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第十一小學 邢麗娟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重點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詞語和“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個句子。
2、認識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陶冶美的情操。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1、猜謎:
彎彎樹,彎彎藤,藤上掛著水晶鈴,水晶鈴,密層層,有的紫來有的青。
2、出示中國地圖(課件1):
在我國新疆吐魯番有個盛產(chǎn)葡萄的地方,這就是葡萄溝。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讀準每個字音,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3、讓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葡萄溝的,打開10課自由地讀讀:
葡萄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覺得葡萄溝怎么樣?把描寫葡萄溝怎樣的一句話找出來并用“──”勾畫出來。
4、指名讀句子。
(板書:好地方)
5、課件2出示:
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齊讀。
6、課文都寫了什么就讓你感受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你們認認真真的讀課文。如果有困難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
7、誰想把你的讀書感受與我們大家分享一下?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第一自然段:
1、學生找到第一自然段教師引導:“哦,你是從水果多感受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出示水果的課件)
2、你能給大家讀讀嗎?
3、葡萄溝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過讀讓別人感受到嗎?
(再指名讀、齊讀)
師利用手勢引導學生把水果名稱讀的一高一低,顯的抑揚頓挫。
第二自然段:
過渡:是呀,這么多的水果逗人喜愛,但我最喜歡那里的葡萄。請隨同老師一起到葡萄園去看看,看葡萄長得怎么樣?誰來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你們見過涼棚嗎?
(說一說)
2、茂密的枝葉搭起來,多像涼棚呀!
3、你能用“……像……”仿照說話一句話嗎?
(出示課件3)
這就是一種涼棚。
4、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就搭在山坡上的梯田里,你們知道梯田什么樣嗎?看一看這就是梯田。
(課件4)
5、想象一下:漫山遍野的梯田里種滿了葡萄,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如果說到葡萄多,你從哪一句能感受得到呢?請大家再讀讀第二自然段,找找相關的句子。
6、指名讀第三句。
7、葡萄這么多,這么美,這句話該怎么讀?老師也來讀一讀,聽了之后你來說說老師是怎么讀的,好嗎?
8、師范讀,學生說說怎么讀(如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需重讀)再指名讀。
9、看著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就這句話你還感受到什么?
(顏色多)
10、大家都讀讀這句話,你能填老師的空嗎?
(課件5:指名填空)
11、這么多的顏色還可以用什么詞來說?
(五顏六色)
12、再讀讀這句話把五光十色換成五顏六色好不好?到底用哪個詞好呢?看一看吧!
再出示課件:比較兩句話中的不同的詞在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13、現(xiàn)在誰說說你的看法,換成五顏六色好不好?指名說說。
14、是呀!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在陽光下還閃著光呢,真是五光十色。多美呀!再讀讀這句話。
15、誰愿意讀給我們聽,讓我們再看到那五光十色的葡萄。愿意讀的同學都起來讀吧!
16、過渡: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我們來到葡萄溝隨著維吾爾族的小朋友坐在庭院里,向山坡望去(茂密……涼棚),抬頭看(葡萄一大串……美麗極了)。
⑴維吾爾族的老鄉(xiāng)們會怎么做?(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那個句子在哪,你能給大家讀讀嗎?
指名讀句子。
⑵今天咱們這來了這么多的客人,如果你就是維吾爾族的老鄉(xiāng),你會怎么做怎么說?指名說一說。
⑶師:維吾爾族的老鄉(xiāng)不僅好客,還很能歌善舞呢,讓我們聽著歌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一起來跳新疆舞吧!
師播放樂曲,請一位同學戴上新疆帽到講臺前領舞。
⑷客人們吃著香甜的葡萄,就請你們再介紹一下葡萄溝的葡萄吧,齊讀第二自然段。
⑸這么多的葡萄,這么熱情的老鄉(xiāng),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過渡: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告訴我們,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里,有的運到陰房里制成葡萄干。那么,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請大家來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第三自然段
1、自瀆課文,說一說制作葡萄干的過程。
師相機播放課件。
2、師出示填空:你能排出制作的順序嗎?
集體訂正,再讀一讀。
3、我們對葡萄溝有了這么多的了解,你覺得葡萄溝怎么樣?
4、這句話該怎么讀?齊讀最后一段。再讀讀這句話。
四、拓展
課件出示:
選做題:
1、小組合作設計一則廣告,宣傳葡萄溝的葡萄或葡萄干。
2、收集家鄉(xiāng)的風景、特產(chǎn)、人物等,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3、畫一畫五光十色的葡萄,辦個圖畫展。
4、寫一寫本課的優(yōu)美詞句,豐富自己的積累。
【板書設計】
水果多
10、葡萄溝葡萄多、美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葡萄干色鮮味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