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瓢香》是蘇教版第六冊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整篇課文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情節(jié)簡單,但寫得情真意切。課文通過寫一個小女孩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事,表現(xiàn)出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全文以對話為主體,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細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拿到課文,我就被這充滿詩意的課題吸引住了,帶著有些激動的心情讀了幾遍課文,感覺課文太簡單了,只要抓住“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一句,讓學生找找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女孩的懂事,然后抓住句子朗讀感悟就行了。問問教完的老師,她們也是這樣處理的。我似乎吃了一顆定心丸,打定主義明天就這樣教吧。
回到家,閱讀了幾遍教材分析,又到鳳凰語文里去逛一逛,直感覺以前的設(shè)計太淺了,只是浮于文字表面,沒有真正引導(dǎo)學生走進文本,走進字里行間,走進小女孩的內(nèi)心。這樣的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于是我重新解讀文本,調(diào)整了教案。
第二天,當我按重新設(shè)計的教案走進課堂組織教學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臉上一個個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睛里閃爍著激動的淚花。課堂上流淌著一種濃濃的愛。孩子們一個個精彩的發(fā)言出乎我的意料。我也因?qū)W生的激動而激動中。教完這篇課文后的幾天里,我都感覺心里滿滿的,一種激動迫使我想寫點什么。
記得我以前上公開課,顧雪梅校長評價我關(guān)注學生的感受還不夠;黃秀娟在我上完《槐鄉(xiāng)五月》時也評價齊讀太多,個別讀太少。對于這些評價我以前體會還不是很深,也不知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由今天的課堂上的場面,我才皤然感悟:如果沒有對文本的研讀,對教材的高度把握,課堂上如何能做到來關(guān)注學生的感受;如果眼里沒有學生,沒有和學生平等交流的目光,如何能通過個別讀的引導(dǎo)、評價來指導(dǎo)全班同學的朗讀和感悟!痘ò觑h香》給我的感悟太多了,給我的快樂太多了。
這篇課文在教學上的幾個我自為得意的設(shè)計精彩點如下:
1、在指導(dǎo)學生感悟小女孩摘花的情景時,我是這樣引導(dǎo)的:
通過找找描寫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學生找到這句話后出示句子: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個小女孩俯在花前,從花叢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然后飛快地穿過田野,跑遠了。
自己讀,邊讀邊圈點出描寫小女孩摘花的詞語。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詞語。
指名一生讀,一生做動作。
再指名一生讀,全班做動作。
師生談話。
師:某某,你為什么那么小心地摘花瓣呢?
學生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我珍視學生的個別感悟。
生:因為我只摘一片花瓣,怕弄壞了其它花瓣,影響整朵花的美。
生:因為上面有露水很美,怕露水滾下來就不太美了。
生:怕被主人發(fā)現(xiàn)。
師:某某,你為什么飛快地穿過田野,跑遠了。
生:我擔心被主人發(fā)現(xiàn)而挨罵。
生:我擔心走得慢露水干了,媽媽看見了不美了。
生:我擔心媽媽長時間看不見我著急。
……
師:你們都談出了自己的感受,那就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吧。齊讀。
注意輕一點,再輕一點,別忘了花瓣上還帶著露水呢。
師:讀到這里,你感覺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呢?(板書:愛花)
學生的發(fā)言多么精彩,他們的理解有的出乎我的意料,這樣的個人感悟何嘗又不可以呢?看著他們一個個因讀懂了小女孩的心思而一臉興奮的的神情,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暗暗贊嘆:這些小家伙真會讀書。
2、在指導(dǎo)學生讀懂小女孩介紹爸爸一段話時,我是這樣引導(dǎo)的:
自由讀。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的眼眶里為什么閃動著淚花,這是怎樣的淚花?
生:我看到其他孩子在假期都有爸爸陪著我,而我的爸爸不能陪我。我很想他。
師:這是思念的淚花。你能帶著思念的感情讀好這段話嗎。
生:我在介紹時想到我的爸爸雖然是不在身邊,但他是為保衛(wèi)祖國的邊疆而去南沙當解放軍的,我感到很自豪。
師:這是自豪的淚花。你能帶著自豪的感情讀好這段話嗎?
生:爸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我做到了,我還學會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呢,媽媽的身體馬上就會好的,我很高興。
師:你流的是高興的淚。那你就高興地讀一讀吧。
生:我想到爸爸遠在南沙,而媽媽又病了,我真擔心她的身體。
生:我想到以前惹媽媽生氣了,我很后悔。
聽著這一句句感人的話語,看著一個個眼睛里閃動著淚花的孩子們,我被感動了:孩子們已經(jīng)完全走進了小女孩的內(nèi)心,讀懂了小女孩的心思。
珍視孩子的閱讀感受,不是我們一直所呼喚嗎?教師呀,真該用自己一顆火熱的心引導(dǎo)學生走進文本,才能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也才會有異彩紛呈的精彩發(fā)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