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市新河中學 應良帆
對于《智取生辰綱》,評者多把目光落在“一瓢酒”上,以為這是智取的關鍵,卻忽視了“雙簧戲”在“智取”中的作用。
好漢們分成兩撥,七位“販棗客”先露臉,而后才是“白日鼠”白勝挑酒唱歌而來。此時,楊志的頭腦中很難不生出思維定勢:挑酒上山的白勝才有下毒的嫌疑,而“販棗客”怎么會把蒙汗藥下到別人的酒里呢?
他錯誤地把注意的焦點放在了兩桶酒上面。他看販棗客喝了第一桶酒安然無恙,其中一人搶喝第二桶酒,喝了半瓢,也無事。他據(jù)此得出第二桶酒也無毒的結(jié)論。他做夢也想不到,賣酒客與販棗客竟是同伙!那個搶一瓢酒喝的“販棗客”,跑進林中,正好利用樹林的遮蔽,把蒙汗藥投入酒瓢中。而白勝一把奪下倒回酒桶,瞞天過海,使得楊志中計,眼睜睜地看著好漢們把金銀財寶裝進車里揚長而去。
1、知己知彼:
無意間想到,既然白勝挑酒上山時酒中無毒,那蒙汗藥就是后來才下的,假如楊志沒有絲毫警惕,見白勝挑酒上山,立馬垂涎三尺,買來便喝。吳用等人的詭計豈不是真的“無用”,全都給活活氣死?
細想,真服了吳學究,他幾乎成了楊志肚里的蛔蟲,楊志的心理他可是研究透了。
2、尾大不掉:
楊志的失敗其實是梁中書自己造成的。梁中書“用其藝而疑其人”,派了老都管加以監(jiān)視,使楊志陷入尾大不掉的窘境。
表面上,楊志是押送隊伍中的總指揮,但實際上,他不過是老都管手里御敵的工具而已。當楊志管束下屬時,倚老賣老的老都管就不大看得順眼:你楊志算個什么東西,竟不把老子放在眼里!老都管實際上成了兩個虞侯以及十幾個軍漢的庇護者,成了反對派的總頭目,來和楊志對抗。老都管甚至說出這樣的話來教訓楊志:“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抬舉你做個提轄,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職,直得恁地逞能!”這句話徹底掃落了楊志的威嚴,眾軍漢越發(fā)不聽調(diào)度了。
3、青面獸:
楊志要想不被“智取”,先得把眾軍漢都爭取過來,但楊志條件不好,他長得有些嚇人,這只要看他的外號“青面獸”就知道了。別人微笑,會讓人感覺親近;他微笑,只會讓人心里發(fā)毛,以為是只陰險的“笑面虎”。
所以,在楊志面前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把老都管爭取過來。
根據(jù)老都管倚老賣老的心理特點,楊志非低頭哈腰阿諛奉承不足以動其心。只可惜,讓楊志上刀山下火?梢,讓他拍馬屁卻真的不行。讓他假惺惺地向老都管請示匯報,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天生就這直來直去的脾氣,讓他以商量的口氣說話,以讓老都管對自己言聽計從,那楊志豈不成了王熙鳳?
楊志就是楊志,他認為該怎么做,就直接命令別人聽他的,他不會花言巧語,不善于把自己的思想化為別人的思想。
4、還有一計:
但另有一計楊志做得到,那就是:干脆請人來搶劫!
他楊志在江湖上跑,應該有幾個朋友吧,就請他們來“取”生辰綱,順便把老都管和軍漢們都痛打一頓(出手別太重,傷重了挑不動金銀擔,還得楊志自己來),一方面消消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懂得江湖的艱險。
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估計老都管的囂張氣焰也會被壓下去,眾軍漢也心甘情愿緊密團結(jié)在楊志周圍了,因為事實明擺著:再不聽楊志的,可能小命都沒了!
但問題是,吳用等人雖然“智取”不成,但他們還可以強搶,一場惡戰(zhàn)在所難免。楊志雖勇,然眾好漢也不是吃素的,何況他們躲在暗處,以逸待勞……
想來干脆的,楊志就跟他那幫朋友里應外合,“咔嚓咔嚓”把這幫軍漢統(tǒng)統(tǒng)干掉,只放老都管回去。外面必定盛傳生辰綱已經(jīng)被劫,吳用等聽說此事必定散伙。而楊志一伙卻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生辰綱送走了。
5、宿命:
曾著實為此計得意了一陣子,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否則……
今又細想,才知是異想天開。楊志是個官迷心竅的人,一心想弄個師長旅長干干,“博個封妻蔭子”。眾所周知,一心求仕者必膽小如鼠,亦步亦趨,不敢得罪上司。這種太出格的計策,楊志想都不敢想。
那么,楊志沒有其他辦法了?沒有了!
真的沒有了?真的沒有了。
這是楊志的宿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