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zhèn)豐士中心小學 楊勤娟
【教學分析】
本識字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主要寫小動物在夏天活動的情形,體現(xiàn)了夏天的美好快樂。本課共有11個帶蟲字旁的生字,教師要在學生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聯(lián)系大自然和課文插圖,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大多數(shù)學生對文中提到的6種小動物有不同程度的了解,這有利于對兒歌內(nèi)容的理解。
【設計意圖】
這是一堂典型的集中識字課。新課程注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本節(jié)課的設計貫徹一個重要的教學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原本學生“厭學”的枯燥乏味的集中識字課變成人人“樂學”的趣味識字課。
【教學目標】
1、認識“蜻、蜓、蝴、蚯”等11個帶有蟲字旁的生字。引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螞、蟻”2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4、認識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動物的生活,體會小動物給夏天帶來的情趣,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愿意了解大自然,有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和朗讀兒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熱情。
【課前準備】
圖片、頭飾、信件。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戴著“小螞蟻”頭飾走進教室,高興地對孩子們說:“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小螞蟻。”
學生自主和小螞蟻打招呼。
預設:
小螞蟻你好!
2、師:小朋友們真熱情,今天我代表動物王國的小伙伴和你們一起學習,你們歡迎嗎?
3、師:我要先考考大家,你認識我的名字嗎?
出示:螞蟻(帶拼音)
指名讀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
兩個字都有字旁。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預設:
蟲+馬=螞蟲+義=蟻
4、小朋友們真聰明,作為獎勵,我要帶大家去大自然中認識更多的動物朋友。準備好啦,我們出發(fā)吧。
二、自主識字
1、出示圖片:
我們來到了大自然,你看到了哪些朋友?他們在做什么?
指名說,要求學生把話說完整。
預設:
我看見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師:你說得真好聽。
我看見蜻蜓在空中飛。
我看見螞蟻在地上運糧食。
你觀察得真仔細。
我看見蜘蛛織了網(wǎng)在捕捉小飛蟲。
勞動才有收獲。
我看見蚯蚓在土里鉆來鉆去。
它在幫農(nóng)民伯伯松土呢!
我看見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
是呀,真快樂啊。
隨機把學生說的動物名字(帶拼音)出示在黑板上。
2、讀小動物名字(帶拼音讀):
⑴這些小動物們真可愛。你一定很喜歡它們吧。那就請你馬上讀讀它們的名字吧。
自由讀。
⑵誰能來試試?
指名讀。
⑶請你讀給小伙伴聽。
3、去掉拼音讀:
拼音寶寶回家了。哪個小老師能帶著大家讀一讀。
4、小朋友們讀得真準確。請你睜大小眼睛,仔細觀察小動物們的名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
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字都有“蟲字旁”。
師:你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
指名說。
預設:
蟲+科=蝌蟲+斗=蚪
師:把你的好辦法告訴同桌的小伙伴。
學生同桌互說。
5、這些生字寶寶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躲進了兒歌,你還認識他們嗎?
請你打開課本,自己讀讀兒歌。
自由讀兒歌。
三、朗讀感悟
1、請你讀讀自己最喜歡的那句兒歌,說說讀懂了什么。
隨機引導理解兒歌內(nèi)容。
預設:
⑴蜻蜓半空展翅飛。我知道了蜻蜓在空中飛來飛去。
師:它們忙著捉小飛蟲呢。
⑵蝴蝶花間捉迷藏。我知道了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師:它正和花兒捉迷藏呢。
⑶蚯蚓地下造宮殿。我知道了蚯蚓在泥土里鉆來鉆去。
我知道了蚯蚓在松土。
師:蚯蚓是人類的好朋友啊
⑷螞蟻地上運食糧。我知道了小螞蟻在忙著運糧食。
師:我的伙伴們個個都非常勤勞。
⑸蝌蚪水中游得歡。我知道了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很高興。
⑹蜘蛛房前結(jié)網(wǎng)忙。我知道蜘蛛結(jié)了網(wǎng)準備捉飛蟲。
2、你能學學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加上動作念兒歌嗎?
四、鞏固識字
小朋友們本領真大,表演得這么棒。小動物們要回家了,他們要我?guī)Ыo小朋友們一些信,請你打開和小伙伴一起讀讀吧。
小蚯蚓,花蝴蝶,
撓癢癢,展翅飛。
撓得土地軟綿綿,常在園中歌。
撓得苗兒快快長。
一只螞蟻運米來,夏天到,
搬呀搬呀搬不起。蜻蜓飛,
兩只螞蟻來運米,就像架架小飛機
一齊用力進洞里。
小蝌蚪,長尾巴, 小蜘蛛,
跟著魚,跟著蝦, 埋頭干,
東游西游找媽媽, 一夜織了一張網(wǎng)。
哎呀呀,不好啦!
我的尾巴不見啦。
五、書寫生字
小朋友,我也要回家了。我特別希望小朋友學會寫我的名字,記住我。你們愿意嗎?
出示:螞蟻
1、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2、師范寫。
3、生練字,師巡視。
六、結(jié)束語
小朋友們寫得真不錯。我要帶去給另外的小動物們看看。小朋友們,再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