準;第二個格是描紅格,是學生根據紅色筆畫軌跡,“依瓢畫葫蘆”,體會字形結構、筆順、筆畫等特點;然后才在第三個格中獨立試寫,學生寫完后,要與范字進行比較,進行適當的矯正再寫最后一個字。這樣,書寫就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個比一個美觀。所以說,教材安排四個“田字格”是為學生書寫能力的提高服務的。

    【學情分析】

    從已有識字量來看,兒童經過第一個學期的學習,已經會認400字以上,會寫100字以上,如果加上程度不等課外識字,應該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會超過教材規(guī)定的400字。這400字是學習本單元的重要基礎,如一年級上冊《識字(一)》的第2課學過了“竹”字,《識字(二)》的第2課中學了“筷”字,認識了“竹字頭”,再在18課中學習離 “快”字,現在在一年級下冊學習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筷”字,學生就十分容易,因為,從字形結構看,每個部分教師學過的,從讀音和意義上看,“筷子”是天天用到的,學生早就會發(fā)這個音,也知道筷子為何物,當然從“竹字頭”很容易聯想到“筷子”的意義了。

    從識字方法與識字能力看,一年級上冊教材沒有明確提出要學生主動“發(fā)現”什么識字方法,但是,它已經在教材在做了識字方法引導和鋪墊,比如一年級上冊《語言園地二》的“讀讀比比”欄目中了“了──子,木──禾,田──苗”等的“讀”與“比”,實際上,教材讓兒童初步感覺漢字的神奇有趣的同時,已經滲透了可以加筆畫組成新字的方法。上冊《語言園地三》的“讀讀畫畫”看似在認讀與涂畫,但是實質是在引導學生注意所涂畫的字都是帶“提手旁”“草字頭”“足字旁”的字,引導學生注意形旁表義的特點,也是在暗示漢字特點,滲透著一定的識字方法。雖然教材做了鋪墊,可是一年級學生受其心理特征所限,往往不會主動注意,也一般不會主動去發(fā)現和思考識字方法,因此,需要我們教師在專門識字方法引導的“我的發(fā)現”欄目中加以注意。

    【教學目標】

    經過教材和學情的簡析,根據《語言課程標準》的要求,把識字作為本單元教學的第一重點,這是沒有爭議的。本單元共要求“會認”74個字,要求會寫30個字;在識字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識字方法,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在家庭中主動識字的愿望,并通過展示臺交流識字成果,樹立識字信心。

    語言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從整體思路上考慮,我們的教學目標當然不應該只是識字。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們還要引導學生理解、感受家庭生活中的和諧美好,樹立敬老愛老,關心家人的好品德,同時注意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

    另外,當前語言教學中重讀寫輕聽說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強“聽說”能力訓練很有必要。就本單元的教材來說,家是愛的聚集地,是愛的歸巢,學生擁有家的溫暖,是進行口語交際、進行語言聽說綜合訓練的良好情境,因此,我們應該從總體上把聽說能力納入識字學文的目標系統(tǒng)中。

    【模塊設計】

    本單元以家庭生活為主題,從教學內容看,它可以分為兩個板塊,《識字2》是三字經,主要說的家中的禮,4篇課文及《語言園地二》主要說的家中的情;無論是敘述家中之禮,還是表達家中之情,都要用到漢字,因此,我們?yōu)榱藬⑹龅姆奖,把“家中之字”單獨羅列。于是,本單元教學設計分為三個模塊來說明。

    〖模塊一·家中禮〗

    家庭生活的“禮”很多,從《識字2》的“三字經”到4篇課文,以及口語交際,都有家庭生活的“禮”可言,但是直接說“理” 的主要集中在《識字2》。《識字2》的教學可以采用下列步驟進行: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師:大家聽過這樣的句子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預設學生:聽過或沒有聽過。

    師:聽過,知道是出自哪里的句子嗎?是出自《三字經》的句子(若學生答“沒有聽過”,教師就直接點名出自《三字經》)。

    師:《三字經》里還有這樣的句子,你請聽(老師要注意讀出韻律感):

