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粵劇簡介

    【粵劇源流】

    一、百川匯海

    粵劇是由多種唱腔溶匯而成。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昆山、梆子等諸腔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逐漸演進成南方一大戲曲劇種。

    明清以來,弋陽腔、昆山腔由“外江班”傳入廣東,繼而出現(xiàn)了廣東“本地班”,所唱弋腔是一唱眾和,稱為“廣腔”。

    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昆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黃)作為基本唱腔,同時也保留了部分昆腔、弋腔,并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diào),逐漸形成粵劇,F(xiàn)在保留的粵劇傳統(tǒng)劇目大多數(shù)以唱梆子腔為主。

    二、波洶浪涌

    咸豐四年(1854),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yīng)太平天國起義,率領(lǐng)梨園弟子,編成文虎、猛虎、飛虎三軍。清政府殘殺藝人,并禁“本地班”演出,長達15年之久。在禁演期間,粵劇藝人為了生活,或“插掌子”(搭班)加入徽漢等劇的外江班,或“借衣乞食”,掛京、漢、徽、湘等皮黃戲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與二黃的合流。隨著徽漢各班的普遍流傳,粵劇中二黃的比重超過了梆子。

    三、掀起狂瀾

    辛亥革命前后,在民族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下,一些具有愛國思想的粵劇演員受“春柳社”新劇的影響,對粵劇進行改良革新運動,經(jīng)金山炳、朱次伯等人的反復嘗試和實踐,在1920年前后完成了從“戲棚官話”到廣州方言的重大變革,改用平喉(本嗓)唱方言,完全脫離了梆子腔用假嗓的高亢唱法,梆子和二黃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黃在風格上和諧統(tǒng)一起來。

    1920年前后,不少粵劇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營養(yǎng),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氣息,同時由于受資本主義商業(yè)化的影響,迎合資產(chǎn)階級和小市民的荒誕劇也相應(yīng)產(chǎn)生。

    四、新潮逐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積極挖掘、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shù)上也全面革新,演出了不少優(yōu)秀劇目,而且培養(yǎng)了一批新人。1958年,廣東粵劇院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成立廣東粵劇學校和廣東粵劇學校湛江分校,粵劇歷史上第一次有了培養(yǎng)接班人的綜合性專業(yè)學校。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粵劇像全國其他劇種一樣備受摧殘。粉碎“四人幫”后,粵劇重新煥發(fā)生機,粵劇伴奏在民樂基礎(chǔ)上吸收了西洋樂器,尤其是爵士樂器,如電吉他、薩克斯等;劇目上也有創(chuàng)新,并將話劇、電影優(yōu)秀作品改編成不少新戲,像《關(guān)漢卿》、《牡丹亭》等。

    隨著廣東籍同胞在世界各地定居,粵劇也被傳播到海外,并越來越受到香港、新加坡、東南亞等地粵劇愛好者的歡迎。

    【粵劇的藝術(shù)特點】

    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diào),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并經(jīng)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

    在農(nóng)村活動的“過山班”保留著早期粗獷、質(zhì)樸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甩發(fā)、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chǔ),包括剛頸有力的靶子、手撟、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臺功。角色登場后,男!靶√迸唷稗盅钡谋硌,亦頗罕見。

    舞臺美術(shù)風格近乎寫意。布景簡單,劇中規(guī)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

    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shù)營養(yǎng),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于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chuàng)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舞臺美術(shù)偏重寫實,布景運用畫幅為主的軟景,又采用燈光和硬片真景,服裝、化妝華美奇巧。后來發(fā)展到用機關(guān)布景、膠片服裝、頭盔和道具安裝電燈等。

