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先后對申辦工作進行了研究,決定由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國奧委會遞交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書。申請書遞交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1999年1月6日,中國奧委會在首都體育館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并批準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
1999年4月7日,北京市市長劉淇和中國奧委會前主席伍紹祖在洛桑向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正式遞交了北京市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報告。
1999年9月6日,經(jīng)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相關部門組成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并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第一次工作會議。北京奧申委辦公地點在北京新僑飯店。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工作正式啟動。
2000年1月19日,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申辦會徽進行總評。10件入選作品脫穎而出,并決定取其中2~3件作品的長處,由專家進行再創(chuàng)作。
2000年2月1日,北京2008年奧申委舉行第二次全體委員會,通過表決確定了2008年奧申委會徽和奧申口號,奧申網(wǎng)站正式開通。會徽為陳紹華、韓美林和靳埭強三位藝術家共同創(chuàng)作的標志圖案。
奧申口號為:新北京、新奧運
英文為 New Beijing , Great Olympics
2000年2月1日,北京奧申委主席劉淇提出中國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六大理由:
第一,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對發(fā)展奧林匹克運動、促進世界和平應當作出貢獻。
第二,辦奧運會是北京市人民和全國人民的強烈心愿,并得到了我國政府的有力支持。
第三,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在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
第四,舉辦奧運會可以加快環(huán)境建設,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是北京邁向新千年的有利機遇。
第五,舉辦奧運會將推動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將更廣泛地提高奧林匹克運動的普遍性。
第六,申辦奧運會,有利于北京作為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發(fā)展,借申辦的契機,把自己悠遠深厚的文化底蘊,兼容并蓄的寬廣胸懷,謙和禮貌的公德素養(yǎng),奮發(fā)有為的進取精神展現(xiàn)給全世界。
2000年2月2日,國際奧委會在洛桑宣布,在2月1日報名截止日期之前,有10個城市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申請。這10個城市是:中國的北京、泰國的曼谷、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馬來西亞的吉隆波、古馬的哈瓦那、埃及的開羅、日本的大阪、法國的巴黎、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和加拿大的多倫多。
2000年2月14日,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談中國北京申辦奧運的幾大優(yōu)勢:
第一,我們完全具備舉辦奧運會的經(jīng)濟實力,我們對滿足舉辦奧運會的資金需求充滿信心。
第二,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這里舉辦奧運會最能體現(xiàn)奧林匹克精神,是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最有力的促進。
第三,北京屬于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步發(fā)展,治理大氣、水體及垃圾無害化處理也取得了明顯進展。
2001年2月24日,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率代表團出席2008年奧運會申請城市聯(lián)席會議,國際奧委會提供了包括6個方面22個問題的“答案”。執(zhí)委會將根據(jù)各申請城市的“答案”遴選申辦候選城市;新的申辦程序,約法三章:不允許國際奧委會委員訪問申辦城市,也不允許申辦城市走出去拜訪國際奧委會委員,不準送禮。
2000年3月10日,北京市副市長汪光燾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北京將興建大型國際展覽體育中心,即奧林匹克公園。這項重大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征集活動從即日起在國內(nèi)外展開。奧林匹克公園選址在北京中軸線的北端,北四環(huán)路南北兩側地區(qū),毗鄰亞運村和國際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擬建項目包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和北京世界貿(mào)易中心,主體育場(田徑場)等5個專用體育場館和4個兼用場館,新聞會議中心,以及文化廣場、公寓、辦公娛樂服務設施等。
2000年4月29日,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北京申奧電視宣傳片總導演。張藝謀表示要拍一部“不概念,不賣弄,真實、親切、自然,讓人動心的作品”。
2000年5月8日,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會見出席第三屆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國際周活動的外賓時說:“北京市代表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將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普及。中國政府對這次申辦十分重視,全力支持,并將從各個方面為北京的申辦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申辦工作由此進入實戰(zhàn)階段。