    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zhù);

    2、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3、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師:怎么樣,好聽嗎?這些句子都是古人教導孩子要尊老敬老的三字經。但是我們現在可能聽不懂。不要緊,今天我們來學習聽得懂的尊老敬老的新“三字經”──請看《識字2》。

    二、學習生字

    學生自己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三字經”,讀通順后再同桌互相讀,要讀熟。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傾聽學生朗讀,注意糾正讀音的錯誤

    注意:“父母教”的“教”是多音字,念“jiào”;“做錯事”念“zuó cuò shì”三個都是去聲,“做”“錯”是平舌,“事”是翹舌!罢J”念“rèn”,注意是前鼻韻母!皰摺蹦睢皊ǎo”,聲母是平舌。

    三、從讀“會認”的生字

    1、去拼音自讀生字:

    課件呈現下列帶生字的“三字經”,學生自讀“三字經”,再讀帶點字,看去掉拼音能不能認。如果學生遇到不會認的生字,課件再點出拼音教讀。

    (帶點字是要求“會認”的生字)

    懂禮貌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

    愿承擔洗碗筷掃庭院人人夸

    2、個別抽讀:

    全班齊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待詞語讀得比較熟練后,教師注意抽讀重點人頭,關注全體學生的認讀狀況。

    特別注意:

    “教”“做”“錯”“事”“認”“掃”的讀音準確性。

    3、學生嘗試認讀單個的生字:

    師:(課件去掉詞語環(huán)境,單獨呈現生字在屏幕上)現在這些生字娃娃已經單獨站在你的面前,你還能認嗎?先自己嘗試一下,哪些字是已經熟悉的了,你可以暫時少花時間,對哪些不太熟悉的字,你得多讀幾次喲!

    4、抽讀輪讀,檢驗生字掌握情況:

    師:大家都會認了嗎?齊讀生字,抽讀,再輪讀。

    5、結合家庭生活經驗,在語言環(huán)境中記憶鞏固生字:

    師:上面的生字,你在其他地方還看見過嗎?你聽到哪些話里用了這個字呢?

    師:老師在下列詞語中還見過我們學習的生字,你會讀嗎?你能說說在哪種情況下用過這些詞語?

    (課件呈現:父母父親認錯錯過故事心事改正改動掃地打掃懂事聽不懂)

    四、以背促讀,知曉文意

    1、大家又會讀生字,又會讀課文了,真了不起。不過,下面老師出的題目有點難,有信心參加比賽嗎?(待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再布置后面的任務)那我們在五分鐘內,看誰背的“三字經”句子多?現在開始了──

    (學生自由讀背)

    2、師:五分鐘時間到了。同桌考一考,同方同學背了多少句。

    (統(tǒng)計,表揚優(yōu)勝者。)

    師:這才是第一輪比賽,沒有獲勝的同學還有機會喲!第二輪比賽是看哪些同學用最短的時間能背得出全課文的20個“三字經”句子。最先背出前一半的同學的都是優(yōu)勝者。

    3、師:真不錯,統(tǒng)計一下,哪些同學是全部能背的,請站起來再表演一次,其他同學可以跟著背,也許這次就能全部背得出了。

    (學生再背一次)

    4、師:第三輪比賽可能更有趣味喲。ù龑W生從背誦比賽的激動中安靜下來后再布置后面的任務)。請大家輕聲讀課文,讀懂課文,然后老師要出題再考大家。

    情境考題一:

    同學們看,這些畫面可以用書上哪些“三字經”句子來說呢?

