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南寧市高峰中學 潘云妹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每個地方的戲曲,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如京劇雍容華美,昆曲典雅精致,梆子戲高亢悲涼,越劇輕柔婉轉,可以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曲。但是學生中對戲曲喜愛的并不多,怎樣通過一些綜合性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感情和關注,值得我們的探導。我覺得采用分組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綜合性學習,效果相當好。
一、了解戲曲的劇種
據(jù)統(tǒng)計,全國現(xiàn)有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tǒng)劇目數(shù)以萬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真正喜歡戲曲的少,有的只是通過電視等媒體,通過每年不可或缺的春節(jié)文藝晚會等,對中國戲曲有些模糊的了解。因而不可能要求學生對 中國戲曲有深入地了解,只能讓他們掌握有關的基本知識,否則,欲速而不達。
我首先要求學生課外去查找資料,結合具體內容了解戲曲,了解地方戲。經過收集,讓學生再以競賽的方式搶答,對劇種的印象就特別深。
1、配伍連線:
劇種地名代表劇目著名演員
京劇北京《貴妃醉酒》梅蘭芳
越劇廣東《梁山伯與祝英臺》紅線女
豫劇河南《花木蘭》常香玉
川劇四川《貂禪》陽友鶴
黃梅戲湖北《天仙配》嚴鳳英
2、說說自己喜歡的劇種:
參考資料:
京劇
黃梅戲
二人轉
川劇
花鼓戲
二、了解戲曲的特點
1、角色的四大行當:
老生唱工老生──以唱工為主,如《臥龍吊孝》中的諸葛亮
(須生)做工老生──以做工為主,如《徐策跑城》中的徐策
王帽老生──以戴王帽盔頭為特征,如《三哭殿》中的李世民
生靠把老生──“扎大靠”的武將,如《定軍山》中的黃忠
文武老生──文武雙全的老生,如《滿江紅》中的岳飛
小生紗帽武生──頭戴紗帽的文職青年,如《三堂會審》中王金龍
(青年)扇子生──持扇的儒雅青年,如《紅娘》中的張生
翎子生──盔頭有翎子的文武雙全的,如《群英會》中的周瑜
窮生──窮困落魄的青年男子,如《金玉奴》中的莫稽
娃娃生──少年兒童一類,如《望江亭》中的書童
武生──武藝高強的青壯年男子,如《長板坡》中的趙云
旦正旦──端莊嫻雅的中青年婦女,如《秦香蓮》中的秦香蓮
花旦──天真、地位低的青少年女性,如《紅娘》的紅娘
閨門旦──受封建教育的青年女性,如《拾玉鐲》中孫玉姣
武旦──武藝高強的中青年女性,如《武松打店》中孫二娘
老旦──老年婦女,如《楊門女將》中佘太君
彩旦──滑稽、丑陋風趣的女性,如《拾玉鐲》中的劉媒婆
凈大花臉──地位高,有正義感,以唱為主,如《鍘美案》中的包公
(花臉)二花臉── 勇猛豪爽,以做工為主,如《野豬林》中的魯智深
丑文丑──袍帶丑、方巾丑、茶衣丑、老丑、丑婆子
(小花臉 )武丑──開口跳等
2、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
戲曲表演是一種舞臺藝術,人物表演都是虛擬的,它從生活中提煉,是經過藝術夸張的規(guī)范性動作!叭宀叫斜樘煜拢甙巳税偃f雄兵!毖輪T們借助一些道具表現(xiàn)劇情,表情達意。例如:
馬鞭──上馬式翎子──掏翎水袖──抖袖
拽馬式抓翎翻袖
打馬式壓翎折袖
催馬式抖翎揚袖
舉鞭式搖翎分袖
停馬式叼翎抓袖
拉馬式繞翎搖袖
訓馬式翹翎繞袖
打馬式捋翎摔袖
撫馬式按翎托袖
勒馬式撣翎搭袖
戲曲表演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非常規(guī)范,讓學生課外制作這些道具服飾,模仿演員的一些表演,學生就會覺得趣味盎然。(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些劇目,如《穆桂英掛帥》中有馬鞭、翎子的表演,《生死恨》中的旦行水袖功非常出色,學生看了會得到啟發(fā)。當然,老師也可以介紹一些戲曲表演中的絕技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對戲曲表演的熱情。 例如:
