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高級中學 諸定國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收集相應的背景資料,理解文章內(nèi)容。
2、能找出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描寫,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一步體會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3、理解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
4、體會作品的散文化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找出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描寫,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一步體會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2、理解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1、能找出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描寫,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一步體會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2、理解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收集相應的背景資料,理解文章內(nèi)容。
2、速讀課文,然后復述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情節(jié)。在理解小說的情節(jié)的基礎上,引學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然后復述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情節(jié)。在理解小說的情節(jié)的基礎上,引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
速讀課文,然后復述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情節(jié)。在理解小說的情節(jié)的基礎上,引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主要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可以由孫犁的《荷花淀》在文壇上的影響導入。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對作者的介紹和對背景介紹。
附(作者簡介與背景介紹):
1、作者簡介: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2歲在安國縣城上小學時,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14歲考入保定育德中學。1936年暑假后,在河北安新縣的小學教書,在這里他對白洋淀一帶人民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主要在冀中地區(qū)從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編印出版革命詩集《海燕之歌》。1938年秋,在冀中區(qū)辦的抗戰(zhàn)學學院任教。此后在晉察冀文聯(lián)、《晉察冀日報》、華北聯(lián)大做過編輯、教員。1941年回冀中區(qū)參加編輯群眾性大型報告文學集《冀中一日》。1944年去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院工作和學習。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回冀中農(nóng)村從事土地革命,從事寫作。解放后,他在《天津日報》工作,1956年后,因病長期擱筆,但以《天津日報》副刊為陣地,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了許多青年作家。
在延安時,孫犁有代表作《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在冀中區(qū)時,寫有《鐘》《碑》《囑咐》等作品,建國后,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和散文集《津門小集》,他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創(chuàng)作結(jié)集為《白洋淀紀事》(1958年),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部一部小說和散文合集。作品從多方面勾勒了時代和社會歷史風俗畫面,以明麗流暢的筆調(diào),秀雅、雋永的風格和豐富的勞動者形象,在讀者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些作品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文藝界甚至稱其為現(xiàn)代文學的一種風格流派的標幟,被視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寫作背景:
白洋淀位于冀是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個淀組成,占地面積達四十多萬畝,淀中水道縱橫,共的三千余道。孫犁長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孫犁以白洋淀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優(yōu)美故事,如《荷花淀》等。
二、速讀課文
要求:
1、能夠復述故事情節(jié)。
2、討論“研討與練習”中第一題中的兩個問題。
三、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反饋
四、再讀課文,討論
老頭子究竟是不是一個英雄?請說明理由。
老頭子是一個英雄,他的英雄性格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愛國熱情、抗日熱情與老當益壯的氣慨上。老頭子年近六十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了老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卻像青壯年一樣,充滿活力,無所畏懼,在敵人的嚴密封鎖之下,出沒葦塘,成為一名貢獻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員。“這不僅是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huán)境,更是因為他有過人的英雄氣慨。
老頭子的英雄氣慨,還表現(xiàn)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對家鄉(xiāng),對同胞,對抗日隊伍,他是如此的深情,對日寇則是滿懷仇恨。老頭子是那么喜歡那兩個孩子,對敵人又是那般恨。愛得熱烈深切,恨得咬牙切齒,他堅持血債血還,這也是他英雄性格的一種體現(xiàn)。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xiàn)在他的過于自信自尊上。他因自信也失手,至使大菱掛彩,他便覺得有負囑托,開始嚴厲地自責,自愧得無地自容。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xiàn)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上。他用竹篙痛砸敵人的腦袋,足以表現(xiàn)他的智退勇雙全。
作者刻畫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有何深刻的用意?
這篇小說刻畫了老頭子這樣一個老英雄形象,由這個形象還引出了少年抗日英雄形象,還讓我們讀者聯(lián)想到葦塘里的堅持抗日的革命隊伍。從葦塘里的歌聲可以想像出他們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豪邁樂觀、斗志昂揚的一支隊伍。通過這種以點帶面的寫法,可以感受到,在敵后抗日根據(jù)地里,男女老少都發(fā)動起來,進一步突出中國人民中不可戰(zhàn)勝的這一主旨。
怎樣理解“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過于”二字?