    (課件呈現表現“三字經”句子意思的情境:尊長輩,懂禮貌;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長輩錯,要提醒;態(tài)度好,心意誠。)

    情境考題二:

    同學們,你們真不錯,下面的考題要難一些了。請各小組同學合作讀書,看哪組把“家務事,愿承擔,洗碗筷,掃庭院”表演得最好。

    (學生分組讀書,合作準備表演,再分組全班匯報表演。教師給予積極評價。)

    五、配節(jié)奏,朗讀三字經,注意有韻律感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F在能不能再來像老師這樣背誦三字經呢?(師有節(jié)奏地誦讀“三字經”),學生再模仿著背誦。根據學生背誦(不會背的同學可以看書朗讀)的難點,老師適當示范,糾正學生的錯誤節(jié)奏,使學生能誦出初步的韻律感(“三字經”朗讀節(jié)奏一般只有“1/2”式和“2/1”式,如“。笥、父母/教”。教學時,教師不要求學生劃分節(jié)奏,只在錯讀時糾正)。注意將“三字經”句子押韻的末字讀成重音。

    六、指導書寫“洗、認、掃”三個左右結構的字

    1、課件呈現“洗、認、掃”:

    師:大家觀察三個字,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

    (都是左右結構)

    師:請再細致觀察,這三個字的左右兩個部分一樣大嗎?

    (都是左小右大)。

    老師提示:

    要寫得左窄右寬。

    2、分別指導書寫“洗、認、掃”:

    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組成、筆順,然后老師范寫,學生跟著書寫。

    3、學生描紅,再獨立自寫漢字,教師巡視。

    4、學生對照自己寫的第一漢字再與紅色范字比較,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寫得不好,怎樣調整,再寫第三個漢字。

    5、學生寫完了三個漢字,集體反饋評價。

    七、延伸拓展

    學了三字經,你懂得了些什么道理呢?你做得怎樣?今后又打算怎樣做呢?

    八、課外作業(yè)

    1、背“三字經”給家長聽。

    2、收集傳統(tǒng)或身邊的尊老愛幼的故事,準備講給大家聽。

    〖模塊二·家中情〗

    家中情寓于家中之事。本單元的4篇課文都寫了家中之人,家中之事,在其中反映了家中之情。這篇課文,內容有相對獨立性,但是也有共同性,我們可以采取“先分后合”的辦法來組織教學:

    “分”

    教學時,鼓勵學生讀熟課文,讀懂課文,知道故事的人物及事情的大致經過,體會人物尊老敬老的品質;同時要注意落實識字寫字的任務。各課的具體教學步驟可以是: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知曉大意

    4篇課文,都是與生活很近的材料,學生理解不會很難。重點是引導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課文標注的拼音認讀。學生讀熟后,根據各課的內容,組織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教師再引導學生找出本課的主要人物,知道家庭發(fā)生的具體事情。

    三、熟讀詞句,自主識字

    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反復感知生字,利于識讀,也利于鞏固記憶。因此,我們在可能的情況下,要讓生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多次出現,學生便可以自主識記生字。

    四、全面反饋,鞏固識字

    根據各課特點,采取多種形式的檢測與鞏固方法。除盡量在家庭生活中找到漢字的呈現環(huán)境,幫助學生鞏固生字形與義的聯系外,教師還采取了學生自主編(或講)漢字故事的辦法。

    五、多種形式,多讀多悟

    在讀中感受家庭生活的和諧,體會家庭生活中互相關懷的美好情懷,學習課文中的小朋友敬老尊老的品質,主動做家務事,主動關心長輩。

    六、指導觀察,指導書寫

    呈現“會寫”的字,觀察漢字筆順、結構比例、關鍵筆畫,教師再示范書寫,然后學生自己嘗試書寫,反饋,修正,再練習。

    舉例:《看電視》教學設計

    一、說電視名,引入課文

    說說你喜歡看哪些電視呢?根據學生說的在屏幕上呈現如“大風車”等含有片頭漢字的課件。

    師:剛才你們都看到了哪些漢字呢?

    (學生自由說。引入課題《看電視》)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

    師:讀課文,用“?”標出不認識的字,請借助拼音認讀。

    師:讀完了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家里哪些人,家里的人都在干什么?

