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首頁 語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關雎》之德與周朝的“三太”

    新學網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九年級下冊 > 詩經兩首 關雎 > 《關雎》之德與周朝的“三太”

    在中國的歷史上,周朝三位開國先君的夫人,都以母儀天下的德范,輔佐和教化了開萬世太平的數位君王。她們是夫君的良佐,是胎教的良范,他們是以女德化育千秋百代的周初“三太”:太姜、太任和太姒三位賢妃。

    太姜的貞順之德

    太姜是周朝先祖太王的夫人、王季的母親。太王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古公亶(dǎn)父”。古公廣積善行、以仁厚待人,得到了人民的擁護。他不忍心看到人們受到外族的侵略,所以就決定要遷徙。百姓們扶老攜幼,紛紛追隨他遷居到岐下。太王帶領人民建設家園,定立了官員制度,人們作詩作樂來歌頌他的德政。

    太王的夫人太姜,是有邰(tái)氏的女兒,她的容貌非常地端莊美麗,性情貞靜柔順。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個好兒子,她能夠以身作則教導兒子,使他們從小到大,在品德行為上都沒有過失。太王鐘愛王季的兒子姬昌,太伯和仲雍為了讓位給弟弟王季,就逃到荊蠻之地,這成為了歷史上兄弟禮讓友愛的千秋佳話。這一切無不歸功于母親太姜,對兒子的良好的教育。

    太姜是丈夫賢明的輔佐,太王所辦的大事,包括遷徙岐下,都和夫人太姜商量。太姜以“貞順”的女德,成為丈夫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是周朝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之時的一名賢德的婦人。

    太任端良的胎教

    周朝以仁厚立國,母親、后妃的德行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太姜的兒媳太任,是摯任氏的二女兒,是王季的夫人、周文王的母親。太任生性端正嚴謹、莊重誠敬,凡事合乎仁義道德才會去做。

    太任的夫君王季具有父親的仁德風范,以仁義來治國,因而各地諸侯都很擁戴他。王季的事業(yè),得力于太任的輔佐。太任非常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她主持后宮立身端正,使得宮廷上下有著一派肅穆祥和的正氣。

    太任懷孕的時候,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場景,耳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口不講傲慢自大的言語。睡從不歪著身子睡,坐也不偏斜著坐,站不曾跛著腳站。不吃氣味不正的食物,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吃,擺放不正的席子不坐。所以文王生下來就非常地聰明,圣德卓著,太任教他一,他就識得百。君子贊嘆說,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

    據《尚書》記載,文王姬昌出生后不久,有一只“赤雀”,嘴里銜著丹書,飛到了文王的屋子里。丹書上說:“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兇。凡事不強則枉,不敬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這是文王出生時的瑞兆。由于他自幼就與眾不同,因而深得祖父太王的疼愛,最終繼承了王業(yè)的大統(tǒng)。

    太任明了感通萬物“肖化”的道理,注重胎教的作用,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生下了文王。因此女子懷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想和所做的。言語行為與善相應,就感得良善的孩子,與惡相應,就感召不善的孩子。兒女的性情容貌和萬物相像的,都是母親與萬物相感的結果。

    文王能夠成為圣德的先君,奠定周朝八百年不衰的基業(yè),這確實是母親太任給予端良母教的結果。

    優(yōu)美的《關雎》之詩

    《詩經·關雎》是周朝人贊頌文王及夫人太姒的一首詩。說明只有像太姒這樣嫻靜貞潔的好女子,才得以匹配君子。詩文描述了君子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在追求淑女,歷經追求不到之時的憂傷,與求得之后的喜悅。戴震在《詩經補注》中說:此詩闡明了夫婦倫常的重要性,通過歌詠吟唱,能使人了解夫婦之倫的正道。

    這首詩的原文是這樣的:“關關雎(jū)鳩(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參(cēn)差(cī)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據《毛詩》注解說:“雎鳩”是南方的一種水鳥,這種鳥雌雄有固定的配偶摯情而又有別。用以比喻君子和淑女,彼此仰慕其美德,而又不貪戀其美色。行事謹慎因而居處幽深,如同關雎雌雄有別,無不和諧。這樣才能夠風化天下,而成為世人的楷模和榜樣。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妃有關雎這樣的美德,是幽靜嫻雅、貞節(jié)專一的好女子,是君子最適合的好伴侶。

