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人教新課標五上:《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五年級上冊 > 釣魚的啟示 > 釣魚的啟示教案設計模板

    教材及學情分析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記敘文,講的是34年前的一個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由于離捕撈鱸魚開放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 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鱸魚放回湖里,當時“我”很不理解,但最后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師,從自身成長的經(jīng)歷中深深地體會到“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

    本文有一定的特殊性:從11歲的釣魚一事講到34年后的啟示,時間跨度大,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存在距離;尤其是作為課文的重難點“啟示”部分,34年后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讓學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的積淀,難度較大,教師要在該部分給予引導。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應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的對話,通過自讀自悟讀懂課文。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通過自主地入情入境地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情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2、理解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為什么實踐起來卻很難;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來達到質(zhì)疑、解疑;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初步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 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

    2、讀課題,理解:啟示的意思,從題目中,你獲得哪些信息?(板書:釣魚的啟示)我們要學會從課題中捕捉課文的相關信息,這也是學習的一個方法。

    二、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1、請大家放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想想,課文哪部分寫了釣魚,哪部分寫了啟示?

    2、反饋并補充板書(在釣魚和啟示中間還寫了什么?):放魚

    3、瀏覽全文,根據(jù)板書,看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研讀“釣魚”部分:

    師:34年前的一次釣魚的經(jīng)歷,至今讓作者難以忘懷,那肯定是一條很有魅力的魚。ò瀹嫞呼~)它魅力何在?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反饋----教師小結(jié)----再讀。

    2、研讀“放魚”部分

    (1)師:我喜歡這條魚,父親呢,他喜歡嗎?何以見得?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反饋----教師小結(jié)----再讀。

    (2)雖然父親也喜歡這條魚,但他卻對我說——(多媒體展示:“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這些對話句子。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

    3、研讀“啟示”部分:

    師:盡管沒有外人知曉,父親還是做出了放掉的選擇。父親的選擇就是我最后的選擇,那條我辛辛苦苦才釣到的漂亮的大鱸魚最終還是被放掉了。11歲的我極不情愿、卻又無可奈何。當然也就不能真正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以至于那天發(fā)生的事總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

    師:三十四年后呢,他是否明白了父親的苦心呢?你從哪里讀懂的?學生大膽交流。

    四、小結(jié):

    1、讀了這個故事, 你有什么要說呢?大膽說出自己的收獲吧!

    2、最后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勇敢地挑戰(zhàn)自我,嚴于律己,做一個高尚的,有美德的人!

    五、作業(yè)布置

    1、文中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品質(zhì)?

    2、寫一篇帶給自己啟示的文章。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