    (看電視)

    三、讀句子,學生字

    1、再讀課文,指導將帶生字的句子讀正確,讀流暢。學生在書上圈出生字。教師用彩色標示生字(下列帶點字是生字)。

    ⑴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我們看電視,真是有些奇妙──

    ⑵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卻把一場精彩的球賽關掉。

    ⑶不知為啥換成了京劇,咿咿呀呀的,唱個沒完沒了。

    ⑷奶奶啥時換了頻道?球員們正在場上飛跑。

    ⑸我們都提議不再看球賽,讓媽媽聽聽音樂,看看舞蹈。

    2、課件退出句子,只留下含生字的詞,讀詞語,再次與生字見面。再讀帶點的生字:

    全家奇妙卻精彩球賽關掉

    換成了沒完沒了球員音樂舞蹈

    3、課件退出生詞,只留下生字,請學生認生字,看看哪些是會認的,哪些不會讀;不會讀的,就查書上的拼音,或者向同桌請教。

    全奇妙卻精球賽關掉換完員音蹈

    同桌互考,看是否全部認得。

    學生嘗試回憶,哪些字在什么地方還見過?

    (不要求個個都去組詞,主要通過這種形式增加對漢字的了解。)

    4、玩游戲(實質是識字鞏固與方法歸納):

    ⑴上面的生字,哪些生字可以分成兩個字,分出的兩個字認得嗎?

    (學情估計:學生可能認識“全奇妙精球員音”分解后的兩個字)

    ⑵哪些字加兩筆可以變成新字。

    (學情估計:學生可能會將“音”加兩筆為“章”,將“全”加兩筆為“金”)

    ⑶哪些字去掉兩筆還讀字。

    (學情估計:學生可能會將“全”全掉兩筆為“王”,“卻”去掉兩筆為“去”,“關”去掉兩筆為“天”,“寫”去掉兩筆為“與”)

    四、熟讀課文,了解文意

    1、師:剛才生字都會認了,我們是否可以把課文讀得更熟練呢?那試一試吧!

    生讀課文,適當評價。

    2、師:你們讀懂了嗎?

    (預設一:還沒有;預設二:讀懂了)

    如果出現預設一的情況,師:那你們提出不懂的地方吧。待適當處理后,提出“你們讀懂了,那我提提問題考一考大家!

    如果出現預設二的情況,師直接說:那我提提問題考一考大家。

    3、以疑開路,讀懂文本:

    問題一:

    課文讀完了,你知道“我”家里,爸爸喜歡看的電視是什么嗎?媽媽呢?奶奶呢?“我”呢?

    用下列句式說話:

    “我”家的人都喜歡看電視,爸爸最喜歡看________,媽媽最喜歡看______,奶奶最喜歡看________,而我最喜歡看的電視是___________。

    拓展:

    ______最喜歡看_____,最喜歡看________,而我最喜歡_______。

    問題二:

    插圖反映的是課文的哪部分內容?為什么?勾出具體描寫插圖中我、爸爸、奶奶的句子來讀一讀。

    問題三:

    喜歡看球賽的我們把球賽關掉,是要給______看________;喜歡看京劇的奶奶把京劇關掉,是要給______看________;我、爸爸、奶奶都不看自己喜歡的電視,是要給________看__________。

    我發(fā)現他們一家人看電視有一個相同點,這就是_____________。

    問題四:

    他們家看電視真奇妙,“每個人心中都裝著一個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你知道嗎?

    4、以讀代答,朗讀訓練:

    ⑴師:大家十分能干,這么快就回答好了,F在,老師有新的問題來考大家。我們再看圖,電視是背對著我們的,你們知道這臺電視機最開始播放的是什么節(jié)目,再播放的是什么節(jié)目,然后播放的是什么節(jié)目,最后播放什么節(jié)目嗎?(提示:聰明的孩子,總是會從朗讀中找到答案的。)

    ⑵個人自讀,小組討論,找到答案,交流答案。

    (從書中知道:先看球賽,再看京劇,然后又看了球賽,最后看了音樂舞蹈節(jié)目)

    ⑶以讀代答,朗讀訓練:

    師:小朋友非常了不起。那大家能不能用朗讀回答老師的提問呢?

