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縣實驗小學 蘭芳
一、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看拼音識字和聽讀識字的方法,認識14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和愿望。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人與動物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關系,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關愛動物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啄木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第5單元以“動物”為主題,本課的教學要使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一方面了解有關啄木鳥的知識,另一方面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能用拼音識字的方法自己朗讀課文,能就某一個問題展開初步的合作學習與討論,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有一定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的能力。
全體學生比較喜愛語文課,在課堂上能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特別喜歡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并能在練習中提高朗讀能力。
四、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1課時 蘭芳
第2課時 魏平
五、教學方法設計: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動物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查找資料,積累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伊始,先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介紹課前搜集到的有關資料,教師相機導入新課。
2、綜合運用看拼音識字和聽讀的方法學習課文。把讀書與識字聯(lián)系起來,看似讀書,實為識字。在讀書中識字,在識字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讀課文時把看拼音識字和聽讀識字有機結合,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再結合插圖,圖文對照進行閱讀,在生動活潑的動畫演示中,要求學生展開想象,“披文以入情”地讀課文,富有個性地讀課文,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明。
3、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共同提高。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的學習機會和相互合作的機會。組織小組同學運用合作的方法互教互學,在識字課文中合作學習達到以優(yōu)帶差的目的;在討論交流中合作學習達到思維火花碰撞,對問題有了明確的認識,對課文有了一定的感悟;在理解課文后合作表演課本劇,學生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綜合實踐,從而提高了自身素質(zhì)。合作學習對語文猶如春雨,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4、課堂上適時運用“兩多”,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一)多層次的習題設計。結合本課內(nèi)容,我設計了有梯度的習題:⊙我會連!选盐視J!选选盐視f。面向全體學生設計三種層次的習題,使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從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二)多元化的課堂評價。在聽、說、讀、寫的學習過程中,適時開展自評、生評、師評的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使學生在“評”中學會了自省,學會了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欣賞同伴,同時,又促進了自身的發(fā)展,發(fā)揚優(yōu)點,改進不足,進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拓展延伸,樹立環(huán)保意識。在課堂結束時設計疑問,誘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師:“假如地球上的鳥被人類捕捉完了,世界會變成什么樣?”深化主題,使學生明白人與動物相互依存,和睦相處。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六、教學媒體設計:
課件一:設計“飛入一只啄木鳥”畫外音:鳥叫。
以直觀、形象的動畫效果使學生從視覺上認識“啄木鳥”,從而愛上這只色彩斑斕的小鳥。
課件二:生字的練習。
由于本節(jié)課需要認識的生字為14個,識字量比較大,因此,我設計了“飛入蘋果”這個練習,把一個個彩色的生字放在紅紅的大蘋果里,一個個飛到了大屏幕上。這樣,讓學生既感到新鮮、有趣,也讓學生在認字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認字的樂趣,培養(yǎng)了他們喜歡學習漢字、主動認識漢字的習慣。
課件三:游戲,找朋友。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課件出示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在看圖的過程中,找到與圖對應的文章,體會文章每個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此朴螒,其實是融游戲于知識的學習中,既有趣味性,也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課件四:插圖改變成動畫,畫外音:鳥叫。
學生一邊欣賞形象直觀、新穎的動畫,一邊聽讀課文,這樣,既學會知識,理解了課文,又使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課件五:課堂練習題為三種:(自主選擇)⊙:我會連,⊙⊙:我會認,⊙⊙⊙:我會說。
結合本課內(nèi)容設計三種習題供學生選擇,看似形象直觀的摘蘋果游戲,其實是融游戲于不同層次的習題之中。選擇類型:⊙易;⊙⊙有一定難度;⊙⊙⊙綜合能力的提高。這種練習的設計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又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課件六:本課會寫八個生字和“讠”在八個“⊙”上。
把摘果子游戲貫穿到學習生字當中、學生樂學、愿學、都想摘到大蘋果、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
課件七:最后的課件作業(yè):為了……是人類的好朋友。
使學生樹立愛護動物的意識得以延伸到課后,并且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能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達到完美的統(tǒng)一。
視頻儀:展示學生寫的生字,便于集體欣賞、評價。
錄音機:放課間律動《小鳥,小鳥》,這是學生身心疲勞的一種調(diào)節(jié)。
七、教學過程和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
第一課時
(一)展評搜集到的資料、導入新課。
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要求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學伊始,先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介紹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動物的資料。教師隨機導入新課。
本單元教學滲透著“了解有關啄木鳥的知識及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這一主題,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這樣的課文內(nèi)容顯得比較深奧,所以教學中我通過學生課前實踐活動,首先為學生營造一種浸潤性的課堂教學文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課文的主題,不知不覺地進入老師設置的情境中,以產(chǎn)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功效,同時使“語文教學中的生活化”落到實處。
