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桂靈
劉胡蘭,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劉胡蘭》,一篇讓人無奈的“千古絕唱”,十多年來,我和一屆屆的學生學了三次課文,雖然每一次都有所得,但總是不盡人意。如這一次,讓學生在讀課文后,圍繞“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劉胡蘭的英勇不屈”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學生們都能從課文的文字中體會到英雄的精神?墒,我在思考,難道《劉胡蘭》能帶給學生的僅僅只是這一點嗎?在課堂上,我為什么總有一種盼望早點下課的欲望,細看學生,小臉沒有漲得通紅,眼睛沒有發(fā)亮,下課的鈴聲響起時,他們?nèi)滩蛔∶媛断采渴遣皇钦n堂上少了一點吸引他們的東西?那怎樣才能喚起他們深藏的熱情,讓課堂充滿激情?
行為跟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辈还苁悄囊环N對話,都有生成性和不可預測性,是否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做文章呢?特別是師生對話,是當前語文教學關注的焦點,那么這樣,勢必要做好鋪墊,對,就在學生與文本對話上找一個突破口。
首先,學生與文本對話,敞開自由的心靈,凝聚點點精彩。我大膽地在第二課時開始的時候,請學生們自由地與文本對話,讓他們充分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可以選用“自言自語發(fā)泄,即興和同桌交流,在課本的空白處批注”三種方法把對文章中的詞、句、人物的感想表達出來。而我自己,微笑著走過每一個學生的身旁……
課堂學習情況發(fā)生了變化:
一學生站在座位上,仰天長笑:“哈哈,你們(指敵人)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以為這下子可以嚇倒劉胡蘭,誰知道她還是‘金口難開’,瞧你們那副急氣敗壞的樣子,我真感到痛快!
一學生在“天陰沉沉的,……”旁批注:在文章中寫上天氣和劉胡蘭犧牲有什么關系呢,是不是有一定的用意,還是無意的?我想,肯定是有意的,我在電視上看到英雄犧牲或預示不祥的時候,就是陰云密布或者雷電交加的。有時,哪怕是個艷陽天,如果自己心情不好,也會是眼前白花花的感受?磥,天氣描寫可能是為心情服務的吧!
有幾位學生看了毛主席給劉胡蘭的題詞,也爭著想來寫一寫劉胡蘭,有的說“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有的說“重于泰山”,還有的說這樣不夠個性,就“女俠”兩字,夠酷的?
……
學生們說的說,寫的寫,議的議,而我,已被他們冷落在一旁,但心里卻裝滿了喜悅,因為,這些話,是我往常的課堂里聽不見的,這些語言,是在以往的日記里看不到的,而這樣的情景,更是我們共同期待的。二十分種時間悄悄地流逝了……
(感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讀了文本都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只有教師創(chuàng)設適宜的時機,才會有個性飛揚的天地,才可以避免班級授課制統(tǒng)一進行有礙于個性感受的弊端。而引導學生把對文章中的詞、句、人物的感想,可以選用“自言自語發(fā)泄,即興和同桌交流,在課本的空白處批注”三種方法表達,讓學生自由地與文本對話,能使他們?nèi)轿涣Ⅲw式感悟文本內(nèi)涵,不拘泥于“英勇不屈”一點上,充分挖掘文本的多元價值,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
其次,師生共同對話,展示真實的風采,放飛點點精彩。在此基礎上,我請學生就疑惑的話題或認為有必要讓大家一起感受的地方進行師生對話。一雙雙小手爭先恐后地舉起來了,有的干脆一位學生話音剛落,馬上接著講,讓我目不暇接。我們就選擇其中的一次對話來看一看吧。
生:我有一個問題,敵人要劉胡蘭說出誰是共產(chǎn)黨員,說出一個,給她一百塊錢。為什么劉胡蘭能抵制這個誘惑呢?
師:這里的一百塊指的是大洋。當時可能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一年的收入兩、三塊大洋而已。這該是多大的誘惑啊,你們認為她為什么能呢?
