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時間22時11分(北京時間18時11分),是中國體育的一個歷史性時刻,一個特大喜訊降臨華夏大地: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主辦權(quán)屬于中國,屬于北京。
這一直是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和中國體育界殷切期待的夢想,是自1992年以來歷經(jīng)9年、兩次申辦艱辛努力的成果!
在這喜慶的時刻,告訴您幾個決戰(zhàn)前后的幾個小故事……
“祝愿”終變“祝賀”
“親愛的北京奧申委代表團的同志們,尊敬的劉淇市長,袁偉民局長,飛機再過一刻鐘就將降臨在莫斯科機場,你們此行肩負(fù)著13億中國人和北京市民的重托,去莫斯科參加申奧的最后決戰(zhàn),我們?nèi)w機組人員衷心祝福你們成功,等待你們勝利歸來的好消息!”
自1999年11月北京奧申委成立以來,幾乎每天都聽到類似的聲音,每天都要接待方方面面人士以各種方式表達(dá)的美好祝愿。機長的一番話,可能是我們代表團最后一次在自己的“國土”上聽到的祝愿了。
如今,這祝愿變成了現(xiàn)實。14日晚,當(dāng)我們帶著喜悅,帶著13億同胞的囑托,乘專機返回北京時,我們又將在踏上“祖國土地”的時候,第一個接受來自祖國同胞的迎接,不過,那“祝愿”將變成“祝賀”!
只能有一個目標(biāo)、一個結(jié)果:勝利!
劉淇市長在飛機上巡視一圈,看望同行的代表團成員和隨行記者,臉上充溢著堅定和自信。這使我想起出發(fā)前一次陳述時他說的一段話:“對于我們廣大群眾來說,要做成功和失利的兩手準(zhǔn)備,但對于我們奧申委來說,只有一個目標(biāo)、一個結(jié)果:勝利!”
如果說,奧運會是一場和平時期的“戰(zhàn)爭”,那么申奧,就是這場戰(zhàn)爭的偉大序幕,一個決策的指揮者,當(dāng)然要動員士兵要盡一切努力爭取勝利,而不能給自己留有后路。
在專機上,記者問著名電視主持人、本次申奧陳述人之一的楊瀾如何面對當(dāng)前的形勢,楊瀾回答非常簡單:“與代表團的同志一起擁抱,歡慶勝利!”
記者問代表團中的運動員代表之一,著名射擊奧運冠軍楊凌的則是一個逆向問題:如果這次萬一失利,你怎么看待?
楊凌的回答是:“說實話,我還真沒有往這方面想!”
如今,楊凌真的不用往這方面想了,最要緊的是,像在悉尼奧運會上蟬聯(lián)冠軍一樣,給家里打個報喜的電話!
兩分鐘,需要多少功力?
“您預(yù)料到今天這個結(jié)果了嗎?”
記者問陳述人之一、4塊奧運金牌得主鄧亞萍。
“這一結(jié)果,我已經(jīng)夢想了不知多少次。當(dāng)我一次次奪得奧運冠軍,登上領(lǐng)獎臺,聆聽我們莊嚴(yán)的國歌,看我們的國旗飄揚在賽場上空,總有一種‘夢在他鄉(xiāng)’的遺憾,多少次我曾想,奧運圣火在咱自己家門點燃,那該是一種何等自豪的盛事!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對于自己肩負(fù)的光榮使命──僅僅有2分鐘的英語陳述,她不知費了多少心血,自己就修改了30余次,還不知有多少次去請教專家和老師,2分鐘啊,要打動那些閱歷豐富的委員,請他們把手指按在“CHINA”上,真的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啊。亞萍又為祖國立了一大功,它的“含金量”絲毫不亞于4枚奧運金牌。
一個女孩兒的心跡
一個女孩,叫叢欣竹,這次她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女子合唱團的成員來到莫斯科為申奧助興。
8年前,14歲的叢欣竹,曾為少年合唱團成員去蒙特卡洛為上次申奧助興。但那次,北京以2票之差失利,小叢和所有的小伙伴兒都留下了傷感的淚水。這次申辦,她和當(dāng)年的小伙伴又集聚在一起,有的專程從泰國趕回來。在北京奧申委大廳,好多人都聽過這次孩子演唱的那首由叢欣竹創(chuàng)作的歌曲,其中有兩句非常貼切的表達(dá)了這些孩子的心聲:
“不變的心期待一次次呼喚,每一顆心都在為你激蕩!
記住這歌詞,我們還記住了小叢那句從閱歷中提煉的一句話:“失敗,能使我們長大!
是的,孩子們長大了,成熟了,如今這位中央音樂學(xué)院大四的學(xué)生經(jīng)歷了8年的悲喜情,還想干什么呢?
“再寫一首歌,一首為2008年歡呼的歌。”
2008年,還有7年,那歌聲一定會更動聽,更壯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