2000年5月9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奧申委執(zhí)行主席袁偉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體育界要積極主動為申奧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全國體育工作者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支持北京市的申辦,全國為申辦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2000年6月13日,市長劉淇主持第23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了北京市申辦2008年奧運會工作。劉淇強調,舉全市之力,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進申奧工作。
2000年6月18日,北京奧申委秘書長王偉啟程,前往國際奧委會總部遞交申辦城市必答的22個問題的答卷。
2000年6月19日,北京奧申委秘書長王偉在洛桑向國際奧委會遞交了50份《申請報告》。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要求,《申請報告》書面回答了6個方面22個問題。
2000年6月20日,國際奧委會在瑞士洛桑宣布,10個申請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城市全部在規(guī)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向國際奧委會遞交了申請報告,回答了國際奧委會今年2月向它們提出的22個問題。
2000年6月24日由中國奧委會主辦的2000年慶祝奧林匹克日長跑活動在北京房山區(qū)舉行。近5000名中小學生、企事業(yè)單位職工冒著細雨,興致勃勃地參加了長跑活動。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北京2008年奧申委執(zhí)行主席袁偉民,北京2008年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北京2008年奧申委副主席于再清等出席了慶祝儀式及長跑活動。
2000年7月25日,北京奧申委致函青島市人民政府,稱青島已被正式列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帆船項目比賽候選城市。
2000年8月24日下午,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會見了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新任主席袁偉民,并同他就發(fā)展雙方關系和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等問題進行了友好交談。
2000年8月28日19時39分,中國北京成為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候選城市之一。一同進入候選城市的還有: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日本大阪、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這標志著申辦2008年奧運會工作從此進入“決賽”階段。
2000年9月1日,國際奧委會總部在洛桑宣布,將對獲得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資格的5個城市情況進行審查的評估委員會已經(jīng)組成。
2000年9月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對中國記者表示,國際奧委會與中國關系非常好,中國將成為國際體育領域的佼佼者。兩度申辦奧運會的北京一直就是、現(xiàn)在仍然是非常強大的競爭者。
2000年9月8日,由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秘書長王偉帶隊的奧申委考察團先遣團一行10人,從北京出發(fā),前往悉尼,借悉尼奧運會這個大舞臺宣傳“新北京、新奧運”。
2000年9月9日,國家主席江澤民致信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完全支持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信中說:“在您最近主持的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上,北京已經(jīng)成為5個候選城市之一。我和我的同事們完全支持北京申辦。如能在具有悠久文明并迅速發(fā)展的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無論對奧林匹克運動,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積極意義。我深信北京市在中國政府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將作出非凡的努力,一定能辦成一屆高水平的奧運會!
2000年9月9日,北京奧申委收到國際奧委會總干事卡拉德的文傳通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上報的帶有英文候選城市(CandidateCity)字樣和國際奧委會五環(huán)標志的會徽已經(jīng)獲得國際奧委會批準。
2000年9月11日,北京奧申展臺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下榻的悉尼攝政酒店布置完畢,所有電腦設備和宣傳品、紀念品均準時到位。
2000年9月13日,國際奧委會第111次會議13日在悉尼攝政王飯店進行了新委員的選舉,包括中國的于再清在內(nèi)的14人成為新一屆國際奧委會委員。
2000年9月13日上午,受中國政府的委托,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在悉尼向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遞交了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致薩馬蘭奇的信。
2000年9月13日,北京2008年奧申委在悉尼國際奧委會總部飯店圓滿結束為期3天的展覽。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北京奧申委執(zhí)行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等分別參觀了北京展臺。
2000年9月13日,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率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啟程,赴悉尼考察15日開幕的第27屆奧運會。
2000年9月16日,以北京市長劉淇為代表的北京奧申委考察團一行十余人,進入奧運村考察了悉尼奧運會的各種設施。
2000年9月17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秘書長王偉在悉尼說,北京在悉尼奧運會期間的申辦宣傳工作受到好評。
2000年9月20日上午,應邀參加悉尼奧運會的北京奧申委考察團來到奧運村,參觀了奧運村的有關措施。
