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知道互聯網的神奇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助人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了解課文內容
教 具:
課文朗讀帶、生字卡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我們知道許多網,如魚網、法網……還有一種網,它叫“互聯網”,你知道嗎?
2.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互聯網。板書課題,齊讀
3.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出示自讀要求:
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情況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
1.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把課文朗讀通順、流利。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補充。
3.聽課文錄音朗讀。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認讀,想辦法記住字型。
2.你還能用這些生字組和課文不一樣的詞嗎?
3.重點指導以下字的書寫:縣、值
4.學生書寫練習,師巡視
五、作業(yè)布置
抄寫生字
27.網上呼救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互聯網。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知道互聯網的神奇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助人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互聯網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教 具:
多媒體課件、課文朗讀帶
教學方法:
質疑、解疑教學法
教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
聽寫生字詞,分段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學生分組學習課文,提出疑問在小組內互相解答。
2.小組匯報沒有解決的問題,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板書記錄。
蘇珊為什么呼救?桑恩是怎么做的?蘇珊求救時為什么要用黑色粗體大字?
3.全班解疑
解決問題(1):
找出描寫蘇珊求救的自然段,讀一讀;小組內討論交流,匯報,指生解疑,同學補充。
蘇珊求助時心理想些什么?她又是怎么做的?找出句子,朗讀
解決問題(2):
桑恩開始相信蘇珊的求救嗎?他的內心進行了怎樣的矛盾沖突?
找出相關句子,指導朗讀,體會
桑恩是怎樣救蘇珊的?指名讀相關段落,小組討論、匯報,互相補充
解決問題(3):
再讀課文,學生思考后回答,指名補充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四、拓展
1.如果沒有互聯網,會怎樣?
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分小組進行辯論。
2.互聯網有什么作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