    師:寫先播放球賽,又換成京劇的部分是……學生用朗讀來接老師的問話。

    (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

    師:寫京劇換成了球賽的部分是……學生用朗讀來接老師的問話。

    (詩歌的第三小節(jié))

    師:寫由球賽換成了音樂舞蹈的部分是……學生用朗讀來接老師的問話。

    (詩歌的第四小節(jié))

    師:我們看電視有些奇妙,奇妙在哪……學生自由根據文意組織語言回答。

    五、拓展

    1、你們家,爸爸媽媽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呢?你呢?

    2、口語交際小題目:

    ⑴你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的時間到了,可是,媽媽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的時間也到了,你會怎么辦呢?你以前是這樣做的嗎?

    ⑵媽媽看你實在喜歡看這個節(jié)目,便把遙控器給了你,你會怎樣做呢?

    六、指導書寫

    家爸(略)

    七、課外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在家里收集漢字,我們將要在下一次的識字擂臺活動中評選本周識字冠軍喲。

    ⑴從電視節(jié)目及廣告中認識的字有__________

    ⑵從食品包裝盒(袋)上認識的字有______________

    ⑶從家里電器上寫的標牌及說明上認識的字有___________

    ⑷從家里裝飾物品上認識的字有_____________

    ⑸從家里的其它物品上認識字有____________

    “合”

    “合”,實際上是給四篇課文來一個總結反思,它可以從內容與情感的角度整合全組課文,包括《語文園地二》的“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教學可以采取下列步驟進行:

    一、談話引入,整體把握

    師:我們已經學完了本單元的4個課文,有《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這些課文都寫了什么地方的事?都寫了哪些人?

    二、讀書回憶,綜合理解

    師:《看電視》中的“我”,《胖乎乎的小手》中的“蘭蘭”,《棉鞋里的陽光》里的“小峰”,《月亮的心愿》里的“珍珍”,他們分別是怎樣對待長輩的?學生可以讀課文相關的部分來回答,也可以把課文中小朋友的事內化后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師:這四篇課文,除了小朋友,還寫了哪些人?能說說他們是怎樣對待長輩或晚輩的嗎?學生也可以讀課文相關的部分來回答,或把有關人物的事內化后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三、背三字經,靈活運用

    師:小朋友還能回憶起《識字2》的“三字經”嗎?那大家背一背吧。(學生齊背)

    師:大家讀了四篇課文,你覺得可以用哪些“三字經”的句子來贊揚《看電視》中的“我”,《胖乎乎的小手》中的“蘭蘭”,《棉鞋里的陽光》里的“小峰”,《月亮的心愿》里的“珍珍”?

    (可以用上“三字經”中的“尊長輩,懂禮貌;家務事,愿承擔”來贊揚他們。)

    四、結合實際,情感內化

    師:蘭蘭的小手為家人做了那么多事,真了不起,你的小手做了哪些事情呢?

    (課件呈現)我替爸爸做了_______ ,我替媽媽做了______,我?guī)屠蠋熥隽薩____,我為大家做了_________,我還可以做________。

    (注意,這里不要純粹理解為進行語言訓練的填空練習,而應該引導學生真實表達自己做的事情,鼓勵學生多為家人做事,激發(fā)尊老敬老的情感。)

    五、口語交際,延伸拓展

    1、將《語文園地二》的“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融入本板塊的學習。

    師:當自己打算做家務事時,父母卻認為我太小,不讓我做,怎么辦?

    2、設計情景,進行交流討論。

    3、拓展延伸:

    以“我愛我家”為題延伸口語交際活動。

    舉例:《語文園地二》“我該怎么辦”的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一、現場調查,揭示課題

    師:我們本單元課文里的小朋友都尊老敬老,你們在家里做過家務事嗎?做過家務事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稍做評價,便轉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二、觀看視頻,引起思考

    師: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有的小朋友說,他們打算為父母分擔家務時,家長卻不同意。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生自由交流)

    師:大家說得不錯,看看家長怎么說。

    (播放視頻:一年級家長訪談錄──你主張孩子做家務事嗎?

    甲:主張,因為通過做家務事,可以鍛煉孩子的能力,也可以體會父母的艱辛。

    乙:我不主張孩子做家務事,因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家務事長大后做也不遲。

    丙:做家務事挺麻煩的,就是他爸爸做起來也困難,孩子做起來更困難了,再說也不安全,所以,我是不主張孩子做家務事的。

    師:對于上述家長,你是怎樣看待的呢?

