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后園·我》 習(xí)題精選(一)
一、給加面加點的字注音。
手杖( )家雀兒( )嘴饞( )哆嗦( )
壟上( )紅彤彤( )衣襟( )袖口( )
二、比一比,再組詞。
袖( )饞( )秧( )醋( )
郵( )攙( )殃( )借( )
三、寫出下列詞的同義詞。
繁華——( )慈祥——( )
緣故——( )茂盛——( )
四、根據(jù)課文填空。
就這樣一天天的,( ),( ),( ),這三樣成了作者生活中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祖父·后園·我》 習(xí)題精選(二)
一、給下面的黑體字注音。
1.你看天空飛個家雀( )兒。
2.有時放在袖( )口里。
3.撕( )著他的衣襟( )。
4.祖父不太會理財( )。
5.櫻( )桃樹上,明明沒有接櫻桃。
6.因為你嘴饞( ),它就不開花。
7.花朵有醋( )碟( )那么大。
8.祖父蹲( )在地上拔草。
9.紅( )彤彤( )二三十朵花。
10.我笑得哆( )嗦( )起來。
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
我拉著祖父就到后園里去了,一到了后園里,立刻就另是一個世界了。決不是那房子里的狹窄的世界,而是寬廣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遠,用手摸不到天空。
而土地上所長的又是那么繁華,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覺得眼前鮮綠的一片。
一到后園里,我就沒有對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準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兒等著我似的。其實我是什么目的也沒有。只覺得這園子里邊無論什么東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盡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聽話。
等到自己實在跑不動了,才坐下來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過隨便在秧子上摘下一個黃瓜來,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又是跑。
櫻桃樹,明是沒有結(jié)櫻桃,就偏跑到樹上去找櫻桃。李子樹是半死的樣子了,本不結(jié)李子的,就偏去找李子。一邊在找,還一邊大聲的喊,在問著祖父:
“爺爺,櫻桃樹為什么不結(jié)櫻桃?”
祖父老遠的回答著:
“因為沒有開花,就不結(jié)櫻桃。”
再問:
“為什么櫻桃樹不開花?”
祖父說:
“因為你嘴饞,它就不開花。”
我一聽了這話,明明是嘲笑我的話,于是就飛奔著跑到祖父那里,似乎是很生氣的樣子。等祖父把眼睛一抬,他用了完全沒有惡意的眼睛一看我,我立刻就笑了。而且是笑了半天的工夫才能夠止住,不知哪里來了那許多的高興。把后園一時都讓我攪亂了,我笑的聲音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感到震耳了。
后園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開花的。一直開到六月。
花朵和醋碟那么大。開得很茂盛,滿樹都是,因為花香,招來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樹那兒鬧著。
別的一切都玩厭了的時候,我就想起來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脫下來用帽兜子盛著。在摘那花的時候,有兩種恐懼,一種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種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異想天開,這花若給祖父戴起來該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給他插了一圈的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邊插著一邊笑,當(dāng)我聽到祖父說: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么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來。我?guī)缀鯖]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還是安然的不曉得。他還照樣地拔著垅上的草。我跑得很遠的站著,我不敢往祖父那邊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機進屋去找一點吃的來,還沒有等我回到園中,祖父也進屋來了。
那滿頭紅通通的花朵,一進來祖母就看見了。她看見什么也沒說,就大笑了起來。父親母親也笑了起來,而以我笑得最厲害,我在炕上打著滾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來一看,原來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緣故,而是那花就頂在他的頭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鐘還停不住,過一會一想起來,又笑了。
祖父剛有點忘記了,我就在旁邊提著說:
“爺爺……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來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滾來。
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1.解釋詞語。
異想天開:
捉弄:
2.這段文字很搶眼的是文章開頭對園子的印象。你能用三個詞寫出作者有感受嗎?
3.怎樣理解“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這句話?
4.給爺爺?shù)牟菝辈寤ㄒ欢喂适,寫得非常有趣。這個故事對表現(xiàn)主題、表現(xiàn)人物有什么作用?
三、課外語段閱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
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據(jù)說這花園,從前是一個果園。祖母喜歡吃果子就種了果園。祖母又喜歡養(yǎng)羊,羊就把果樹給啃了。果樹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記憶的時候,園子里就只有一棵櫻桃樹,一棵李子樹,為因櫻桃和李子都不大結(jié)果子,所以覺得他們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時候,只覺得園子里邊就有一棵大榆樹。
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fēng),這榆樹先嘯,來了雨,大榆樹先就冒煙了。太陽一出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fā)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了。
1.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作者從哪些方面寫花園之大?
2.對榆樹的描寫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個方面進行描寫它的不同情態(tài),突出了作者對它的情感。
3.怎樣理解“來了風(fēng),這榆樹先嘯,來了雨,大榆樹就冒煙了”?
4.試品味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感情?
5.這幾段文字屬于____________ 描寫,描寫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 ;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四、寫作練習(xí)。
回憶一下你的童年,并寫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答案
一、給下面的黑體字注音。
雀(qiǎo)袖(xiù)撕(sī)襟(jīn)財(cái)櫻(yīng)饞(chán)
醋(cù)碟(dié)蹲(dūn)紅(hóng)彤(tōng)哆(duō)嗦(suo)
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
1.解釋詞語。
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非常奇怪。
捉弄:對人開玩笑,使人為難。
2. 廣闊、繁華、生機
3.這句話寫出了“我”和祖父的深厚感情,“我”離不開他,他也離不開“我”,祖孫倆都喜歡家里的后園,都喜歡在園子里勞動和玩耍。
4.這段文字詳寫“我”和祖父的故事,突出表現(xiàn)我與祖父的親密無間,孫女調(diào)皮,祖父慈愛,彼此都已經(jīng)習(xí)慣,整個家庭的氣氛和諧,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是后園,也只有在后園才能出現(xiàn)這樣的故事,更說明“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三、課外語段閱讀。
1.各種昆蟲、花、樹以及后文所寫菜地等。
2.風(fēng)中、雨中、陽光下。
3.風(fēng)吹樹葉,刷刷作響;雨落在樹上,像籠起的煙霧。
4.作者筆下的萬物充滿了生機和孩子的歡樂,我們仿佛可以聽到孩子的笑聲和歡叫。通過這樣的描寫,表現(xiàn)了“我”對故鄉(xiāng)和童年美好的回憶
5.景物昆蟲、樹等寫出兒時所處環(huán)境,為人物出場作鋪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