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鳳光小學 特級教師 孫建鋒
2005年12月4日,應邀到廣東茂名講學,和千余名心靈在場的老師一樣,我得以享受竇老師執(zhí)教的《晏子使楚》。竇老師激情不失溫潤,雍容不失質樸,豐贍不失簡潔,睿智不失詼諧,大氣不失細膩,磅礴不失婉麗,傾情打造的經(jīng)典教學《晏子使楚》,可謂“鴛鴦繡取憑君看,“更”把金針度與人……
一、大教無痕
課伊始,竇老師滿面春風地融入孩子們中間,親和躬身,又煞有介事地說:“晏子,原名叫晏嬰,人們?yōu)槭裁捶Q他晏子呢?”
孩子們高舉如林小手,躍躍欲語。
一男孩不等老師應允,捷足先登,爽言陳詞:“因為他是齊國的大夫,對齊國有功,又厚愛百姓,所以人們尊稱他為晏子!
“像這樣……?”竇老師稍頓片刻,繼爾探問,“享有如此尊稱的還有……?”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韓非子”……
孩子們如數(shù)家珍,脫口而出。
“假如我生活在晏子那個時代,也對國家做出了貢獻,怎么不叫我‘竇子’啊?”
瞬時一陣爽朗的笑聲飛出孩子們的心窩。
笑聲中,一個學生心領神會:“我個人認為,‘子’是古代對有貢獻的男人的尊稱。”
好一句“……怎么不叫我‘竇子’?”詼諧幽默,靈動生輝,它使我想起一個《瓶中鵝》的小故事──
一次,陸亙大夫問南泉:“古代有一個人在瓶中養(yǎng)了一只小鵝。鵝漸漸長大了,出不了瓶,F(xiàn)在既不能破瓶,也不能損鵝。請問你用什么辦法使它出來?”
南泉叫道:“大夫!
陸亙:“是!
南泉便說:“出來了。”
這時,陸亙恍然大悟。
有時,智慧不就像那“瓶中鵝”。一經(jīng)喚醒,方能應然而出。
細細想來,這個超言離象故事的指歸和竇老師機趣天成的教學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智慧喚醒智慧,卻又如水上寫字,不留痕跡。誠可謂大教無痕!
二、咫尺天涯
課行中,竇老師引領孩子比較閱讀晏子“不鉆狗洞”與韓信“胯下受辱”,重點抓住“看了看”,和孩子們心靈對話:
師:韓信的“看了看”和晏子的“看了看”有什么相同?
生:都是在審時度勢。
師:韓信的“看了看”和晏子的“看了看”又有什么不同?
生:韓信“看了看”,然后做出決定:“好漢不吃眼前虧”──鉆褲襠。
生:晏子“看了看”,然后做出決定:“大丈夫可殺不可辱”──不鉆狗洞。
師:為什么?
生:少年韓信如果當時不鉆褲襠,無賴可能會置之于死地。不留“青山在”,恐怕日后再無雪恥之日了。所以他先屈先撓,委曲求全。
生:晏子作為一個外交使節(jié),他代表一個國家的尊嚴。如果他真鉆了狗洞,不僅有辱他的人格,也有辱國格。
師:所以,韓信“看了看”,決定胯下受辱。少年“胯下受辱”的特殊經(jīng)歷鍛煉了他能屈能伸、百折不撓的非凡氣度,這為他日后成為杰出將領提供了條件;晏子“看了看”,拒鉆狗洞,表現(xiàn)了一個外交使節(jié)為捍衛(wèi)國家尊嚴,凜然不可侵犯的大智大勇。
聆聽竇老師與孩子的這段心靈對話,我倏地想到了《咫尺天涯》的小品文:
美國俄亥俄州有一座地理位置非常獨特的房子。落雨時節(jié),落在屋頂北側的雨滴,與小溪匯合后,流進附近的安大略湖,然后匯入加拿大北部的圣勞倫斯灣;而落在屋頂南側的雨滴則經(jīng)密西西比河,最終流人美國南部的墨西哥灣。
在這座房子屋脊的最高處,兩邊雨滴的落點常常變換不定。許多應該落在南側的雨滴落在了北側,或者相反。這些最初相距不過咫尺的雨滴蜿蜒流淌最終抵達大海后,彼此之間的距離達到了2000多英里。令人驚訝的是,決定這些雨滴最終去向的不過是雨天從屋頂輕浮而過的一縷微風。
晏子“鉆不鉆狗洞”與韓信“鉆不鉆褲襠”,這“鉆與不鉆”不就是孩子靈魂的屋頂那“最初相距不過咫尺的雨滴”嗎?決定雨滴最終去向的不正是高屋建瓴處竇老師吹向孩子們心田的那一縷春風嗎?
三、全然和諧
課收尾。
竇老師宣布:“下課!”
孩子們默默注視著她。
“再見,孩子們!”竇老師深情地說。
孩子們依然默默注視著她,良久不肯離開座位。
此時,竇老師已化為一塊巨大的磁鐵,教室已化為一個巨大的磁場。孩子們的心被磁化……
是什么磁化了這班孩子的心?是竇老師90多分鐘始終如一的誠摯微笑?還是竇老師163次一句三點頭聽學生讀書答問的微微頷首?是竇老師24次像媽媽一樣友善地對學生輕輕拍肩?還是竇老師的激情澎湃、妙語如珠、睿思泉涌,滋潤了孩子們的明眸與心靈……
在我看來,是所有這些美好元素的全然和諧。
全然意味著一堂好課教師要不可或缺地擁有每一樣美好的元素,而又不是每一樣美好元素的數(shù)學總和,但,是其藝術總和。這種藝術總和產(chǎn)生一種超越的和諧。和諧產(chǎn)生的美感又超越了課堂中教師所具有的每一樣元素。宛如一首詩大于它里面的所有文字,一幅畫大于它里面的所有色彩,一支歌大于它里面所有的音符,一段舞大于它里面所有的動作。
課結束。善學求進的老師們蜂擁講臺,不亦樂乎地拷貝竇老師的教案、課件。
“僅僅求取這些,夠嗎?”目睹那熱烈的一幕,我在扣問自己,同時想到一則軼事:
有一次,一個美國人讓畢加索給他畫一幅肖像畫。
畢加索畫好以后開價一萬美金。
“里面有什么東西值一萬美金呢?”那個美國人質問。
“你看見什么了?”
“我看見了一塊畫布和一點顏色!
“那就行了。”畢加索說,“或者你給我一萬美元,或者隨便你想要什么!
他說:“我給你五千美元!
“這是你想要的所有東西!碑吋铀鹘舆^五千美元,遞給了他一塊畫布和幾管顏料。
如果說畢加索的一幅肖像畫遠遠大于一塊畫布,大于幾管顏料──因為它是一種超越的藝術和諧,那么竇老師的一堂經(jīng)典教學《晏子使楚》,不也遠遠大于一篇教案,大于幾個課件──因為它是一種超越的全然和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