2000年9月20日下午,北京奧申委在悉尼奧運村的主新聞中心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在發(fā)布會上說,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考察團此次赴悉尼的目的已經(jīng)初步實現(xiàn)。由張藝謀執(zhí)導的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短片在發(fā)布會上播放后,獲得了與會中外記者的掌聲和好評。
2000年9月25日,國際奧委會在悉尼召開了由5個入選申辦2008年奧運會城市參加的通氣會,會上確定了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對5個申辦城市的考察時間。在5個城市中,北京將于明年2月20日至25日第一個接受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的考察,隨后是大阪、多倫多、伊斯坦布爾和巴黎。
2000年10月3日,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镕基、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在第二十七屆奧運會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并同他們親切座談。江澤民說,我國一向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一向堅持奧林匹克運動所提倡的團結、友誼、進步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努力為發(fā)展奧林匹克運動,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自己的貢獻。北京正在申辦二零零八年奧運會,中國政府和人民將全力予以支持。
2000年10月16日,國際奧委會各單項國際體育組織的官員陸續(xù)對北京進行考察。按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國際單項體育組織考察各申辦城市,對其體育設施、交通和接待條件等是否具備舉行奧運會比賽條件給予確認并簽發(fā)認證書。
2000年10月19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他相信北京不但能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而且能舉辦一屆和悉尼奧運會同樣成功的體育盛會。
2000年10月23日,由北京奧申委秘書長王偉帶領的申辦宣傳“小分隊”,共12名成員啟程,前往摩納哥的蒙特卡洛進行展臺布置等先期工作。第34屆國際體育聯(lián)合會代表大會將于此間在這里召開。
2000年10月27日,蒙特卡洛當?shù)貢r間11:30,在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第34屆年會上,五個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城市大阪、巴黎、多倫多、北京、伊斯坦布爾,先后按國際奧委會要求,做了二十分鐘的陳述。
2000年11月3日,北京市市長、北京奧申委主席劉淇在香港代表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聘請包括霍英東、李嘉誠等香港和澳門11位知名人士為北京奧申委顧問。
2000年11月6日,第十七屆非洲奧協(xié)秘書長講習班在多哥首都洛美開幕,四十多個非洲國家和體育組織派代表出席了講習班。應非洲奧協(xié)的邀請,并經(jīng)國際奧委會批準,2008年奧運會候選城市——北京、大阪、巴黎和多倫多的代表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了開幕式。
2000年11月16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在波蘭首都華沙展開申奧宣傳工作。北京的良好形象贏得了歐洲體育界人士的贊揚,許多人預祝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
2000年12月4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國彬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了由國際奧委會主辦的世界體育與新媒體大會。
2000年12月12日,北京共迎來了3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成員。他們是國際皮劃艇聯(lián)合會、國際手球聯(lián)合會的官員和國際自行車聯(lián)合會公路賽技術代表。
2000年12月12日,由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北京奧申委執(zhí)行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率領的北京奧申委代表團于洛桑時間12日下午抵達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代表團一到達駐地,即開始了第二天陳述報告的準備工作。
2000年12月13日,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在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向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作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工作陳述報告。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在報告中表示,北京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出色地辦好2008年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在發(fā)言中表示,中國奧委會將全力支持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奧申委秘書長王偉在會上向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介紹了北京提出的“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申辦理念、奧運場館規(guī)劃等。
2000年12月15日,在圓滿完成了向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的陳述報告后,由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北京奧申委執(zhí)行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率領的北京奧申委代表團,由瑞士洛;氐奖本。
2000年12月25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已收到全部28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簽發(fā)的認證書。
