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第八十九中學 鐘志婷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詳細了解陳勝吳廣起義這段歷史事件。
2、掌握本文一詞多義等文言文詞語,學會梳理文言文知識。
3、多方面感知陳勝這一歷史人物形象。
4、初步了解有關《史記》的簡要文學常識。
【教學重點】
課文一詞多義等的知識梳理和對陳勝這個人物形象的客觀認識。
【教學課時】
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總體設想
古文教學一般注重誦讀,本文邊幅較長,知識點也多,如果一味全篇誦讀下去也很枯燥,不如分段一邊誦讀正音,一邊進行知識點的教授來得簡潔。因此,本文分三段,分段落進行教學,最后完成對陳勝這一歷史人物形象的評價。
二、分析課文
1、第一段:
⑴誦讀正音:夏()輟()悵()鴻鵠()
⑵問題分析:文段很短,只描寫了陳勝寥寥兩句話,有何作用?
明確:點出陳勝少有大志,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
⑶知識梳理:
①實詞解釋:之悵為
②翻譯句子:茍富貴,無相望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③一詞多義:之
2、第二段:
⑴正音解釋:閭謫戍屯度數(shù)為唱王間帛罾祠篝
⑵問題分析:
①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起義前他們做了哪些準備?
明確:直接原因其實就是起義的導火線: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準備:a、詐自稱扶蘇之兵以號召民心。
b、裝神弄鬼以加強造勢。
⑶知識梳理:
一詞多義:或王次書為以
詞類活用:苦目
古今異義:當行往往篝火有種
通假字:指──旨以──已唱──倡
⑶句子翻譯: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
3、第三段:本段加強誦讀后在講解分析,因為有些字比較難讀。
⑴正音解釋:籍毋乘會計長吏
⑵知識梳理:
一詞多義:故數(shù)等
通假字:被──披
4、概括文章文段大意和總結(jié)人物形象。
⑴文段大意:少時傭耕顯大志,
失期當斬謀大計。
巧施苦肉稱為王,
亂世時常造英雄。
⑵陳涉的人物形象總結(jié):
少有大志,有洞察力,多謀略,有膽有識,敢于反抗的奇異領導者形象。
5、作業(yè)布置:
背誦并默寫課文第二段。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