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1.從內(nèi)容(寫了什么)、表達(怎么寫的)、方法(怎么學習)三個維度確立教學內(nèi)容,才能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2.用語文的方式、兒童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以內(nèi)容探究為經(jīng)、語文基本功訓練為緯組織教學才可能是有效的、科學的、人本的。
3.將文本語言轉(zhuǎn)化成鮮明而生動的藝術形象,幫助學生對關鍵的詞句產(chǎn)生真切的體會,對蘊涵的思想與情感有自己的感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區(qū)別“扇”、“血”的不同讀音。
2.通過想象、聯(lián)想等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解1、2兩個自然段中重點詞句的意思,感受蘊涵其間的思想情感,領悟文章的語言表達特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繼續(xù)養(yǎng)成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劃批注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想象、聯(lián)想等方式,理解1、2兩個自然段中重點詞句的意思,感受蘊涵其間的思想情感,領悟文章的語言表達特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明確要求,布置預習
l要求
1.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
2.自學生字、新詞,自己不能解決的作好記號。
3.想一想,課文圍繞“水”寫了哪些事情?在感受深的或有疑問的地方作上記號。
板塊二 溫故知新,整體感知
1.揭示課題,示范“水”的寫法。(提示:靠近豎鉤寫緊湊,撇捺要舒展)
2.反饋預習情況,指點學習方法,培養(yǎng)預習習慣
(1)字詞學習
出示燈片一
一勺水 膝蓋 水窖
麥稈扇 扇風
血管 血
①師:讀一讀,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②組織反饋。隨機幫助學生正音、理解詞義。
膝蓋 (方言解釋/區(qū)別方言)
水窖 (指點:由“窖”入手理解詞意/沒有字典時根據(jù)部首穴字頭猜測。漢字的很多奧秘就藏在部首中/組詞:菜窖、酒窖)
③在反饋中隨機提示:
扇——表示事物的時候讀“shàn”,如組詞“電風扇”/表示動作的時候讀“shān”,如組詞“扇一扇”/提示在課文上標注
血——單讀“xiě”/在詞語“血淋淋”、“血糊糊”中讀“xiě”/組成詞,且在前面時讀“xuè”,如“血肉、血液、血色”
出示燈片二
驕陽 炎熱 干燥 風干
期盼 盼望 渴望
痛快 舒服 幸福
①師:讀第一行,你能從這些詞語中讀出一幅幅畫面嗎?
隨機提示:讀了這一組詞,你仿佛看到哪些畫面,天空、大地、莊稼、房屋、人們……
②指點:很多時候,語文學習就應該邊讀邊想象,這樣干巴巴的文字才會活起來。 (板書:想象)
③師:讀第二、第三行,結合課文展開聯(lián)想——你想到了什么?(對水的渴望,有水的幸福)(板書:聯(lián)想)
④指點:讀書就應該這樣,把那些抽象的文字變成鮮活的畫面,或者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就能讓我們獲得更深的感受,也記得更牢固。
⑤師:邊讀邊想,讀一遍。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師:讀詞語如此,讀課文也是如此?焖俚刈x讀課文,展開想象,你能看到哪些主要畫面?
②反饋交流:認真想一想,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一說你看到的畫面。
隨機指導:準確概括、表達
(板書: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消暑納涼)
③小結:整篇文章作者圍繞“水”主要寫了這些內(nèi)容。這些情景讓作者刻骨銘心,多少年以后依然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下面,讓我們再一次跟隨作者的文字走進那些生活場景,你們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板塊三 精讀課文,深化感受
(一)咀嚼品味,感受“艱辛”——教學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師:我們先走進第一個生活場景。請大家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寫這個畫面的語句。 (第二句)
2.師:你們輕輕的讀一讀,再默默地想一想,從這些文字中你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注意:在關鍵的地方作上記號。
3.交流分享:你圈劃了哪些詞語,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出示下文)
記得那時侯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經(jīng)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師隨機點撥:計算路程、時間,與“一擔”聯(lián)系/想象“一個村子的人”到底有多少,可以用班級學生數(shù)作比較;和“一處很小的泉眼”聯(lián)系起來思考/聯(lián)系生活,想象一擔水的用途:做飯、做菜、洗衣、洗臉等等
4.小結板書:同學們很會讀書,抓得很準,品得也很有味道。總而言之,這句話集中寫出了人們生活的艱辛。 (板書:艱辛)
5.指點:很多時候,讀書就應該這樣——抓住關鍵的字、詞品一品,這樣你才會獲得更多。
師:把你們的感受融進文字,讀出來。
師:所以說……(生接下文兩句,讀完)
6.過渡:是啊,正因為缺水,水才成了最珍貴的東西,村里人才如此的渴望有水喝呀!
(二)想象畫面,體驗“歡快”——教學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在長期的等待、煎熬中,某一天,終于下雨啦,有水啦,這時候,人們最想做的是什么呢?快速默讀第二自然段,看誰最先發(fā)現(xiàn)文中的關鍵信息?(儲水 、洗澡)
2.請大家輕聲地讀一讀第3、4、5句,想想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3.交流。要求:用一個詞表達你的感受。 (板書:歡快)
4.你能把這種歡快的感受讀出來嗎?先自己練一練(第4、5句)
5.師:讀著,讀著,你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了嗎?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6.師:(不組織交流)我知道文字描寫的畫面你們一定看到了,聰明的孩子還會看到文字描寫以外的畫面。
(以下看情況而定:時間允許,先寫后交流;時間不允許,思考后交流)
(出示下文后)提示與要求:我們會呼叫些什么?除了文中所說的“奔跑跳躍”“吃水”以外,我們還會做什么?那些大人們又會做什么呢?請你從一處地方展開想象,寫一寫,就寫在書的空白處。
先是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全身脫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躍,大呼小叫,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去吃來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們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來,只是他們遠沒有我們這樣的無遮無擋——男人們穿著短褲,女人們則穿著長衣長褲。
7.交流。
8.追問:我們通過朗讀、想象、描寫充分感受到了人們的歡樂。但老師想問問大家:此情此景,你還覺得在雨中的人們僅僅是在洗澡嗎?
9.師生接讀。(出示第三自然段的1、2、3句話)
就像過節(jié)一樣,這樣美好的日子在我們那里畢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熱。特別是在夏天,在驕陽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種將要被風干的感覺。
師:這那里是在洗澡啊,分明是在享受,是在過節(jié),并且是狂歡節(jié)。
(生接讀)然而……更多的……特別是……
師:是啊,在記憶中,“我”出生的地方永遠缺水,缺水,缺水!所以,我的童年雖然遠去了,但關于水的記憶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腦海中。
多少年以后,“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生讀)
師:多少年以后,“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雨中的狂歡——……(出示第二自然段第四、五句/生讀)
師:多少年以后,“我”依然清晰地記得母親用一勺水帶給我們兄弟四人的幸福。/ 相對來說,這一部分作者寫得更加細膩生動,刻骨銘心。
板塊四 學習反思,布置作業(yè)
1.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又產(chǎn)生了什么新的問題?
2.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一(全體學生):習字冊、補充習題、一課一練的相關練習。
作業(yè)二(部分學生):按照課上的要求,為第二自然段中的三、四話補充描寫。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