2001年1月1日,由北京2008年奧申委和中國奧委會共同主辦的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暨紀念顧拜旦誕辰紀念報告會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北京奧申委執(zhí)行主席、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何振梁,學者熊斗寅、任海等分別做了專題報告或發(fā)表講話。1月1日是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顧拜旦誕辰138周年紀念日。北京奧申委和中國奧委會舉行報告會紀念這位遠見卓識、充滿創(chuàng)新精神的奧林匹克運動的先行者。
2001年1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聽取了北京市申辦2008年奧運會工作匯報。他強調,要繼續(xù)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不畏艱苦、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按照江總書記的要求,用非凡的努力推進申辦工作取得新進展。
2001年1月14日,北京奧申委宣布,聘請鄧亞萍、鞏俐、楊瀾和桑蘭為北京申奧形象大使。此前北京奧申委曾聘請香港電影明星成龍為北京申奧形象大使。
2001年1月17日上午10點,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秘書長王偉一行5人,在洛桑向國際奧委會遞交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報告》!渡贽k報道》分三大冊,共18個部分,總計596頁,紫紅色的封面,裝幀簡潔,一頁法文一頁英文,并配有圖表和照片。前17個部分包括:第一冊,一、國家和城市的特點,二,法律,三、海關入境,四、環(huán)保,五、財政,六、市場開發(fā);第二冊,七、比賽日程,八、體育場館,九、殘奧會,十、奧運村;第三冊,十一、醫(yī)療衛(wèi)生,十二、安全保衛(wèi)、十三,住宿,十四、交通,十五、技術,十六、新聞,十七、文化。第十八個部分是保證書,其中有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的支持信,還包括28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認證書等。
2001年1月17日晚,國際奧委會宣布,它已收到北京等全部5個城市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報告。
2001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到北京市考察,在談到北京申辦工作時,他表示中國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全力支持北京市申辦2008年奧運會。
2001年1月19日,國際奧委會總干事卡拉德給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發(fā)來文傳,確認國際奧委會已經(jīng)在2001年1月17日送交申辦報告截止日期前,收到北京遞交的70份英法兩種文字的申辦報告以及有關負責人簽署的保證書和保證金等。
2001年2月2日,蓋洛普(中國)咨詢有限公司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94.9%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奧。同時,94%的北京市民希望成為志愿者為奧運會服務。這次調查是在2000年11月由蓋洛普(中國)咨詢有限公司獨立進行的。這項調查結果,寫進了北京的《申辦報告》中。
2001年2月6日,在塞內(nèi)加爾達喀爾舉行的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傳出消息,在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對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進行考察時,將主要看重候選城市各方面的能力,而不需要考慮政治問題。執(zhí)委會一致通過了薩馬蘭奇主席寫給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的信,信中說:“評估委員會的職責是技術評估,審查每個申辦城市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能力,看哪個城市能給所有參加奧運會的人員──首先是運動員──提供最好的條件,并使奧運會得到最廣泛的關注,評估委員會不需要考慮政治問題!眻(zhí)委會還就反興奮劑問題做出新規(guī)定,要求申辦奧運會城市所在國家的法律與國際奧委會反興奮劑法典一致,否則將取消承辦奧運會資格。
2001年2月7日,在中國奧委會年度全會上,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說,中國奧委會要把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工作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委員要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地配合北京奧申委做好國際奧委會委員和國際體育組織官員的工作。
2001年2月19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第一批成員抵達北京。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北京奧申委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于再清、北京奧申委秘書長王偉到機場迎接。
2001年2月20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主席、荷蘭人海因·維爾布魯根與副主席、瑞士人吉爾貝·費利抵達首都機場。迎接的有北京市市長、北京奧申委主席劉淇、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何振梁、北京奧申委副主席于再清、北京奧申委體育主任樓大鵬、北京奧申委秘書長屠銘德和國際奧委會委員呂圣榮。
2001年2月20日,北京2008年奧申委在京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向中外媒體的記者通報了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來京考察的有關情況和北京奧申委前一階段的主要工作。
2001年2月21日上午,國際奧委會評估團17名成員在北京飯店陳述廳聽取了北京奧申委第一天的陳述報告,在陳述開始前,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中國奧委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分別致歡迎詞。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主席維爾布魯根向北京奧申委的領導介紹了評估團成員并講話。
