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草船借箭》講的是周瑜設計,妄想謀害諸葛亮,諸葛亮巧施妙計,草船借箭,周瑜自嘆不如的故事。讀了全文,大家都佩服諸葛亮才智過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文章是怎樣體現(xiàn)諸葛亮神機妙算的。
一、將計就計
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很想除掉他,就在商議軍事時,限諸葛亮十天造好十萬枝箭,而諸葛亮卻說只要三天,并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滿以為諸葛亮鉆進了他的圈套。其實,真正上當?shù)倪是周瑜自己。由此可見,諸葛亮謀略過人,早已成竹在胸。
二、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周瑜派魯肅去探聽諸葛亮造箭的情況,諸葛亮卻深知魯肅為人忠厚老實,守信用,又顧全大局。于是,反請魯肅幫忙,為他準備了二十條船,每條船上三十名軍士,一千多個草把子和青布幔子。魯肅信守諾言,沒有走漏半點兒風聲。這樣,周瑜不僅沒有獲得真實的情報,客觀上還為諸葛亮計謀的實現(xiàn)和成功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大霧漫天,諸葛亮才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一起去取箭。天還沒亮,船已經(jīng)靠近曹軍水寨。諸葛亮這是抓住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謹慎的特點,料他看不清虛實,決不肯輕易出動,只命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因此,沒費吹灰之力,就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枝箭。借箭的過程,不但顯示出諸葛亮豐富的天文知識,而且說明諸葛亮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
取箭時,諸葛亮叫“吃驚”的魯肅“只管飲酒取樂”,反襯出諸葛亮的沉著鎮(zhèn)定。
最后,課文以周瑜的一聲長嘆結尾,諸葛亮草船借箭大獲全勝。同學們在學習本文時,抓住上述“三點”,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且有助于深刻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