    師:你們更贊成哪種觀點呢?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理由。

    (小組討論)

    三、采訪孩子,形成交鋒

    師:看來,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再看這兩位小朋友是什么態(tài)度。

    視頻播放:

    甲:其實,我們做家務事可以調節(jié)學習,因此我不同意做家務事影響學習的說法。

    乙:我們做家務事,的確可能不安全,但是,我們永遠不做,永遠都不安全呀!

    四、模擬家庭談話

    1、師:你們是孩子,現在我就是家長,你們怎么說服我呢?現場試一試:

    ⑴當學生能說出一定道理后,師:大家說得都有道理,為了讓家長放心,你們說說一件具體的家務事的做法,如果說得清楚,真的會做了,家長才放心啊!

    ⑵學生具體在小組交流一件家務事的做法,然后全班交流。

    五、換位思考,體會愛心

    師:大家想過沒有,為什么家長不要我們做家務事呢?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己體會到的原因,體會父母準做還是不準做,其實都是愛孩子的表現。

    六、回到現實,深化情感

    1、師:我們做子女的,要體會父母的辛苦,要少給父母添麻煩,多為父母分憂,多做家務事,當然也要注意安全。說說你今后打算怎樣做家務事?

    (生交流)

    2、師:家是親情的港灣,家是你我的樂園。我愛我家。我們家是溫暖的,從做家務事中,從你的家中,你還體會到家里哪些人之間的愛呢?

    七、讀短文,談體會

    我愛我家

    每天上學,媽媽總是替我背上書包,幫我理好衣角,囑咐著我:“上學要好好學習,認真聽講……”,這話雖然簡短,但字字蘊含著媽媽的愛。

    每天放學,爸爸總是給我做“加餐”。他總是樂呵呵地端著碗走到我面前說:“來,把這碗湯喝了,趕快去寫作業(yè),再背書,背完了讓爸爸檢查,之后就可以看電視了!

    點點滴滴,都包含了父母的愛,我愛爸爸、媽媽,我愛我家。

    〖模塊三·家中字〗

    “家中字”獨立為一個模塊,意圖是對單元所學生字來個整體上的復習和鞏固,同時借助單元主題,利用家庭豐富的漢字資源,融進了《語文園地二》的“我的發(fā)現”和“展示臺”的教學,以實現擴大學生的課外識字量,總結識字方法,增強識字信心的目的,是一個強化本課識字重點的模塊。它的教學步驟可以是:

    一、總結單元內容

    復習單元漢字,看哪些記得,哪些覺得生疏,如果生疏就立即進行復習。交流經驗,本單元的漢字,哪些容易記,哪些不容易記。把好方法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復習字的類別

    在本單元學習中,你發(fā)現哪幾類的字比較多?說說自己的觀察體會。

    三、識字的方法

    學習《語文園地二》的“我的發(fā)現”欄目,看誰發(fā)現了什么方法?彼此交流,形成共識,再在實踐中找更多的例子來交流。

    四、布置任務

    本單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的漢字,我們在課文中認了這么多的漢字,你們天天生活在家里,一定在家里見過許多漢字,因此,你通過在家庭生活中比如看電視中,認識了多少漢字。在父母的姓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姓名,以及鄰居的姓名,親友的姓名中認識了多少字,在家庭的其他途徑還認識了那些字呢?認真準備后,再到學校交流展示,看誰更能干。

    根據展示臺要求,教師組織好展示臺活動,樹立孩子的識字信心。

    舉例:《語文園地2》“展示臺”及“我的發(fā)現”的教學設計

    一、引入談話,營造氣氛,揭示任務

    師:上次我們布置了在課外收集漢字的任務,今天,我們要來比一比,看誰收集得多。

    二、小組比賽

    1、教師劃定小組,每位同學將自己收集的漢字帶到小組交流,讀給小組同學聽。小組同學判斷讀得是否正確。

    2、小組成員統(tǒng)計組員的識字數量。推薦組員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

    1、請被推薦的組員到班上匯報。由于組數多,交流匯報的人多,可以采取先分項匯報,然后填表的辦法。

    2、營造氣氛,隆重頒獎。為冠軍亞軍、季軍頒獎,發(fā)“獎牌”。評出五個單項冠軍,并頒發(fā)“獎牌”。

    3、將識字冠軍榜記錄在班級日志上,標明本周識字記錄?聪麓斡袥]有人破記錄:

    組別:

    姓名:

    從電視節(jié)目及廣告中認識的字(個):

    包裝盒(袋)上認識的字(個):

    從家里電器上寫的標牌及說明上認識的字(個):

    從家里裝飾物品上認識的字(個):

    從家里的其它物品上認識的字(個):

    合計(個):

    名次:

    四、識字“超市”活動

    1、各位同學將自己收集的資料貼在黑板或掛在線上,供全班自由認讀。

    2、各位同學自由下位去讀、去認,看哪些字是我們本組或者以前學過的字。

    3、同方一組,你認我聽,幫別人記下認的字的數量,然后統(tǒng)計,看誰今天認的字多。

    4、學生總結在家庭生活的識字收獲,教師鼓勵學生進一步在生活中識字。

    五、教學《語文園二》“我的發(fā)現”

    1、師:大家在家中識字的收獲還真不少,但我們注意識字方法會有更大的收獲。請看──

    ⑴師:大家觀察《語文園地二》“我的發(fā)現”中的第一組、第二組,看“票”“元”和“旦”這三個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認呢?

    (減一減:漂-氵=票完-宀=元但-亻=旦)

    學生認讀這三個生字。

    ⑵第三組、第四組的“值”“篇”和“遍”三個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認呢?

    (加一加;直+亻=值扁+竹=篇扁+辶=遍)

    學生認讀這三個生字。

    2、下列漢字都是本單元的生字,你來觀察,看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記住。你是怎樣“加”的,怎樣“減”的,說一說過程:

    精睛悄情背筷愿音另累

    3、下列漢字都是本單元的生字,你來觀察──

    掃精掉情換睛拖懂擺悄

    ⑴這些字都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⑵如果把有偏旁相同的字分為一類,可以怎樣分呢?

    都有“扌”的字:

    掃掉換拖擺

    都含有“忄”的字:

    情懂悄

    都含有“青”的字:

    精情睛

    六、讀讀背背,嘗試運用

    1、呈現《語文園地二》“讀讀背背”的小詩《鞋》。把新認的字用“○”圈起來。

    2、嘗試運用“我的發(fā)現”中的“加一加,減一減”方法自主識字,看又能新認多少字。

    3、讀通小詩,熟讀小詩,背誦小詩,說說讀懂了什么。

    【教學資源】

    本單元教學資源(課件):

    1、《識字2》:

    搜集(或制作)動畫(或視頻)──孩子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的場景來體現“尊長輩,懂禮貌”;孩子踢碎鄰居家玻璃被家長批評,孩子誠懇接受意見的場景來反映“父母教,認識聽”;打碎玻璃的孩子主動去道歉賠償的場景反映“做錯事,即改正”;爸爸隨手亂扔煙頭,兒子給父親誠懇指出但不是指責的場景反映“長輩錯,要提醒”。

    2、《看電視》:

    搜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各欄目片頭,當地電視臺少兒節(jié)目的知名品牌片頭,教學時熱播的電視劇的片頭,然后剪輯有片頭漢字的片斷制作成課件。

    3、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采訪家長對孩子做家務的態(tài)度,然后剪輯三種具有代表性觀點的片段制作視頻課件;采訪孩子對于做家務的態(tài)度,然后剪輯兩種具有代表性觀點的片段制作視頻課件。

