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奧運將給中國帶來什么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二年級上冊 > 我們成功了 > 奧運將給中國帶來什么

    政治,是融入也是接納

    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王飛凌

    時隔8年,中國終于獲得了主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機會,成為有史以來亞洲第三個操辦這一全球盛會的國家。如果說1964年的日本和1988年的韓國由于在各自首都成功主辦奧運會而加快了它們躋身世界“發(fā)達”強國之列的步伐,那么,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將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強大、輝煌和朝氣的絕好機會。同時,這次奧運會又將是對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政治穩(wěn)定、社會治安、管理經(jīng)營、民眾素質、技術水平、環(huán)境衛(wèi)生以及體育競爭力的一次綜合檢閱。無論經(jīng)濟上是賺是賠,北京奧運會無疑將給整個中國帶來巨大的榮耀和難以計量的收益。除了一眼可見的新商機,新消費,新投資等等外,北京奧運會的主要影響在于:這標志著中國走向世界和世界接納中國。

    加入世貿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大躍進,主辦奧運會則是更具象征性意義的事件。中國在入世時接受的條件和主辦奧運會的廣泛承諾將給中國的自身改革帶來極大的影響和推動力。中國與世界接軌將會加快腳步;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以及13億中國人的自信都會因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而大為提高。

    中國國內對奧運的熱情之高反映了國人渴望進一步融入世界的強烈企盼和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迫切愿望,也反映了中國發(fā)展興盛和國際地位上升的事實。這都是北京奧運會成功的保障。但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奧運會只是一個國際體育大聚會,辦了奧運會并不等于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爭得了奧運會主辦權并不等于解決了中國的所有外交難題。中美關系,臺灣問題等等還是需要艱苦長期的多方努力。

    中國面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許多變革亟待展開,推動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保持社會政治穩(wěn)定至關重要。歡慶之余,中國能否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減少走向世界、融入世界過程中的震蕩,將是決定2008年北京奧運會能否取得充分收益的關鍵。

    經(jīng)濟,冷靜對待游戲規(guī)則

    國際經(jīng)濟問題專家侯若石

    2001年7月13日夜,所有中國人的家都應該貼上紅色雙喜字,歡慶中國雙喜臨門:申奧成功,入世在即。人逢喜事精神爽;雙喜臨門之際,需要我們以更高的境界面對歷史和未來。

    從上次申辦到今天,8年里,中國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增加了兩倍半,已經(jīng)從低收入國家邁進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眾所周知,申奧是對一國經(jīng)濟實力的較量。

    奧運會以往大多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舉辦,在經(jīng)濟水平相對落后的國家舉辦屈指可數(shù)。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jīng)濟剛剛從戰(zhàn)爭破壞中恢復。1964年,在東京舉辦了奧運會。不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jīng)濟大國。1988年,韓國舉辦奧運會。隨后,它加入了“發(fā)達國家俱樂部”──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我們從中是否可以看到一個規(guī)律:辦奧運可以使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建立一個和平與美好的世界,是奧運的宗旨;促進世界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面對申奧成功,迎接入世在即,歡慶雙喜臨門之后更需多一些冷靜。中國人著眼于未來的應該是如何參加競賽和參與競爭。

    在中國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15年歷程中,我們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口頭禪: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參加體育競賽,參與經(jīng)濟競爭,都必須遵守規(guī)則(包括標準)。實踐它們,既需要法律約束,也需要道德規(guī)范,更需要體制創(chuàng)新。申奧成功,入世在即,說明世界信任我們。不負眾望的中國人更應該在遵守規(guī)則和標準方面下功夫。

    北京申奧的口號是,新北京,新奧運。我們的行為應該如何體現(xiàn)這個“新”字?答案是走在國際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新趨勢的前列。

    人類在經(jīng)過20世紀物質財富飛速擴大之后終于覺悟到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必須以人為本。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國家,中國把人的發(fā)展置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目標的首位,是再順理成章不過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法寶。舉辦奧運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這個法寶同樣是各項事業(yè)成功的核心因素。

