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語交際:交流名言,豐富積累
1、學生交流名言:老師知道同學們特別愛讀書,一定積累了很多名言警句吧,今天咱來個名言警句大接龍怎么樣?
2、小結:不錯,積累豐富。經(jīng)常背誦名言警句,能給人啟迪,催人奮進。
3、老師這里也有一句名言(出示,齊讀):(這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詹姆斯·蘭費蒂斯的父親所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就出自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釣魚的啟示》之中)
來,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釣和鉤的區(qū)別 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師: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了預習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有很多收獲。誰愿意來交流一下?
2、自由交流預習收獲:
a、生字詞
生先讀一遍。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18字,而且有的很難讀。 (課件顯示)
師:這些詞語大家有沒有不理解的?
翕動、沮喪:(生做垂頭喪氣的動作)這就是沮喪。課文中的作者為何沮喪?
漣漪:細小的波紋就叫漣漪。閉上眼睛想一想,在月光皎潔的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們把線輕輕往湖中一拋,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美嗎?
抉擇:抉擇是選擇的意思。在課文中,作者面臨著什么樣的抉擇?
b:主要內(nèi)容
師: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這就是課文的結構,作者的寫作思路。看清楚了嗎?先寫“釣魚”,再寫“放魚”,最后寫“釣魚的啟示”。(板書:釣魚 放魚 啟示)
c:鱸魚:《江上漁者》課件出示資料
鱸魚開放日?為什么在這之前就不能捕撈呢?老師查到了一些資料,在這里介紹給大家。(屏幕出示字幕)
d:作者受到的啟示:
師:看來,同學們對課文預習得非常充分,這些準備有助于我們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指題目)是的,父親這句話給了我終生的啟示:(出示句子,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3、評價是非:這個“是”與“非”指的是什么?(結合課文中釣魚這件事來說,怎么做是“是”?怎么做是“非”呢?)道理很簡單,把魚放了就是對的,把魚留下就是錯的。(板書:放 留 )
師:這么簡單的道理,你明白嗎?作者明白嗎?父親明白嗎?既然都知道放掉鱸魚就是對的,那咱就把魚放掉!放掉,還不容易嗎?一松手,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完成了。你有話要說嗎?
(生:我舍不得放。我不想放。)那你有不想放掉的理由嗎?
三、品讀體驗
師:請同學們靜下心來,認真的讀一讀課文,找出你不想放掉鱸魚的理由,用筆畫下來。也可以把你的感受,想說的話,寫在旁邊。(教師巡視)
1、交流:(魚大、漂亮)
生:“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翕動著”。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魚大,漂亮)
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師:我和父親細細地欣賞著,只見這條大鱸魚( )。(外形、動作等方面展開想象描述補白。)
師:我們父子倆被這條從來沒有見過的大鱸魚驚呆了,沉浸在無比的得意之中。(板書:得意)
把這種感受讀出來。評價:喜,文中人物所喜,入情入境。這也是讀書的境界。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這一段課文,看看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寫了鱸魚的大?生匯報:
(1)也許是魚想擺脫我的魚鉤,不停地甩動著魚尾并跳躍著,湖面上不時發(fā)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不少水花。(抓住“啪啪”“ 不少水花”體會鱸魚的大)
(2)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的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家伙上鉤了。(抓住“劇烈”感受鱸魚的大)
評價:同學們能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和感悟,真是會讀書的孩子!
師:這么大的魚,如果讓你放掉,你舍得嗎?除了魚大、漂亮之外,還有不想放的理由嗎?
2、交流:(釣魚的不容易)
(生:釣到這么大的魚不容易)你從哪兒感受到的?(生自由交流)
出示: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的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家伙上鉤了。(抓住“過了好長時間”體會釣魚的辛苦)
師:好長時間多少時間?是半個小時嗎?(不是)是一個小時嗎?(不是)是兩個小時嗎?(不是)到底是多長時間?請同學們到文中找一找!(聰明的同學會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的)(晚霞輝映著湖面——月亮越升越高--晚上10點)
是呀——引述:晚霞輝映著湖面的時候,我和父親就放好魚餌拋出了魚線。月亮出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我和父親靜坐在岸邊,盯著這銀光閃閃的湖面,此刻你會想——(魚兒你趕快上鉤啊。┰铝猎缴礁,照著這波光粼粼的湖面,我和父親依然在岸邊盯著這靜靜地湖面,此刻你在想——(魚兒,你怎么還不上鉤呀?)月亮升到了高空,我和父親仍然在湖邊緊盯著這寂靜的湖面。此刻你又在想——(魚兒,魚兒你快上鉤。。┦前 x: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家伙上鉤了。
師:如果是你經(jīng)歷了這么長時間,親手釣了這樣一條大魚,你的心情怎么樣?(興奮,自豪……)
師:把這份高興、愉快,興奮和喜歡全都送進文中讀出來?