(二)自讀識字。
這一教學版塊的程序是:
1、讓學生用指讀的方式自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生字,教師相機提問: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這時學生可以答出好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拼拼音、查查字表、問老師、問同學等等。常言道:“送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學生們自主讀文時,我及時點撥,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以后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2、學生自己指讀課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這樣不僅對學生以前所學識字方法是一個積累的檢查,也增強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同桌互相指讀課文、互教生字。語文學習離不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因此要多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的學習機會和互相學習的機會,組織同學運用合作和方式、互教互學,以達到以優(yōu)帶差的目的。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用手指讀識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范讀課文,學生指讀課文的方式去幫學生糾正他們讀錯的字音,這樣既糾正了字音,也使生字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字音與字形相聯(lián)系的過程。另外,將看拼音識字與讀課文識字有機的結合起來,也體現(xiàn)了教材編排的意圖。
5、脫離語境識字,即教師出示生字卡,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原因,他們的記憶力非常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把一篇新學的課文背誦得非常熟練、流利,而需要認識的這些生字藏在課文中,學生有時根本就沒有注意,那么在熟讀成誦的情況下,再去檢查生字,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6、生字鞏固練習。即把生字請回到課文中,學生再讀課文,再次感知這些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正確讀音。
(三)初讀感知,游戲感知課文內(nèi)容。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觀察課件中的插圖,運用“找朋友”的游戲,通過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幅圖是課文的哪一段?請能正確流利朗讀這一段的同學站起來讀出這一段,讓學生在游戲中感悟課文內(nèi)容,即完成了閱讀與圖畫之間的統(tǒng)一和聯(lián)系,也讓學生學會了從圖中去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另外,他們也掌握了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四)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
學生談各自的收獲。
教師:通過上節(jié)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承接上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各自談談上節(jié)課初讀課文的收獲,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學會復述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讀、思、說結合的能力。]
二、精讀細品,感悟體會。
1、教師:你喜歡課文中的哪種小動物,為什么?
2、學生談自己的認識:我喜歡啄木鳥,因為它能幫助蘋果樹治病。
3、教師:請你把書中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話讀出來好嗎?
[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說,尊重學生的喜好,當學生提到哪種小動物,教師都可以相機指導寫此小動物的一段朗讀。]
4、教師重點指導啄木鳥這一段。
(1)找學生表演啄木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指導學生要帶著想象讀課文,帶著對啄木鳥的喜愛之情讀課文。
(3)學生練讀后,競賽。
[學生通過結合表演、想象讀課文,進一步感悟課文,開展賽讀,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在自評和互評中提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5、(1)師:我覺得貓頭鷹、喜鵲的本領不如啄木鳥!
(2)生反駁。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欲擒欲縱,使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根據(jù)自己以往積累的知識做出回答,重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多維性、開拓性和批判性。]
(3)指導學生讀第二、三段,帶著內(nèi)疚的心情讀課文。
(4)學生分角色以小組練讀。
6、指導學生讀寫蘋果樹的話。
7、師:請同學們按照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朗讀全文。
[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理解感悟課文于反復朗讀之中,并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披文以入情地讀文。]
8、(多媒體動畫:生病的蘋果樹請貓頭鷹、喜鵲、啄木鳥治病。)師:請大家選一名小播音員,給動畫片配音。[形象、直觀的動畫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進一步理解。]
9、分小組按課文內(nèi)容編排課本劇,再由小組來表演。
[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鮮活的情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感情,重在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自編自導自演的才能。]
三、組織學生進行課間律動《小鳥,小鳥》。
[針對兒童身心的特點,易疲勞,進行調(diào)節(jié)休息。]
四、(多媒體出示課堂練習[自主選擇]⊙我會連,⊙⊙我會認,⊙⊙⊙我會說。)學生選擇做習題。
[三種不同層次的習題,供學生選擇,滿足了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多元度,既兼顧了差異,又寓教于樂,此題結合本課編成摘蘋果游戲一舉兩得。]
五、學習寫字(多媒體出示本課八個生字和言字旁。)
(1)學生認讀生字。
(2)師:請你找出八個字中自己認為最難寫的,咱們共同學習。
(3)學生找出“說、氣、起”。
(4)師重點指導“說、氣、起”。
(5)其余字學生自學。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已有半學期學寫字的基礎,能用“看、析、記”的方法自學簡單的生字,所以只選比較難寫的在課堂上學習,其余的自主學習,重在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寫字的能力。]
(6)①師篩選兩本作業(yè)展示(視頻儀展示)。
②學生評價。
[培養(yǎng)學生評價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六、拓展延伸。
1、師:學習了課文后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2、師:假如地球上的鳥被人類捕捉完了,我們的世界會是什么樣的?
[將課本知識有效地拓展到學生生活中,不僅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而且進行了發(fā)散思維的訓練,突破教學內(nèi)容的單一性,讓學生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3、結課(課件出示:為了我們?nèi)祟惡蛣游镌诘厍蛏峡鞓飞L,請你寫出愛護動物的話,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