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崗廈中學 陳柱
音樂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語言形式。它不像圖畫是可見的造型藝術,也不像電影戲劇那樣是可聽可見的綜合藝術,而是由聲音運動作用于人的聽覺引起聯(lián)想,從而獲得一個仿佛可以感覺到的形象。這種由感覺產生的形象,正是由人們的想像而產生的。而文學作品是由文字作用于人的視覺引起聯(lián)想,激發(fā)人的想像,由此產生出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形象。從這一點看,音樂和文學是相通的。根據(jù)這個特點,我試將音樂作用于朗讀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比如我在初一年級上郭沫若的抒情詩《天上的街市》一課時,就作了一些嘗試。
詩人運用聯(lián)想與想像的手法,用優(yōu)美而又親切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美麗的天街,創(chuàng)造了牛郎織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圖景。字里行間,充溢著詩人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特色。根據(jù)這個特點我就用相應的音樂手段,調動學生的聽覺器官,使聽覺和視覺同時發(fā)生作用,來達到對課文的理解和意境的體會之目的。為此,我選用了陳鋼與何占豪于1959年創(chuàng)作的《梁!穪碜鞅尘耙魳。
該曲內容來自于一個古老而優(yōu)美動人的民間傳說:四世紀中葉,在我國南方的家村祝家莊,聰明純情的祝員外之女祝英臺,沖破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那里,她與善良,純樸而貧寒的青年書生梁出伯同窗三載建立了深摯的友情.當兩人分別時,祝用各種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內心蘊藏已久的愛情,誠篤的梁山伯卻沒有領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個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墒亲R驯辉S配給一個豪門子弟──馬太守之子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憤死去。祝英臺得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來到梁的墳墓前,向蒼天發(fā)出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梁的墳墓突然裂開,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對彩蝶,在花叢中飛舞,形影不離。該曲共分八個樂章:
1、結拜。
2、共讀。
3、相戀。
4、送別。
5、抗婚。
6、樓臺。
7、哭墳。
8、化蝶。
根據(jù)《天上的街市》的意境特點,我選取了結拜、共讀、相戀三個樂章,意在營造一種美好、恬靜、自在、清新的情感氛圍!短焐系慕质小芬饩程貏e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特別適合朗讀。于是,在教學中我采取了這樣幾個步驟:
1、欣賞《梁!,講述梁祝的故事,便于學生理解音樂。
2、講述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
3、探究:學生將詩人改編的牛郎織女的故事與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梁祝的故事進行對比分析,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4、老師示范朗讀,配樂《梁!,將學生帶入聯(lián)想與想像的情感空間,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體驗。
5、老師再次示范朗讀,學生跟讀,便于學生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特別想像他們的生活:“天河淺淺”,“不甚寬廣”;他們能夠“騎著牛兒來往”,還能夠“在天街閑游”。多么幸福!詩人的想像真是太豐富美妙了!
6、學生朗讀三步曲:朗讀這首詩總的原則是要把握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的感情基調;朗讀時節(jié)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第一遍朗讀:感受詩的語言美。這首詩節(jié)奏舒緩、音律和諧,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
第二遍朗讀:想像詩的畫面美。這首詩的畫面是很美的,幾乎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
第三遍朗讀:領悟詩的情感美。第一節(jié),表現(xiàn)出一種驚喜;第二節(jié),表現(xiàn)出一種贊美;第三節(jié),表現(xiàn)出一種歡樂;第四節(jié),表現(xiàn)出一種甜美。
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學生讀出了語言的美,讀出了節(jié)奏的美,讀出了意境的美,讀出了情感的美,就連平時上課不敢大聲回答問題的學生,甚至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都陶醉其間,有的居然還學著過去的老先生一讀三搖頭。
我看到這個情景,心中突然感覺到了一種美,一種甜甜的美。
朗讀是打開美文意境的鑰匙,音樂則是潤滑劑。這堂課的效益超出了45分鐘,甚至是永久的。很多學生主動要求我利用課余時間輔導他們朗讀、朗誦,指導他們欣賞詩詞文章,讓我體會到了做老師的成功與喜悅,體會到了教書育人的美。
音樂對語文朗讀教學確實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白屢魳肥谷祟惖木癖l(fā)出火花!”(貝多芬語)
【編輯短評】(溫立三)
本文從一個具體例子入手,闡述了音樂在朗讀教學中的作用。該文的主體部分是作者談自己如何對《天上的街市》一詩進行配樂朗讀教學,談到的六個步驟,對一線語文教師的教學將起實際的指導作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