“過于”有非常的意思,老頭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都非常強。另一方面,確實有過頭之嫌。大菱的受傷,跟老頭子過于自信、不夠謹慎是分不開的。小女孩洗臉,大女孩還警惕一些,而老頭卻說“不怕,洗一洗吧”,洗臉有響聲。老頭子以為敵人的、小火輪上的探照燈照不到他們,可事實上卻把兩個女孩的臉照得雪白。這些都是他過于自信而導致的一種麻痹的表現(xiàn)!斑^于自信與自尊”,是老頭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與過,均有此生發(fā)出來的。
五、小結(jié)本課時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找出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描寫,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一步體會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2、理解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
3、體會作品的散文化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找出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描寫,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一步體會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2、理解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1、能找出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描寫,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一步體會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2、理解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
〖主要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復習導入
二、圍繞專題,研讀課文
思考題:文章是何如直接刻畫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加以說明。
三、討論明確
1、肖像描寫。
2、行動描寫。
3、語言描寫。
4、心理描寫。
要求學生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來談一談,在這基礎上,說出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追問:在肖像描寫中,著重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
四、提問激疑
小說中有許多環(huán)境描寫,這些環(huán)境描寫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討論,并在討論的基礎上明確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對刻畫人物形象的輔助作用與推動故事情節(jié)方面的作用。
五、賞讀課文,品味文章中的優(yōu)美的語言
六、小結(jié)課文教學,補充推薦讀物為《荷花淀》與《躲在書后的孫犁》
附(躲在書后的孫犁):
躲在書后面的孫犁
舒乙
作家不必像演員,尤其不必像明星。作家的名字可以很響亮;但是讀者不認識他們,沒見過他們,不知道他們長什么樣。他們有名,是他們的作品頻繁地在雜志上、報紙上、書上出現(xiàn)。
作家是躲在書后面的人。最典型的要數(shù)孫犁先生。
孫犁先生從來不出席各種熱鬧場合,甚至害怕照相。他是真正的深居簡出。沒有見過新聞報道中出現(xiàn)過孫犁的名字,因為他拒不出席各類活動。整天整天地躲在家里寫東西,頻頻地發(fā)表作品。這才是孫犁。
晚年,到了實在不能寫的時候,孫犁甚至不說話了。在病床上,他頭腦清晰但極少說話。偶爾,他說一句話,會讓家人和朋友們高興好半天。記得新年伊始,我和文學館的同事們到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去看望孫犁先生。接待我們的是他的兒子孫曉達。兒子向他介紹:“這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彼f:“我知道!碧貏e麻利。又介紹:“這是舒乙!彼f:“我知道!庇痔貏e干脆。令孫曉達大為高興,說:“好幾天不說話了,今天真棒!”
在住院之前,差不多有20年時間里,孫犁連續(xù)寫了本新書!為這10本新書,我參加過一次在“三聯(lián)韜奮書店”舉行的研討會。與會者都他的復出與高產(chǎn)而感到驚嘆。
晚年,他的文章越寫越短,卻居然寫了10本。
中國優(yōu)秀的老作家有一個特點,晚年復出后掀起一個寫作高潮,巴老如此,冰心如此,蕭乾如此,孫犁也如此。因為寫得好,這次高潮構(gòu)成了他們第二個寫作高峰,一點也弱于《家》、《寄小讀者》或者《荷花淀》。
孫犁的《荷花淀》《蘆花蕩》和《鐵木前傳》奠定了他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大師級的作家地位。
但是,他晚年這10本書,卻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偉人級的作家。
躲在這10本書后面的孫犁是一個心地善良、目光犀利、襟懷坦蕩、敢說敢為、嫉惡如仇的真君子。
他很像一座浮出海面的冰山,不顯山,不顯水,平平靜靜,安安穩(wěn)穩(wěn);可哪能里知道,海面之下是那么龐大,那么威嚴,那么厚重,也那么厲害。
這種厲害,是一種痛快,一種淋漓盡致,一種不隱諱,一種一針見血。
念孫犁的文章就有了一種難得的對他的崇敬感,因為他敢講真話,敢抒己見,敢一語道破。
于是躲在書山后面的孫犁一下子就成了一座大山,巍峨的大山。
你也因此而明白,他為什么不愛出頭露面,不愛上鏡,不愛出席公眾場合。
只因為他不愛掩飾自己的觀點。
孫犁,應該說,是中國最有學問的作家之一。他擁有大量的書,念過大量的書。
孫犁愛書如命。他愛書,愛尋書,愛買書,愛藏書,愛念書,愛談書。
更有甚者,他愛給書包書皮,打扮書,包裝書,是親手做。
他還愛在書上題辭,寫好多話,信手寫來,皆成文章。這機關(guān)報書,是他的寶,也是他的象征,大眾多作家中,在這方面他是獨一無二的,堪稱冠軍。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多次派人去拜訪孫犁先生,去看他這些可愛的書,后來又去各孫家子女談這些書的歸宿和《孫犁文庫》的未來。這些書上有孫犁的手藝,有孫犁的筆跡,有孫犁的思想,有孫犁的感情。它們是孫犁,孫犁是它們。必須善待這些書。
未來的《孫犁文庫》就是“孫犁博物館”,是一個最有特色的中國現(xiàn)代文人的紀念館。一旦成立起來,肯定,它最有中國文人味兒,既有文獻性,也具有極大的啟示性。
想一想,一個解放區(qū)來的作家,一個南征北戰(zhàn)的人,一個寫過那么美的傳世作品的人,一個緊跟時代步伐的人,一個極有學問的人,一個惜書如命的人,放在一起,看似矛盾,但確實扎扎實實地集于一身,豈不是天下一大奇觀嗎?
有一次,孫犁在他的藏書《西游記》上做了以下的書箴:
“淡泊晚年,無競無爭,抱殘守缺,以安以寧。惟對于,不能忘情。我之于書,愛護備至;污者凈之,折者平之,閱前沐手,閱后安置。溫公惜書,不過如此。
“勿作收蠹,勿為書癡,勿拘泥之,勿盡信之。天道多變,有陰有晴;登山涉水,遇風遇雨;物有聚散,時損時贈。不以為累,是高水平!
這些話,是孫犁先生的人生觀。
是一個大儒的人生觀。
是一個大作家的人生觀。
躲在書后的,竟是這么一個偉大的現(xiàn)代人。
他去世了,可是他的遺產(chǎn)夠后人受用很久很久。想著想著,我的心慢慢平靜下來。慢慢地,漸漸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