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翻譯家梁實秋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除了早期創(chuàng)作一些詩歌外,主要作品是戲劇,現(xiàn)存的劇本共有37部。莎士比亞的戲劇情節(jié)生動豐富,語言精煉優(yōu)美,對歐洲文學和戲劇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他的詩集也以感情豐富、詩句絢爛而著稱,可以說莎士比亞的作品是永恒的經(jīng)典。

    莎士比亞戲劇的最早中譯本,是田漢的《哈孟雷特》,發(fā)表在1921年的《少年中國》雜志上。之后,1926年張采真譯《如愿》,1930年戴望舒譯《麥克倍斯》。然而,在中國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屬兩人:一位是朱生豪,一位是梁實秋。朱生豪從1937年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至1944年先后譯有喜劇、悲劇、雜劇等31種,可惜他英年早逝,有六個歷史劇和全部詩歌沒有來得及翻譯。梁實秋1930年開始著手翻譯莎士比亞的戲劇,從1936年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他譯的莎士比亞戲。阜N,至1967年最終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并出版,共歷時37年。梁實秋是中國獨自一人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第一人。

    梁實秋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文學批評家、文學翻譯家。他1903年1月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華留美預備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學,專攻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夏回國于南京東南大學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外文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臺灣,先后任臺灣省立師范大學、臺灣師范大學、臺灣大學教授、臺灣編譯館館長。1987年11月3日因心臟病病逝于臺北。

    梁實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評論,他出版的散文、小品、雜文集多達20多種;二是編纂英漢詞典,他編寫了30多種英漢字典、詞典及英文教科書;三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這也是耗時最長、用精力最大的一項工程。可以說梁實秋不愧為一代文學大師、翻譯大師。然而,新中國成立后,梁實秋的作品并沒有在內(nèi)地繼續(xù)出版,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發(fā)生的文學論爭,是在左翼作家和右翼作家之間展開的,而梁實秋是當時的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現(xiàn)代評論派的成員。1928年《新月》雜志在上海創(chuàng)刊,梁實秋發(fā)表文章,提出文學無階級性,魯迅和其他左翼作家多次撰文與之論戰(zhàn)?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梁實秋只身南下,在重慶《中央日報》編輯副刊,提出文學可以與抗戰(zhàn)無關的主張,受到了進步作家的批評。兩次論爭之后,梁實秋在革命陣營和進步人士中的名聲不大好。

    1948年冬,梁實秋經(jīng)過痛苦的抉擇后作出了眾所周知的選擇。他幾經(jīng)周折,輾轉到香港,翌年6月到臺灣。

    解放后,梁實秋的名字是與“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聯(lián)系在一起的,盡管梁實秋翻譯和出版莎士比亞的戲劇都比朱生豪早,但梁實秋的譯本并沒有在內(nèi)地流傳。195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集》,共12卷,收莎士比亞31部戲劇,此后內(nèi)地一直沿用這個譯本。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以朱生豪譯本為基礎,經(jīng)方平等人補譯,出版了《莎士比亞全集》11卷,所收劇目37部,現(xiàn)在流行的就是這個版本。然而,梁實秋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不僅歷時長、工程大,而且尚有鮮為人知的奇特經(jīng)歷。

    梁實秋在晚年回顧他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經(jīng)歷時說:“使我能于斷斷續(xù)續(xù)30余年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者,有三個人:胡先生、我的父親、我的妻子!

    其實,翻譯莎翁的劇作不是梁實秋個人的選擇,而是胡適先生的倡導。正由于胡適先生的倡導合乎梁實秋讀第一流書的主張,才使得梁實秋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1930年,任職于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翻譯委員會的胡適,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計劃。胡適共物色五人擔任翻譯,他們是聞一多、徐志摩、陳西瀅、葉公超和梁實秋,計劃五至十年完成。對這樣一個龐大計劃,梁實秋從一開始態(tài)度就十分積極,他不僅明確答應承擔一部分任務,而且擬定了八條具體實施計劃,得到了胡適的首肯。從此,梁實秋文學實踐中極其壯麗輝煌的詩篇開始了,他個人的命運注定和偉大的莎士比亞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他沒有辜負胡適先生的期望,以難以置信的毅力年復一年地工作著。特別是當聞一多、徐志摩等四人臨陣退出,梁實秋便一個人把全部任務承擔起來。胡適先生對梁實秋的翻譯工作一直非常關心,有一次,他赴美國開會,臨行前還帶了梁實秋剛譯完的《亨利四世》,說:“我要看看你的譯本能不能讓我一口氣讀下去。”胡適還對梁實秋說,等全集譯成之時他要舉行一個盛大的慶祝酒會?上,全集譯成開酒會之時胡適已經(jīng)去世了。

    抗戰(zhàn)爆發(fā)前梁實秋完成了八部莎翁劇作的翻譯工作,四部悲劇,四部喜劇!捌咂呤伦儭焙螅瑸榱硕惚苋湛艿耐ň,梁實秋不得不逃離北京,抗戰(zhàn)八年間他幾乎中斷了莎翁劇作的翻譯。抗戰(zhàn)勝利后梁實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課余之暇,他又把荒廢多年的莎翁劇作翻譯工作重新開始。這時父親已滿70歲,有一天,老態(tài)龍鐘的父親拄著拐杖走進梁實秋的書房,問莎劇譯成多少,梁實秋很慚愧這八年交了白卷,父親勉勵他說:“無論如何要譯完它!币痪湓,說得梁實秋心頭發(fā)熱,眼含熱淚。他說:“我就是為了他這一句話,下了決心必不負他的期望!

    梁實秋一個人承擔起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在當時的情況下,一沒有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二沒有可查閱的資料,其翻譯中的困難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妻子程季淑給予最直接的鼓勵與支持,梁實秋不可能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妻子季淑經(jīng)常詢問梁實秋一天譯了多少字,當梁實秋告訴她譯了3000多字時,她就一聲不響地翹起她的大拇指。她雖然不看梁實秋的譯稿,但很愿意知道梁實秋譯的是些什么,所以莎士比亞的幾部名劇故事季淑都相當熟悉。當梁實秋伏案不知疲倦時,季淑不時地來喊他:“起來!起來!陪我到院里走走!彼@是讓梁實秋休息。梁實秋回憶說:“我翻譯莎氏,沒有什么報酬可言,窮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間也很少得到鼓勵,漫漫長途中陪伴我體貼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像漫長無盡的馬拉松賽跑一樣,梁實秋在經(jīng)歷了頑強拼搏之后,終于到達了終點。1967年,由梁實秋一個人獨立翻譯的莎士比亞37種劇本全部出齊。這個奇跡極大地震撼了臺灣文化界。8月6日,臺灣的“中國文藝協(xié)會”、“中國青年寫作協(xié)會”、“臺灣省婦女寫作協(xié)會”、“中國語文學會”等團體聯(lián)合發(fā)起,在臺北舉行了300多人參加的盛大慶祝會,向為中國文化建設事業(yè)建立功勛的梁實秋致敬。當天的《中華日報》報道說梁實秋是“三喜臨門”:“一喜,37本莎翁戲劇出版了;二喜,梁實秋和他的老伴結婚40周年;三喜,他的愛女梁文薔帶著丈夫邱士耀和兩個寶寶由美國回來看公公!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