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國
20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jīng)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他們豢養(yǎng)的各派軍閥窒息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xiàn)實,熱烈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這首浪漫氣息濃郁的《天上的街市》。
天上是引人欣羨的。詩人用“美麗的街市”“世上沒有的珍奇”,暗示了那里的美好、富足。淡淡的點染,已經(jīng)使詩人為之不平的人世黯然失色。讀者諳熟的人間街市,處處都烙下統(tǒng)治者丑惡的印記。一面是荒淫,一面是赤貧;既有寄生的傲慢闊佬和妖艷女人,趾高氣揚的外國巡捕,又有躑躅的乞丐和拉客的娼妓……人間街市是剝削階級罪惡的溫床,穢行的櫥窗。詩人理想中的天上街市,如炫目的光束,劃開了現(xiàn)實的濃重夜色。
更令人神往的,是太空中牛郎織女幸福美滿的生活。3、4詩節(jié),引讀者去想像兩幅使人心醉的圖畫。一幅是牛郎織女騎著牛兒過淺淺天河自由來往的“騎牛圖”;一幅是他們提著燈籠在天街的“閑游圖”。前一幅圖畫或者有天河濺起的清冽水花,但整個氛圍靜謐安寧;后一幅圖畫則多少有些熙熙攘攘了。兩幅圖畫,都傳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情調(diào),透露了詩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對神話人物的選擇。牛郎是神話傳說中惟一的勞動人民變作的神,詩人把他置于理想生活的中心地位,體現(xiàn)了關(guān)心勞動人民命運的進步思想。二是對神話的改造。傳說中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并不美妙,天界統(tǒng)治者王母娘娘用玉簪劃下的銀河將他倆分隔開,每年只有一次在七夕的鵲橋上相會。詩人按照理想的邏輯,把不可逾越的天河變?yōu)椤皽\淺的”“不甚寬廣”,把造成不幸的障礙化作美好生活的陪襯,為古老神話賦予新意,給詩中幻境著上一層更加迷人的色彩。
“詩人轉(zhuǎn)動著眼睛,眼睛里帶著精妙的瘋狂,從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他的想像為從來沒人知道的東西構(gòu)成形體,他筆下又描出它們的狀貌,使虛無杳渺的東西有了確切的寄寓和名目!保ㄉ勘葋啞吨傧囊怪畨簟返谖迥灰粓觯┰谖覈鴤鹘y(tǒng)詩歌中,想像豐富、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之作并不鮮見;借幻想的光明以指斥現(xiàn)實的黑暗已成一切積極浪漫主義詩人的共同筆法。但是,那些作品和本詩有著質(zhì)的不同。屈原的《離騷》,糅合了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種種自然現(xiàn)象,境界飄渺迷離,場面宏偉壯麗,達于想像的極境,有力地表現(xiàn)了詩人堅持理想和斗爭不懈的峻潔人格。但詩人不啻神游中每感失望,篇末望見故鄉(xiāng)、回到現(xiàn)實時更抒發(fā)了令他哽咽的悲憤:“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李白夢游天姥山,以仙人出游景象為高潮,傾注暢朗飽滿的詩情于斑斕壯麗的詩境。但瞬息之間,即被無情的現(xiàn)實掃蕩一空:“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無可奈何地慨然長嘆。蘇軾神往“天上宮闕”“瓊樓玉宇”,“欲乘風歸去”,又憂慮“高處不勝寒”,只好在地上“起舞弄清影”,以求“何似在人間”的自慰。凡此種種都程度不同地給人以鼓舞或陶冶,但他們又都受時代限制,看不見實現(xiàn)各自理想的可能,因而給想像投下陰影。五四時代崛起的大詩人郭沫若,已經(jīng)看見十月革命放射的人類希望之光,深信:“最終的勝利總在吾曹!至高的理想只在農(nóng)勞!”(郭沫若《巨炮之教訓》)他筆下的幻景分明已帶有革命浪漫主義的全新色彩,真切、新美、了無陰翳,更能有力地鞭撻現(xiàn)實,引人向上。正如聞一多評價《女神》時所說:“若講新詩,郭沫若君的詩才配稱新呢,不獨藝術(shù)上他的作品與舊詩詞相去最遠,最要緊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時代的精神──20世紀時代的精神。”(聞一多《女神之時代精神》)
本詩的巨大藝術(shù)魅力,除上述立新意、辟新境外,還在于結(jié)構(gòu)精巧渾成、匠心卓異。街燈與星星都遠遠地在夜色中放明,視覺感受極相近似,詩人由此落筆,把地上、天上融成一片,進而放縱想像于星空,十分自然;第2節(jié)用輕巧的筆觸略加點染,幻想出天上世界美妙而朦朧的背景;第3節(jié)推出人物,想像更為具體、真切;第4節(jié)寫到流星,這一飛馳蒼穹的光點,使全詩境界頓顯活躍。詩人像是采用了我國繪畫中層層皴染的傳統(tǒng)技法,使畫面越來越清晰,幻景越來越動人。結(jié)尾一句“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給讀者一幅歷歷可見的牛郎織女游樂圖。詩收束了,但星際人物出游的景象還在繼續(xù),顯得余韻悠然。
語言平易、親切!昂孟瘛薄拔蚁搿薄澳憧础薄缤瑢ψ钣H近的朋友娓娓而談,在不知不覺中牽動著讀者的視線和思緒,使之和詩人一起去仰首星空,觀賞奇景,馳騁想像。
至于章法的精美,詩句的勻稱,音律的和諧悠揚,讀來更不難體味。
(選自《中國現(xiàn)代詩歌名作賞析》,《名作欣賞》編輯部1985年6月)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