2001年2月21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南海親切會見了由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自行車聯(lián)合會主席海因·維爾布魯根率領的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一行。
2001年2月22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在北京飯店繼續(xù)聽取北京奧申委的陳述報告,并觀看申奧宣傳片。
2001年2月24日下午,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在京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評估團團長、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自行車聯(lián)合會主席海因·維爾布魯根首先介紹了評估團的全體成員,并代表評估團介紹了在京考察期間的整體情況,強調指出評估團對北京有四點深刻印象。評估團主席海因·維爾布魯根說,評估團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北京,北京申辦奧運會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大力支持,北京奧申委的工作是積極有效的。他認為,北京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比賽規(guī)劃以及場館建設方案,這將給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和北京人民的生活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國際奧委會評估團于2月至4月先后對北京、大阪、多倫多、巴黎和伊斯坦布爾進行了考察。
2001年2月25日下午,北京奧申委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及北京奧申委其他官員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2001年3月5日,朱镕基總理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關于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時再次表示支持北京市申辦奧運。
2001年3月20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團長維爾布魯根先生近日分別致信給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北京奧申委執(zhí)行主席、中國奧委會主席袁偉民和中國的3位國際奧委會委員何振梁、于再清、呂圣榮,對于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在京考察期間受到的熱情歡迎和周到接待表示感謝。
2001年3月20日下午,正在北京訪問的世界田徑巨星卡爾·劉易斯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北京奧申委,并留下了他的祝福:“好運北京!”
2001年4月1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huán)、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來到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參加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為正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并致力于“綠色奧運”的北京再添新綠。
2001年4月4日,距7月13日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奧委會全會選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還有100天,北京奧申委提出了4月4日為全國支持北京申奧統(tǒng)一行動日的倡議。這個倡議得到北京和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北京奧申委在7月前的每個月分別確定一個主題:4月的主題是“支持北京申奧月”;5月的主題是“科技奧運,科技北京”;6月的主題是“人文奧運”。
2001年5月7日,以袁偉民為團長的中國奧委會代表團參加了在中國臺北舉行的第四屆兩岸體育交流座談會。爾后,代表團參觀和了解臺北、高雄等地的體育設施及體育發(fā)展情況,還接觸了包括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jīng)國、中國臺北奧委會主席黃大洲在內(nèi)的許多體育界人士。代表團于11日返回北京,團長袁偉民表示,北京申辦奧運會是中華民族包括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對于兩岸將來是否合辦奧運會問題,他指出,根據(jù)國際奧委會規(guī)定,奧運會必須在一個國家的一個城市舉辦,如果北京申辦成功,由兩岸奧委會友好磋商,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并經(jīng)國際奧委會的批準,不排除臺灣地區(qū)承辦個別項目比賽的可能性。
2001年5月13日,應亞奧理事會的邀請,由北京奧申委副主席蔣效愚率領的北京奧申委代表團一行7人離京飛赴日本青森,參加14日至16日召開的第20屆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
2001年5月14日上午,北京奧申委的展臺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二樓大廳搭建起來,這是為在此間見召開的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和夏季奧林匹克項目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而專門制作的。
2001年5月15日晚8時,國際奧委會通過其官方網(wǎng)站公布了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對5個申辦城市的評估報告,北京、巴黎、多倫多處于領先集團。評估報告認為,北京、巴黎和多倫多將能夠出色舉辦2008年奧運會。報告指出,“2008年北京的奧運會將為中國和體育運動留下獨一無二的遺產(chǎn)!痹u估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這三個名列前茅的城市各有千秋,無法對它們按先后排名。它們或多或少都還有一些“微弱不足”,但是相信這些問題在2008年以前都將得到解決,相信它們都能夠出色舉辦2008年奧運會。
2001年5月15日晚,北京奧申委在瑞士洛桑接到了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的報告,北京奧申委新聞發(fā)言人就此發(fā)表評論說,我們對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的報告感到高興,北京有信心繼續(xù)展示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條件與能力。
