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譯筆下的勇士丹柯的故事(高爾基《伊則吉爾老婆子》)
勇士丹柯他為了帶領族人走出黑暗的森林,在眾人的懷疑中掏出了自己的心高高舉起,那燃燒得比太陽還明亮的心照亮了通向自由的道路。丹柯倒在了自由的土地上,他依舊燃燒的心被一個膽小的人踩滅了,化為草原上雷雨之前的藍色火星……或許丹柯就是巴金這樣的知識分子的榜樣吧,他們不問沿途的遭遇和自己的結(jié)局,只是獻出自己的心。
《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屬于浪漫主義的一類,它用愉快鮮艷的色彩,以壯麗的大自然為背景,給我們敘說了幾個新穎動人的故事。
《伊則吉爾老婆子》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方式。它講的是:
有一天,伊則吉爾老婆子向過路人“我”講了三個故事。
第一個是關(guān)于臘拉的神話傳說。一只雄鷹把一個部落里的一個少女抓走了。20年后,當年的少女帶著與鷹生養(yǎng)的兒子臘拉回到了部落。臘拉孤傲、自私,他一回來就殺死了一個拒絕了他的愛情的少女。部落里的智者決定讓臘拉離開部落。這正中臘拉下懷,此后他需要什么都來族人這里搶掠。
終于有一天,臘拉想死了。然而他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死不了的人。他痛苦萬分,最后變成了一具虛幻的影子.
第二個故事開始了,伊則吉爾老婆子向過路人談起了她自己的身世。
年青時,她長得十分迷人。她把用姿色來勾引男人,作為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她一次又一次拋棄了男人,男人也一次又一次拋棄了她。到老了,她也沒有得到幸福,成了一個活著的軀殼。
第三個故事是關(guān)于丹柯的英雄傳說。
古時候有一族人住在濃密的樹林里。后來,異族人侵占了他們的土地,并且把他們趕向樹林深處。在那里,人們難以生存。丹柯是一個勇敢、智慧的青年。他自告奮勇地領人們走出森林。當大雷雨來臨時,林子里漆黑一片,黑暗擋住了人們的去路。人們開始責怪丹柯。丹柯痛苦極了,突然抓開了自己的胸膛,掏出了他的心,把它高高地舉在頭上。他的心熊熊燃燒,照亮了道路。人們出了森林,丹柯卻倒地死去。第一個故事譴責了臘拉的狂妄、孤獨和極端自私自利。第二個故事批判了虛度年華、無所作為的人。第三個故事歌頌了為集體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這是一篇意義深邃的作品。三個故事都從短小精悍的篇幅中體現(xiàn)了哲理性。在作品中也可以找到不少閃爍著智慧的格言。例如,丹柯用“不能夠用思想移開路上的石頭”來說明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會得到什么結(jié)果的道理。
但《伊則吉爾老婆子》最大藝術(shù)成就就在于作品的結(jié)構(gòu)嚴謹,行文優(yōu)美。
三個故事由敘述者伊則吉爾老婆子連接起來,保持了一致的口述的風格。三個故事實質(zhì)上都是對生活的意義進行探討,最后,丹柯的故事使主題得到了最深入的揭示。
作品深受民間文學的影響,語言形象而生動,富含想象力,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交錯出現(xiàn)。故事中不斷地描寫周遭的環(huán)境,以自然氛圍的變化來暗示故事內(nèi)容的變化。
這里寫了兩個互相對照的強有力的人物:臘拉和丹柯。臘拉是“超人”、極端個人主義者,他覺得他是宇宙的中心,眾人的主宰,他驕傲、自私而殘忍,終于受到嚴酷的懲罰。永遠在孤獨中飄來蕩去。生活對于他變成最大的痛苦。可是他又求死不得。相應地,丹柯并不把自己擺在眾人之上,卻為公共利益犧牲了自己。他毅然抓開他的胸膛掏出心來當作火炬,給人們照亮道路,引導他們沖出黑暗的密林,奔向光明和自由。雖然他在建立功業(yè)以后倒下了,但是他在英勇的死亡中獲得了永生。
此外,小說中還講到伊則吉爾老婆子的故事。她也是一個性格倔強的人,有著飽滿的熱情和精力,然而她沒有崇高的生活目標,活著只是為了自己。她在自己身上耗盡了全部力量,只能在默默寂寂中歸于毀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