生:我認為劉胡蘭知道敵人是不會給他錢的,是騙騙她的,等他們知道了名單,就馬上把她殺掉了。
生:我也在思考,如果劉胡蘭說出一個,或許她真的拿不到這些錢,即使她拿到了一百塊,那等于拿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生命去交換,難道說一個人的生命只值一百塊,難道同志的情意只值一百塊,難道對革命的忠心只值一百塊?
生:金錢,對于某些人來說,是至高無上的,為了它,可以不擇手段。可是劉胡蘭卻不屑一顧。這并不是說她不喜歡錢,關鍵是這錢是怎么來的,“君子愛錢,取之有道”,而這一次,她認識到是一種無恥的交易。如果當時換了我,我也會像劉胡蘭那樣做的。
生:從這篇課文中我知道了劉胡蘭把對同志的深情,對革命的忠心看得比金錢更珍貴,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東西比金錢更珍貴,如友情,誠信……
師:老師為我們的祖國有像劉胡蘭這樣的好英雄驕傲,也為你們小小年紀有這樣的志氣喝彩。也許,我們的一生離不開金錢,但是,有時,在面臨金錢和其他東西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放棄它,因為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愿我們能正確取舍,做一個合格的、大寫的人!
……
我沉浸在我們的交流中,下課鈴聲響了,學生們還舍不得丟下自己的學習心得,一個接一個,一副不讓我說決不罷休的樣子。那一刻,我也懷疑,是不是電子鐘有問題了,不然……
(感言:通過中介-——文本,秉著法則-——平等,建立在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基礎上,顯然,這時的對話,學生們努力掙脫了往日的束縛和依附,敞開了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迸發(fā)了潛能的靈性思維火花,感受到了自己獨創(chuàng)的愉悅。而精彩,不時在他們的討論和交流中閃爍,而作為語文學科,語言表達能力又在不經(jīng)意中更上了一層樓。)
教學反思:
對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我覺得師生互動、對話的成功首先得感謝學生在讀書思考時大膽地寫下或說出自己的對文本的獨特的體驗、感悟,這使得我們的對話有話可說,讓對話有了靈性,讓課堂充滿了活力。由此,我也想到,學生是擁有無限潛能和發(fā)展可能的鮮活生命體,作為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思考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他們的生命活力呼喚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意外的驚喜。
對話需要充足時間的保證。在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同伴對話、與教師對話時應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只有在一定時間保證的前提下,他們才能盡情感悟、暢談,才能釋放熱情,放飛思想,毫無保留地敞開心靈的窗戶,才能讓對話走進他們的世界。否則,他們剛剛進入角色,想美滋滋地體驗,你來一個緊急剎車或橫刀奪愛,這無疑會是當頭一棒,堵住心泉的潺潺細流。而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我考慮把更多思考、表達的機會還給學生,于是,妙語連珠、心靈一動才有了一片飛翔的天空。不過,可能有部分學生沒有機會使一些想法無法與他人共享,教師能否在欣賞學生與文本對話時更仔細些,對于有必要交流的,抽出一些時間,采用個別交談或其他方法,讓更多的精彩飛起來。
對話需要教師機智的點綴。對話,具有生成性,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到一些意外的精彩。但是,這對教師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挑戰(zhàn),它需要教師是一個會思考的學習者,是一個有豐富智慧的人,是一個面對沙場點兵仍能談笑風生的人。如對話中有關學生對金錢的看法,對此在展開討論的同時,時機成熟了,教師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我們應該學會放棄它,因為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愿我們能正確取舍,做一個合格的、大寫的人!”,引導學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這樣,對話,才是有意義的,才會煥發(fā)出迷人的色彩,對話,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精彩和魅力!課堂,才會是一個活力的健康的海洋。
就讓我們一起追尋一次次富有靈性的對話,也許,驚喜,會寫在我們的臉上,笑容,會掛在我們的臉上,精彩,在課堂的每一個角落閃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