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wǎng)
一、積累與運用
1、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填字。
琺瑯()箱篋()瞥()見
朱 lù()晨 xī()驚 hài()
2、寫出反義詞。
文明()干凈()樸素()贊譽()
3、解釋下列詞語。
①獨一無二:
②眼花繚亂:
③不可名狀:
④蕩然無存:
⑤富麗堂皇:
⑥豐功偉績:
4、雨果對英法聯(lián)軍的行徑是什么態(tài)度?表達他怎樣的感情?
。
二、閱讀
比較閱讀:
(甲)請您想像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為了創(chuàng)建圓明園,曾經(jīng)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結(jié)晶,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乙)這一帶廢墟是圓明園中長春園的一部分。從東到西,有圓形的臺,長方形的觀,已看不出形狀的堂和小門的方形的亭基。原來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稱西洋樓。在莽蒼蒼的原野上,這一組建筑宛如一列正在覆沒的船只,而那叢生的荒草,便是海藻,雜陳的亂石,便是這荒野的海洋中的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來這里,曾想,下次來時,它該下沉了罷?它該讓出地方,好建設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來,它還是停泊在原野上。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著,顯得四周那樣空蕩蕩,那樣無依無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門,依然卷著波濤。觀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陳列著兵器甲胄,那雕鏤還是那樣清晰,那樣有力。但石波不興,雕兵永住,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閑地若無其事地停泊著。時間在這里,如石刻一般,停滯了,凝固了。建筑家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的遺跡,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歷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許是堂側(cè))的石飾,像一個近似半圓形的容器,年輕時曾和幾個朋友坐在里面照相,F(xiàn)在石“碗”依舊,我當然懶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卻欣然。因為我的變化,無非是自然之功罷了。我畢竟沒有凝固。
對著這一段凝固的歷史,我只有悵然凝望。大水法與觀水法之間的大片空地,原來是兩座大噴泉。西行可見一座高大的廢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節(jié)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覺得人是這樣渺小,天地是這樣廣闊,歷史是這樣悠久──
……
5、甲文是雨果筆下的圓明園,可謂富麗堂皇,作者為什么將它寫得這樣美?
。
6、乙文這一帶廢墟指的是什么地方?
。
7、甲文乙文感情基調(diào)、語言風格有何不同?
。
8、怎樣理解“凝固的歷史”“我”為什么“悵然凝望”?
。
9、體會文中畫“”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談點看法。
。
三、寫作
10、《給雨果先生的一封信》(3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fà lánɡpiēqiè鷺曦駭
2、野蠻骯臟華麗貶低
3、①沒有相同的,沒有可以相比的。
②眼睛看見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
③不能夠用語言形容。
④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
⑤宏偉美麗,體面氣派大。
⑥偉大的功績。
4、雨果對英法聯(lián)軍的罪惡行徑給予強烈的譴責和辛辣諷刺。對被侵略、被掠奪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飽含著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5、是想表明,富麗堂皇的圓明園是屬于全人類的藝術(shù)品,它的被劫掠,更暴露侵略者貪婪無恥。
6、被劫掠、焚毀的圓明園的殘存遺跡──長春園一帶。
7、甲文帶有熱情贊美,極力渲染,語言富于想像,辭語華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乙文帶有凝重深沉之感,語言形象,尊重現(xiàn)實感受。
8、這遺留下來的當年的遺跡上,鐫刻著侵略者肆意妄為的痕跡,記載著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事實。因作者為這塵封著的凝固的歷史的廢墟,長期沒有變化而失望,總企望能看到廢墟之上建立起──富強的新國家。
9、對這些殘存的事物的描寫,表現(xiàn)出只有深刻意識到中國歷經(jīng)滄桑的歷史文化,才能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增強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0、(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