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陸金虎
【教學要求】
1、初步了解詞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從而受到美育熏陶。
【教學重、難點】
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從而受到美育熏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課題:
清平樂·村居讓學生試讀,學生很容易把“樂”字讀錯;聽錄音糾正。
2、揭示題目的意義。
3、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
2、練讀課文,要求正確。
3、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小聲朗讀課文,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提出問題,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做好相關提撥的詞語準備:
吳音:浙江上饒一帶的發(fā)音,現在也指江南一帶的發(fā)音。吳:蘇州一帶。
相媚好:看圖解。
翁媼:聯系白發(fā)用圖解。
無賴:選擇意義:A、耍賴皮;B、調皮,討喜。
2、質疑。
3、課件展示課文圖畫,學生分句背出,說出意義。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分片練讀:
上片:學習帶“醉”朗讀。
下片:學習帶“喜”朗讀。
2、整篇練讀,練背:
指名背,小組背,男女生比賽背。
五、賞讀課文
1、猜測翁媼“醉”的原因:
⑴因喝酒而醉。
⑵因周圍美好的景色而醉。
⑶因和諧的家庭生活而醉。
⑷因兒子的勞作而醉。
⑸因小兒子的調皮討喜而醉……
再次“醉”讀詞的上闋。
2、猜測翁媼“喜”的原因:
教學提示語:一喜……二喜……三喜……
最喜……
再次“喜”讀詞的下闋。
3、帶著“醉”帶著“喜”誦讀全詞。
六、誦讀古詞的檢查
1、裝作是學生的爺爺:
我沒讀過幾年書,好象聽說過這首詞,讓我來念給你聽聽。故意念錯“樂”、“媼”和“剝”。
2、裝作是學生的奶奶:
我沒念過書,那時候十分想上學,現在我孫子背給我聽,我很高興,故意理解錯誤:把“翁媼”說成棉襖,把“無賴”說成耍無賴。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古詩詞三首 清平樂·村居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