    東方文化價值在此輝煌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

    申辦奧運的成功無疑是21世紀初葉中國的盛事,它將為中國文化的新的發(fā)展注入巨大的活力。

    對于“奧運”的追求一直貫穿于上個世紀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之中,成為中國現(xiàn)代化雄壯史詩的不可或缺的篇章。對于“奧運”的期望,一方面凝聚了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寄托了中國人對于標志國家富強的象征的渴望;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國人尋求世界的了解和尋求了解世界的愿望的體現(xiàn)?释蔀槭澜缙降纫粏T,渴望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相互溝通是“奧運”在中國核心價值。

    2008年的中國奧運會,必將產(chǎn)生中國“奧運文化”,它一方面是20世紀中國人對于奧運的渴望與追求的延續(xù);另一方面,也會為奧運添加來自古老東方的智慧和文化的新因素。這首先可以加快中國向世界文化的開放,促進中國走向世界的進程,其中包括中國人的國際觀和全球意識的增強、中國的開放程度和對于人類共同文化精華接受程度的增強等等。其次,中國“奧運文化”的建立和發(fā)展也必然為古老中國文化和東方文明在21世紀的復興奠定基礎,成為這一復興的最為明確的生長點。這當然是中國古老的人文價值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是東方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的再發(fā)現(xiàn)。人們經(jīng)常談論“東方文化的復興”等等話題,這一復興的最為明確的標志就是奧運及中國“奧運文化”。我們應該借助中國“奧運文化”,借助體育,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精華,了解中國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和尋求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意愿,了解中國傳統(tǒng)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理念的真諦,了解經(jīng)歷百年滄桑的東方文化的神韻。這對于改變一些媒體和人群中流行的對于中國的扭曲、刻板和片面的形象具有巨大意義。在期待中的這次奧運會整整一個世紀以前,1908年8月,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偉大先驅者魯迅發(fā)表了《文化偏至論》,其中表達了他對于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期望:“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倍@將使中國“屹然獨立于天下”。他的期望在一百年后變成現(xiàn)實。

    形象了解中國尊重中國

    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民多年來的夢想。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好處很多,如增加國際貿易的機會,通過媒體向全世界做免費廣告,增加旅游收入等等。不過,在我看來,對中國最大的好處在于,在奧運期間,大量媒體的集中報道,必將使全世界集中了解中國,理解中國,進一步尊重中國,從而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人在國外,往往有許多在國內時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感受。其中之一就是覺得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特別少,外國人對于中國的知識非常有限。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不僅少,而且有限的報道也大多使中國人不會感到高興。比如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很少見到有關中國的消息,筆者唯一見過的是有關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加的報道,說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也應該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負責(這是不符實情的,西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遠高于中國,能源等物資消耗量遠遠高于中國)。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幾乎每天都至少有一篇關于中國的報道,有時候還可能多一些?上У氖,這些報道也往往難以客觀地看待中國,有時候還不乏歪曲性報道,起很壞的誤導作用。比如《紐約時報》網(wǎng)上各國資料庫里,中國的地圖并不包括臺灣,而臺灣則居然作為一個國家列在資料庫里。在談到臺灣問題時,但凡了解中國的外國人,都會說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對于不了解中國的人來說,《紐約時報》的資料庫,很可能被當作事實,從而對中國產(chǎn)生誤解。

    這說明,國際上對中國不僅認識不足,而且有限的認識里還有許多誤解。最近若干年里中美之間發(fā)生的一些不愉快、矛盾乃至摩擦,兩個國家存在不同的利益是一個方面,美國人對中國認識不足、存在著誤解,可以說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各種各樣的交往,來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消除誤解,有利于改善國家間關系,這對于中美關系來說尤其具有重要意義。2008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世界了解中國,尊重中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