    “荇菜”是生長在湖泊池塘中的一種水生植物,它鮮嫩的部分可以食用,是用以祭祀的供品。后妃具有嫻靜幽深的關雎之德,祖先也才歡喜接受她的祭祀,所以能夠承擔采摘荇菜、準備供品,以承事宗廟的家庭重任。“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嫻靜貞潔的好女子,君子是朝也思暮也想,這種追求有著節(jié)制而又和諧的中和之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和瑟都是一種樂器,“琴”具有防止邪思淫欲、導正人心的效用,“瑟”具有克制欲望、啟發(fā)心性美德的作用。所以君子以和諧美好的琴瑟之音,與淑女共享。

    綜上所述,《關雎》之義贊頌的是后妃之德。君子愛賢進賢,喜愛她的文靜嫻雅,仰慕她的美德善行,而不貪求美色,沒有不善的妄念。那么這首詩所贊頌的這位好女子太姒,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呢?

    太姒:徽音的承傳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是有莘國姒姓的女兒,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母親。太姒仁愛和順而又深明大義,在娘家時,每天都專心致志地做女子應做的工作。她的生活很儉樸,用度十分節(jié)省,對她的女老師更是恭敬。

    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的美德,親自到渭水去迎娶她。渭水沒有橋,文王把舟和舟連起來,造了一座浮橋,把太姒接到了彼岸,體現了他真摯的深情。

    太姒成為文王的夫人之后,性情仍然沒有改變。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音,繼承了婆婆完美的德行。她早晚勤勤勉勉,很盡婦道。她遵守媳婦應盡的禮數,做得一點過失都沒有,還用相當的時間回家探望和安慰父母,每次都事先讓女先生去轉告文王。太姒能夠以婦禮婦道教化天下,被人們尊稱為“文母”,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內。

    太姒的夫君文王姬昌,人稱“西伯”,他秉承先祖的遺風,以仁德治國,敬老愛幼,對賢者謙虛禮敬,為了接待他們,自己常常都顧不上吃飯,很多賢德的士人都來歸附他。歷史上有名的長者伯夷、叔齊,聽說文王對老人很敬重,也特地前來歸順于他。

    虞國和芮國的國君爭奪土地,爭奪了很久都沒有結果,于是就想去找文王來主持公道。他們來到周國邊境,看到農夫相互讓田,路人相互讓路。來到城鎮(zhèn),看到男女分開走路,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不負重上路(表示尊老)。來到朝廷,看到士人禮讓大夫,大夫禮讓卿相。于是就很慚愧地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朝人所羞恥的。像我們這樣的小人,怎么能來踐踏君子的廳堂呢?”于是他們把土地全都讓了出來。這一美談,體現了周文王不言而教的深遠影響。

    文王的夫人太姒共生了十個兒子,包括討伐商紂的周武王,以及鞏固了周朝基業(yè)的周公旦。太姒教育孩子十分成功,使他們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邪僻不正的事情。兒子長大之后,文王繼續(xù)教導他們,從而成就了武王、周公的圣德。

    周朝人曾經寫詩來贊頌太姒的賢德:“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太姒繼承了太姜和太任的美德,以婦道來化導天下,成就了文武周公的曠世偉業(yè)。周朝王室母儀天下的德范,確實是超今邁古、萬世流芳。

    大:通“太”

    讀罷此文,相信所有現在未來的母親們,都會有同一個感受:我們的家庭責任是多么重大。∪绻船F在人們對職業(yè)的思考,對女性而言,有哪一個職業(yè)比做母親更重要呢?世人誰不期盼人間多一個圣人,但要先有圣人之母才行。培植我們端良的婦德吧,她是真正承載孩子的大地。

    家庭母教乃是賢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

    本文依據的典籍:《史記》、《德育課本》、徐醒民先生《儒學簡介》、《明刻歷代列女傳》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