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出現(xiàn)的3個一類字和5個二類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詞,并感受詞的意境美。
2.通過反復和多形式地朗讀詩詞,讓學生理解詩詞大意,并能背誦這首詞。
3.通過對詩詞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尊敬勞動人民的情感。學會體驗詞中描寫的勞動場面,開啟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詞的大意,有感情地背誦詩詞,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完成識字任務。
教學準備:錄音機、展示臺、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感知大意;學習一、二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幾首勞動詩,你們還記得嗎?《鋤禾》、《田上》、《四時田園雜興》等等。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描寫勞動場景的宋詞。
二、整體感知這首詞。
1.熟讀成誦。
①配樂范讀。
②老師領讀。
③學生開火車讀。
④男女比賽讀。
⑤生齊讀。
2.請同學們看書中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3.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讀了這首詞,你都讀懂了什么?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5.老師引導學生感悟古詩大意。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fā)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
下闋四句,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里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tài),即可知曉。
三、學習一類生字。
奚:大寫字母:x 音節(jié):xī 部首:大
擴詞:奚落、奚幸。
溪:大寫字母:x 音節(jié):xī 部首:氵
擴詞:溪澗、溪流、溪水。
剝:大寫字母:b 音節(jié):bāo 部首:刂
擴詞:剝花生、剝皮。
多音字:bō 義同bāo用于合成詞或成語。
擴詞:剝離、剝奪、剝落、剝削、剝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詩詞含義;處理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一、二類生字。
2.認讀詞語。(奚落、溪水、茅屋、依賴、剝離)
二、朗讀詩歌,理解詩詞含義。
1.指名讀詩詞。
2.自由讀詞,邊讀邊畫出不懂的詞語。
3.指名提出不懂的詞語。
4.小組內討論詞義。
5.小組匯報。
題目“村居”會令孩子們浮想聯(lián)翩,會想到青山、綠水、樹林,會聞到花香,會聽到鳥語、泉聲……
“無賴”二字應該說是這首詞中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表面上的貶義卻恰恰顯示了詞人對小兒的喜愛。詞人是喜歡小兒的可愛、天真、無憂無慮(這可以結合辛棄疾的心境來看),還有剝蓮蓬的專注(因為在孩子的眼中這也是他的工作)。
“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
“醉”中的多角度理解!白怼钡慕忉屖呛茸淼囊馑迹弧白怼币彩翘兆,老人為風景的迷人而醉,為夫妻的親密而醉,為孩子們的懂事而醉。
三、整體說一說這首詞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詞。
五、完成課后練習題。
1.讀一讀:指生領讀;記;聽寫。
2.讀一讀,體會這些詞語的意思,再說說詞句的含義。
3.積累。
古詩大意:無論平原還是高山,凡是百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屬地。采擷了百花釀成了香甜的蜂蜜,它們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制造甘甜?
六、作業(yè)設計:正確書寫一類字,背誦這首詞;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清平樂
村 居
宋辛棄疾
白發(fā)翁媼,醉里吳音相媚好,
大兒鋤豆、中兒織籠、小兒剝蓮蓬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古詩詞三首 清平樂·村居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