    【粵劇著名演員】

    〖粵劇“五大流派”〗

    馬師曾(1900年~1964年) ,青年演小生、小武,在《苦鳳鶯憐》一劇中飾義丐,創(chuàng)造一種沙啞凄厲,表達在饑寒線上掙扎情境的“乞兒喉”。中年以丑角享盛譽。他的表演既師承了靚元亨手、眼、身、步分寸準確、節(jié)奏鮮明的特點,又善于把傳統(tǒng)程式加以改造運用;并能夠把各階層人物帶有特征性的手勢、動作加以提煉、夸張,成為他自己的舞臺動作,使他塑造的舞臺形像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根據(jù)自己洪亮而稍欠圓潤的嗓音,揚長避短,對其青年時創(chuàng)造的“乞兒喉”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形成一種旋律跳躍頓挫分明 吐字短促而有力 行腔活潑而滑稽的唱腔,被稱為“馬腔”。馬師曾除在音樂、服裝、布景等多作改良外,還吸收話劇、電影的長處,對于運用戲曲程式,使用夸張手法表演“時裝戲”尤多創(chuàng)造。

    薛覺先(1904年~1956年),十九歲即在《三伯爵》一劇中擔任主角而一舉成名。薛覺先技藝全面,戲路寬廣。早年學丑,后以文武生成名,又能反串旦角,兼演紅生,但以扮演風流儒雅、瀟灑俊逸的小生最享盛譽。薛覺先主張“合南北劇為一家,綜中西劇為全體”。在藝術(shù)實踐中,他善于吸收京劇、電影等藝術(shù)的長處,借鑒其他藝術(shù)品種的服裝、化妝、布景和音樂伴奏,對于豐富粵劇表演藝術(shù),提高唱、念、做、打水平以及凈化舞臺、改革劇場陋習都作出貢獻。他做功干凈灑脫,唱腔精練優(yōu)美,善于運用旋律和節(jié)奏的變化表達人物感情,善于突破曲調(diào)原來的板眼、句格而創(chuàng)作新腔,藝術(shù)自成一家,人稱“薛派”。

    白駒榮(1892年~1974年),工小生;泟⌒∩鷱募偕じ臑檎嫔,是經(jīng)歷了從金炳山、朱次伯到白駒榮才最后完成的。他嗓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轉(zhuǎn)圓潤,吞吐跌宕,自然流暢,尾音拖腔,一氣呵成,回蕩悅耳。他吸收民間音樂、宗教音樂融入“二簧”聲腔中, 使唱腔更富有特色,自成流派,被稱為“白腔”代表劇目有《金生挑盒》、《泣荊花》、《風流天子》等。

    廖 俠 懷(1903年~1952年)工 丑 生, 在《毒玫瑰》中扮演病院院長而聲名大噪。廖扮演各種人物均能刻畫入微,形像傳神,善于即興發(fā)揮,針砭時弊。用鼻音行腔使調(diào),別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魚”等曲調(diào)最為出色,人稱“廖腔”。代表劇目有《花王之花》、《火燒阿房宮》等。

    桂名揚(1909年~1958年)擅演小武戲,對馬師曾、薛覺先的表演藝術(shù)均有所取法而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人稱“馬形薛腔”。他的表演頓挫鮮明,氣勢威猛,節(jié)奏緊醒,創(chuàng)造了一種名為“鑼邊滾花”,用高亢急驟的鑼鼓音樂配合上場身段的程式,使人耳目一新,現(xiàn)已成為粵劇常用的出場程式。演出《火燒阿房宮》等劇,曾獲得很高的聲譽。

    〖粵劇女伶〗

    紅線女(1927年 ),著名粵劇演員,工旦角。1942年參加馬師曾劇團在兩廣內(nèi)地演出,逐漸成名。紅線女藝術(shù)上勇于革新,結(jié)合本人音域?qū)拸V、清脆中見圓潤、明亮中帶醇厚的嗓音特點,在繼承粵劇傳統(tǒng)唱腔的基礎(chǔ)上,又吸收其他劇種乃至曲藝、西洋聲樂的演唱技巧,形成獨樹一幟的“女腔”;泟〕欢嘧,她能不用過門,而以裝飾滑音過渡,不著痕跡,令人耳目一新。代表劇目有《搜書院》、《關(guān)漢卿》等。

