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整體感悟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并聲情并茂的講述。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結(jié)構(gòu),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閱讀——感悟——探究——延伸,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共同感受人間的美好心靈。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人類最美好的事物,讓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高尚的精神情操。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引用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而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中國現(xiàn)代作家。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詞匯積累:給加點字注音。安瀾橋 橋墩 岷江 逮捕 頭暈眼花 雪冤 千真萬確
3、展示“安瀾橋”“都江堰”“二王廟”的圖片。
4、按旅游行蹤感悟課文內(nèi)容
介紹索橋(1):名稱、橋身、橋面、橋欄、橋墩
站在索橋上(2-3):都江堰
走下索橋(4-5):索橋來歷
感悟(6):主旨
5、合作探究:(1)、寫索橋為什么還要還要寫都江堰?
(2)、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里的“手”和“心”都比喻什么?
(3)這個石頭是會說話的。你猜猜石頭會說些什么?
三、拓展延伸。結(jié)尾一句“什么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你還能說出那些人間更美、更好的故事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