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海底世界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知識與技能>: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竊竊私語”“景色奇異”造句。
3. 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能分別找出兩段的中心句,并能學會圍繞中心句寫作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感情朗讀,邊讀文邊想象,圖片補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學習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探知的欲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準備:
圖片、相關海洋的資料、詞卡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每當看到電視上放映著優(yōu)美風景的時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你能說說你最想去什么地方?你為什么想去那個地方?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老師也想說說我的想法。愿意給老師一個機會嗎?我最想去海邊,看看海邊的美麗風光,漫步在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真是舒服極了!不過我最想到海底去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是不是和我們地面上一樣,有花、有草、有動物,你們想知道嗎?
2.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師板書,生書空。
(2)齊讀課題。(注意“世”的發(fā)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生字表、字典、問老師同學等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采用多種形式的讀。
(2)出示詞語,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并理解重點詞語。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設疑。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樣的嗎?
2.自由讀課文。請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用課文的第六自然段回答)
3.那景色奇異在什么地方?物產又有怎樣的豐富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海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進入情境。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海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呀?那你們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異在哪兒,物產又有多豐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嗎?那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和老師一起去海底游覽一翻。準備好了嗎?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二自然段。
你在海底世界發(fā)現了什么呢?把你感興趣的地方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好嗎?
過渡:想認識海底世界的動物嗎?
2.精讀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提出要求:這段寫了什么?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中心句。介紹了哪些動物的特點?
(2)指導朗讀。注意讀出動物的特點。如:梭子魚行動的快,烏賊和章魚的慢,等等。
(3)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
這么多的小動物中,一定有你喜歡的吧!把你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介紹給大家。既然喜歡就要介紹好,讓大家一起來喜歡它!
生自由練習。指名介紹。注意介紹出動物的活動特點。
(4)表演讀。
3.精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認識了那些可愛的小動物,海底世界還有形態(tài)各異的植物呢,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寫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點?
(3)指導朗讀。
4. 精讀第五自然段。
(1)師朗讀課文。
(2)學生回答。
(3)資料交流:除此之外,你還知道海底有哪些能源嗎?它們對人類生活有什么幫助嗎?
(4)指名說。
(5)小結:海底的資源不可計數,人類現在已經在開發(fā)海底的資源了。這些資源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5. 精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話想說嗎?
看看作者是怎么說的呢?
三、小結。
1.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2.小結: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海底世界的幾種小動物、幾種植物和礦產資源。其實海底世界生物的種類還有很多很多,有的資源被發(fā)現了,卻因為技術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應用,更可惜的是還有更多的資源沒被發(fā)現呢。
你們想探索海底世界嗎?希望將來的海底世界能為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
四、課外延伸。
1.畫一副《海底世界》圖,并配以適當的文字說明。
2.課后收集海洋的資料,在班級開一個《我了解的海底世界》主題隊會。
3.習作:《未來的海底世界》。
板書設計:
海底世界
聲音:各種各樣
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
植物:形態(tài)各異
礦物:豐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