出示全段,指名讀。(2名)齊讀一遍。
3、交流:放魚時心情的變化
師:我就這樣沉浸在釣到大鱸魚的喜悅中,內(nèi)心無比的激動和快樂?墒谴藭r父親卻說:(出示: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齊讀。面對父親這樣的決定,你是什么心情?板書:急切
a生:很急切、難過,傷心,委屈……
師:課文中從哪里來看出來很急切?指導讀出急切。(評:誰比他更急切?)
師:你為什么如此的急切?
過渡:可是面對我急切的心情,父親竟然平靜的說:“孩子,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
b當你聽到父親這樣的話語,你大聲爭辯著——(課件出示:)“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我聽見你幾乎哭出了聲,大聲爭辯著——“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師:孩子,為什么和父親這么大聲的說話呢?(學生談感受:好不容易釣到的魚,是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想到再也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師:所以你大聲爭辯——“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師:你的眼里為什么閃著淚花呢?(我覺得非常的難過)
師:所以你大聲爭辯——“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師:是啊,就是因為你的委屈、就是因為你難過,所以你才大聲爭辯——“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師:此刻的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呢?說明理由。(嚴格的、自覺的遵守規(guī)則的、古板的、不通情達理的……)解讀父親的內(nèi)心獨白。進一步明確父親堅持要我把大鱸魚放回湖里的原因。
師:就讓我們用自己的感情朗讀,讀出你們的感悟。師生分角色再次朗讀體會。
4、體會內(nèi)心情感變化
過度:一切都是徒勞,無論我怎樣的大聲爭辯,父親沒有一絲動搖。
師:此刻(課件出示——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在我這乞求的目光中,有多少話想對父親說啊——(板書:乞求)我想說——生1 我想說——生2 我還想說——生3
師:可父親的聲音是那樣的堅定——出示:“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齊讀)
聽到父親這樣的話語,你覺得還有商量的余地嗎?(沒有)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得”)
師:得就是——(必須)(不得不)得就是(一定要)
師:一個“得”字,把一個不容抗拒的嚴父的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孩子們,父親怎么這么冷酷?這么無情?難道他就一點也不喜歡這條大鱸魚嗎?(喜歡)從哪里感受出來的?
a.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
b.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在這“好一會兒”中父親可能在想什么呢?(自、由交流)
師:同學們看——爸爸在放魚的過程中,也同樣經(jīng)歷了一次艱難的道德實踐的抉擇。(回扣主題)這讓我們不禁感受到——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齊讀)
但是,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一個道德實踐的引領者,爸爸最終還是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5、放魚的心情
此刻,我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把魚放回湖里去。引語:誰愿意來親手放掉這條大鱸魚?
出示放魚語句,指名讀。
師:“我”此時的心情如果用一個詞語來表示,那就是——那就是——那就是——那就是——
齊讀。師小結:是啊,是與非,對與錯,和魚大魚小沒有關系,和有沒有人發(fā)現(xiàn)也沒有關系,而是該怎么做的問題。哪怕距離開放時間只有兩分鐘,留下魚,也是不道德的;就算沒有人發(fā)現(xiàn),留下魚,同樣也是不道德的。
四、回扣主題,拓展延伸
1、回扣主題
師:同學們看,我明明知道留下魚是錯誤的,放下魚是對的,可是在放魚的時候“我”是這樣的沮喪,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引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但是慶幸的是,我有一個對我嚴格要求的好父親,正是他的嚴格要求,使我從小獲得了——(引讀: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師:也正是父親的嚴格教育下——引讀(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去的是一條鱸魚,得到的是什么?
2、升華拓展
學生交流
(課件顯示)拓展: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個人都會遇到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些“魚”會是些什么?(金錢、地位、榮譽、名利等)我們的生活中不也常常遇到這樣的“魚”嗎?
師:同學們的感受非常深刻,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動來鑒證我們今天受到的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
讓我們共同努力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永遠記住這個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
3、最后送給同學們兩句名言:
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鳩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氯R塞”
五、作業(yè)布置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