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一、對句子的理解
1、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這是晏子和楚王第一次斗智。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點,關(guān)閉城門,挖五尺高的洞讓晏子入城,來侮辱晏子,進而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晏子不卑不亢、將計就計,以楚王之法反擊楚王。他的話妙在哪兒呢,妙在他讓楚王沒有任何選擇地打開城門,為什么?他的話很明白,楚王要承認自己的國家是狗國,那他就鉆狗洞。楚王要說自己的國家不是狗國,就應(yīng)打開城門。楚王怎么敢讓晏子走這個洞呢,所以只好打開城門。這一次,晏子未見楚王,就給了楚王一次迎頭痛擊。
2、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背跽f:“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标套庸傲斯笆,說:“敝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
這是晏子和楚王第二次斗智。楚王借口齊國無人,諷刺晏子無能,諷刺齊國無人才。面對楚王又一次對自己和祖國的侮辱,晏子大義凜然,再次回敬楚國:齊國人多得快要裝不下了,怎能無人呢?然后又一本正經(jīng)地先貶低自己,再貶低楚國:我無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資格訪問的只是你們楚國這樣的下等國家!這段對話非常精彩,不僅是晏子的語言精彩,因為他將計就計,來了個順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邏輯說下來,結(jié)果卻是有力地貶損了楚國,而且晏子的表情也極其有趣,他的“裝著很為難的樣子”和“故意笑了笑”,表面上似乎是為自己的無能難為情,實際上正是在這不動聲色的裝模作樣中,回擊了楚國,讓楚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晏子的這句話極具諷刺意味,比正顏厲色更有力量。
在這里我們留意一下楚王的笑。課文中有三次寫到楚王的笑,第一次是初見晏子,“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這一笑極盡輕蔑之能事,表示楚王根本沒有把晏子放在眼里;第二次是面對晏子不動聲色中的滴水不漏的回擊,他無言以對,“楚王只好陪著笑”他其實是裝作聽不出晏子話里的話,以笑來掩飾自己的尷尬;第三次“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嘲笑齊國的人做賊沒出息。表面上態(tài)度并不尖銳,實際上是笑里藏刀。他不甘心就此認輸,又想出了新花樣,這種笑,居心更加險惡。
3、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墒情贅湟环N到淮北,就只能結(jié)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yè),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這里的“淮”,指的是淮河;春影l(fā)源于河南,流經(jīng)安徽、江蘇,經(jīng)洪澤湖分流注入長江、黃海。晏子舉了個楚國上下都熟知的現(xiàn)象,說明淮南的柑橘到了淮北就變成了枳,沒有什么奇怪的,是兩地水土不同的緣故;同樣的道理,齊國的人到楚國當竊賊,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是兩國水土不同的緣故。
晏子的回答妙在哪呢?他的話不但形象生動地點明了齊國人在楚國為盜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國無方,造成楚國社會風氣不好,致使好人變成盜賊。楚王不僅沒有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面對晏子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彬彬有禮的回答(他沒有直接說“是兩國水土不同”,而是說“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反駁強勁又不失禮節(jié)),使楚王在連連敗陣中只得認輸,對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二、對詞語的理解
敝國:我國。敝,謙詞,用于稱有關(guān)自己的事物。
面不改色:不改變臉色;形容臨危不懼,從容自若。
安居樂業(yè):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