2001年5月15日晚10:30,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在瑞士洛桑宮廷酒店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秘書長王偉和中國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001年5月20下午,北京奧申委舉行中外記者新聞發(fā)布會,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介紹了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公布評估報告的有關情況,并闡述了評估報告對北京申辦工作的意義和作用。
2001年6月12日,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出席在肯尼亞蒙馬薩舉行的非洲國家奧委會聯(lián)合會第九次大會。北京市市長、北京市奧申委主席劉淇在會上做申奧陳述報告時指出,北京有充足的物力和財力辦好2008年奧運會。劉淇還在13日的會議上宣布,北京如果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將建立中國奧林匹克友誼合作基金。這個基金的來源是奧運會的經(jīng)費盈余按規(guī)定分成的剩余部分,基金將用于促進各國運動員的交流,進一步推動發(fā)展中國家的體育運動。
2001年6月16日,國際奧委會委員何振梁在向香港體育界人士介紹了北京申奧的進展情況時說,如果由北京來舉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將會導致一個“三贏”局面,即體育、中國乃至世界都是贏家。
2001年6月19日晚,中外近40位奧運會金牌運動員在郡王府歡聚一堂,共慶國際奧林匹克日。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致辭時指出,北京2008年奧運會將是一次以運動員為中心的運動會,從奧運村的設計、場館的建設和文化交流活動都為運動員作出了精心的考慮和安排。他還說,北京擬將郡王府開辟為奧運選手俱樂部,使全世界曾參加過奧運會的運動員能在此重新歡聚,共享2008年奧運會的盛況,感受北京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和現(xiàn)代風采。
2001年6月23日晚,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在紫禁城午門廣場聯(lián)袂演出,在“6·23國際奧林匹克日”掀起北京申奧活動的高潮。演出期間,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對北京申辦奧運會表達了他們的支持。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和數(shù)萬熱情的中外觀眾一同觀賞了這場精彩的演出。
2001年6月24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南海會見了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等,并對三位歌唱家在北京成功舉行“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表示祝賀。
2001年7月7日下午,以北京奧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長劉淇為團長的北京奧申委代表團離京赴莫斯科,出席國際奧委會在莫斯科舉行的第112次全會。并于當?shù)貢r間19時40分(北京時間23時40分)抵達莫斯科。先期抵達的北京奧申委副主席、北京市委常委蔣效愚以及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武韜、莫斯科市副市長彼得洛維奇等到機場迎接。
2001年7月9日,莫斯科市市長盧日科夫在市政府會見了北京市市長劉淇。盧日科夫向中國客人介紹了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的籌備情況,劉淇向盧日科夫介紹了北京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城市建設方面的成就,雙方還就加強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文化和經(jīng)貿(mào)合作交換了意見。
2001年7月10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抵達莫斯科,代表中國政府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
2001年7月11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莫斯科會見了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副總理馬特維延科。李嵐清說:我這次來莫斯科,是代表中國政府出席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中國政府堅定支持北京申奧,希望通過舉辦奧運會,加強與各國的體育、文化交流,增進與各國的友好交往與合作,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2001年7月12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今天中午在莫斯科斯拉夫飯店新聞中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這是5個申辦城市在莫斯科第112次全會投票產(chǎn)生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前舉行的惟一新聞發(fā)布會。
2001年7月12日晚,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在莫斯科著名的大劇院隆重開幕。出席開幕式的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并宣布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開幕。隨后他向即將卸任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頒發(fā)了俄羅斯榮譽勛章,以表彰他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所作出的杰出貢獻。薩馬蘭奇也充滿感情地回顧了他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21年來的工作歷程。
2001年北京時間7月13日19:10,北京申奧代表團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第四個出場進行申奧陳述。
2001年北京時間7月13日22:10,北京獲得第29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