    【反思手記】

    一、強化備課設計的整體意識

    模塊備課設計,與以前的單課設計不同在于,以前的單課就是一個整體,往往力量聚焦在獨立的一課上,這課上完了,再考慮下一課的教學。至于聯系如何,有沒有重復,可不可以照應,一般懶于思考。這樣,形成了教學各課的單打獨斗,效率不高;谶@樣的考慮,我們提出模塊設計的思想。要落實好這樣的教學設計,首先要增強“整體意識”。把一個單元當成一個整體來思考,從教材鉆研,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課時的安排等都從一個單元的整體來思考。就教材鉆研,我們分析了結構,發(fā)現主題相同,雖然有的是說家中之禮,有的說的家中人,有的說的家中事,家中情,但都以“家”字來關聯,我們設計可以分配出各個板塊的時間和教學側重點;就教學目標,我們以整體來思考,注意在工具性目標方面落實識字寫字目標,注意識字方法,注意自主嘗試認讀記憶的過程,通過展示臺等來激發(fā)識字信心和欲望。家庭識字資源非常豐富,說家庭是識字礦藏,一點沒有夸張的意味,只要善于挖掘,你會發(fā)現家庭的識字資源無處不在,因此我們整體設計應該充分注意挖掘和利用。同時,我們重視人文性目標的落實,歌頌家庭和諧互愛;就教學內容來說,也要以整體的思路來貫穿全組教材的教學,如識字部分,就要注意前后漢字之間的聯系,識字方法的彼此借用,前課與后課內容的聯系,學《看電視》開篇讓學生看熟悉的片頭薈粹,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話鋒一轉,要學生交流會認的字,體現家中看電視也是可以識字的。學完了《看電視》又布置收集在電視中識的字,將課內課外識字有機整合在了一起,而且還與單元最后的“展示臺”的安排相照應。這樣,本單元整合起來安排教學,達成了整體的優(yōu)勢,實現了整體的效益。

    二、正確處理好整體模塊設計與教學細節(jié)之間的關系

    樹立整體觀念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教學畢竟是由一個一個的教學細節(jié)構成的,因此,我們不要被整體的意識遮住了眼睛。我們設計教學應該以整體的思路來考慮,但不能完全“整塊地”撒大網,如果這樣,可能使教學走入新的誤區(qū)。我們要在整體思路建構中,落實每一個細節(jié),預設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能的學情,然后設計出應對策略。如前面的舉例,我們在《看電視》教學設計的“熟讀課文,了解文意”環(huán)節(jié),就設計了學生可能出現的兩種情況;預設一“還沒有(讀懂)”;預設二“讀懂了(課文)”,并準備了兩種情況的應對措施。在第三環(huán)節(jié)“讀句子,學生字”的“玩游戲”中,我們也預設了學生可能會拆分哪些字,會對哪些字“加兩筆”“減兩筆”的細節(jié),使教學的生成能從預設中找到更多的基礎支撐。

    三、處理好整體模塊設計與課文單課教學的關系

    整體模塊設計為我們提供了改進傳統(tǒng)教學的有益思路。我們備課,一個單元多少課時,往往劃分到單課中,限得很死,F在我們可以不固定單課課時,打亂結構重組新的板塊,在新的組織結構中來實現多元教學目標。比如原兩個單課分別需2課時,現在重組后可以減縮為3個課時,節(jié)約一個課時另行安排。如前所例,我們可以把5課《看電視》和后面的《語文園地二》的“展示臺”“讀讀背背”欄目的《鞋》組成一個新的組織結構板塊,把最后的內容提前與5課對接構成一個小的結構板塊,進行新的教學。同樣的道理,《語文園地二》的口語交際可以和“家中事,家中情”的板塊組合成一個新板塊。如此一來,語文園地的一些教學課時就可以分擔到其它課文學習中,增強了整合的效益。由于有了整體考慮,我們原來固定了的每課重復的步驟可以減縮,內容相同的可以詳略取舍,無需課課重復某些環(huán)節(jié)。一句話,它可以根據整體目標,整體設計教學模塊。但是,我們要注意實事求是。如果內容并不適合,我們不能生拉硬扯組成不和諧的組織單元。在沒有更優(yōu)化的整體模塊的前提下,我們還是應立足于每課要落實整體目標。

    整體模塊教學設計的提出,為我們改變當前備課與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們不妨大膽嘗試。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