    上海妹(?~1954年),著名粵劇演員,工旦角。開始,叁加馬師曾組織的太平劇團,后轉(zhuǎn)入覺先聲劇團與薛覺先長期合作,演出《前程萬里》、《胡不歸》、《西施》等劇,藝術(shù)上受薛覺先的影響很大。男女合班后,成為第一批成名的女旦。上海妹擅演溫柔賢淑的悲劇人物,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感情,刻畫人物思想性格均細致入微,臺風典雅、大方。她的嗓音稍嫌柔弱,但善于揚長避短,悅耳動聽,尤擅唱[反線梆子中板],露字咬線,行腔迂回委婉,人稱“妹腔”。

    譚蘭卿(1910年~1981年),粵劇女演員,工花旦。1933年在香港與上海妹同時加入馬師曾組織的太平劇團,成為男女合班后的第一批女旦。譚蘭卿與馬師曾長期合作,藝術(shù)受馬的熏陶,舞臺作風豪放潑辣,機巧中兼有諧趣,被稱為“花旦雜”(花旦兼丑)。她的歌喉甜潤清脆,念白清晰,尤擅唱小曲,與馬的配合極為默契。

    【粵劇著名劇目】

    一、《關(guān)漢卿》

    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風流蘊藉,此關(guān)漢卿也 .

    元代大戲劇家關(guān)漢卿同情一個含冤被斬的弱女子,挺身仗義執(zhí)言,寫下《竇娥冤》一劇,控訴黑暗殘暴的反動統(tǒng)治,觸怒了權(quán)臣阿合馬。阿合馬命令關(guān)漢卿按照他的要求修改詞曲,被關(guān)漢卿堅決拒絕,因而被下大獄。演竇娥的歌妓朱簾秀也一同被押,演蔡婆婆的賽簾秀還被殘忍地挖去眼睛。此事使得群情激奮。

    義士王著刺死惡賊阿合馬,但關(guān)漢卿仍被統(tǒng)治者驅(qū)逐南下,朱簾秀在獄中許下與關(guān)漢卿雙飛之愿,但為當時殘酷的律法所不容,二人只得在盧溝撟畔悲歌話別。

    著名演員馬師曾飾關(guān)漢卿,紅線女飾朱簾秀。馬師曾在劇中塑造了關(guān)漢卿風流瀟灑、熱情奔放、憤世嫉俗的光輝形像,并成為他一生最后的佳作。紅線女所扮朱簾秀在獄中高歌的《蝶雙飛》,被稱為“田詞紅腔,一曲難忘”。

    二、《帝女花》

    天上人間如夢如煙,好一幅今生前世圖。

    嵐煙渺渺,仙樂箏箏,一對金童玉女來到凡間,欲結(jié)人間連理。玉女化身為明末帝王崇禎之女長平公主,金童投生為狀元郎周世顯。

    明末大廈搖搖將傾,清兵包圍皇門,前朝后廷亂作一團。眼看大勢已去,崇禎賜黃綾與老妻,又揮劍刃帝女。

    長平公主未死,在老臣家療養(yǎng),后又轉(zhuǎn)至庵堂避難,恰遇郎君世顯,世顯上前相認,長平有意躲避。后在世顯的真情誠意下,二人重續(xù)前緣。

    在月明之夜,臨風玉樹之下,二人含情默默,對月相拜,諦結(jié)美好姻緣。然后雙雙殉愛而去,在飄渺云煙中飛往天界。

    此劇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雖屬悲劇,但死后雙雙飛升仙界,淡化了它的悲劇色彩。這與《天仙配》、《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劇程度有了一定的差別。

    著名女演員任劍輝串演男主角周世顯,白雪仙飾演長平公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