⑴“吹髯”,即用嘴吹起前髯須中的一綹。表演時,用嘴吹起這綹須髯,使其飄在空中。它常常用來表現(xiàn)人物生氣發(fā)火時的情態(tài),而能讓胡子橫著飄在空中的,說明內功了得,十分少見。如《坐樓刺惜》中的宋江,就用此動作表現(xiàn)其怒不可遏,火冒三丈的情態(tài)。
⑵翹翎,即將盔帽上的翎子筆直地翹起,表演時,演員利用頭和脖的力量,可以讓盔帽上的翎子倒而不垂;也可以使下垂的翎子慢慢地翹起,直到筆直地立在盔帽上為止;也可以將翎子分別作成前后翹翎的形式。在表演中,它表現(xiàn)人物悠然自得,心情無比歡快。如《小宴》中的呂布,見到貂禪時,就用此動作。戲曲表演中的絕技非常多,這里就不多舉例。
另外,戲曲表演中的四種藝術手段──唱、做、念、打,五種技術方法──—手、眼、身、法、步,都有其特點,可以稍微提一提,或者示范一下,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了解京劇
1、了解京劇的起源和表演特點。(可以參照課文有關京劇的內容簡介)
2、了解京劇的旦角流派:
派別創(chuàng)始人代表劇目主人公主人公特點
梅派梅蘭芳《穆桂英掛帥》穆桂英善良、溫柔、華貴
《貴妃醉酒》楊貴妃典雅而有正義感的
《霸王別姬》虞姬古代婦女形象
《生死恨》孫玉娘
程派程硯秋《鎖麟囊》薛湘靈遭遇悲慘、外柔
《竇娥冤》竇娥內剛性的中下層女性
《英臺抗婚》英臺
荀派荀慧生《尤二姐》尤二姐天真、活潑、熱情的
《鐵弓緣》秀英少女形象,具有柔媚
《金玉奴》玉奴嬌婉的風格
《紅娘》紅娘
尚派尚小云《白蛇傳》白素貞以剛健婀娜為特有風
《穆桂英》穆桂英格,唱、做、念、打
《昭君出塞》王昭君均不尚纖巧,以氣與
《宇宙鋒》趙艷蓉力取勝,有陽剛之美
(以上資料可以讓學生以卡片的形式,通過“找朋友”的游戲歸類和理解、記憶,效果更好。)
3、了解京劇的臉譜:
京劇角色臉譜化,這是眾所周知的。不同的顏色象征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通過臉譜,我們可以了解劇情。
⑴了解臉譜的含義:
紅臉──忠勇(關羽)
黑臉──猛智(關公)
藍臉、綠臉──草莽英雄(竇爾敦)
黃臉、白臉──兇詐(典韋、曹操)
金臉、銀臉──神秘(猴王,妖怪)
⑵通過教唱“臉譜歌”加深印象(課本中有“唱臉譜”歌)
⑶學生制作臉譜,然后展示學生的作品,進行各種競猜活動。 如果能讓戴上臉譜的學生 上臺表演,演唱“唱臉譜”歌,效果會更好。
四、模仿明星,體驗戲曲魅力
1、播放戲曲名段:
⑴黃梅戲《天仙配》選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夫妻雙雙把家還”
⑵京劇《玉堂春》選段:“蘇三離了洪洞縣……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⑶豫劇《花木蘭》選段:“劉大哥講……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
(以上課本均有歌詞,學生跟唱比較容易,而且容易引起共鳴。)
2、請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折子模仿,然后讓學生上臺表演。最好能穿上戲服,畫上臉譜,用上道具,演員入戲和觀眾看戲的效果都會更好。如果有條件請戲曲演員參與指導、示范,激發(fā)學生學習戲曲的氛圍會達到高潮。
3、賞析名段。有些學生不善于表演,但善于評說,我們可以讓一些學生結合名段畫面,講解戲曲知識,如角色的命運、臉譜、服飾;唱、做、念、打藝術手段的特點;他們的手法、腿功、步法、眼神、頭部、腰功、身法;或者筋斗等毯子功表演藝術;水袖等服飾表演藝術;翎子等盔帽表演藝術;髯口表演藝術;長綢、手帕等道具表演藝術;槍劍棍刀等把子功表演藝術……都可以評說,這個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對戲曲的鑒賞能力,豐富他們的戲曲知識。
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有博大的內涵,悠長的韻味。特別是京劇,被稱為“東方歌劇”,是國粹。我們應該采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法,讓學生滿懷興趣走進戲曲天地,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