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文 >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1 >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師:(課前激趣)首先我想給大家做一道競猜題:猜猜他是誰。我對他有四個描述,請你把答案寫在一張之上,千萬別說出來,影響別人作答。記住,現(xiàn)在是“君子動手不動口”。(強調(diào))1、他是廣東新會人。2、他是中國近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 程代軍】〖引領:從素讀走向研讀·實施研讀,確立學生的主體位置〗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知的堆積。”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最終還是需要學生自己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及側(cè)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2、學習加旁批的閱讀方法3、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教學重點】作者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情。【教學難點】作者如何在記敘中加入自
【教材地位】《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被收入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的第三單元,這一單元主要學習四篇記敘散文(另有魯迅《紀念劉和珍君》、巴金《小狗包弟》、汪曾祺《金岳霖先生》)。它們都是寫人記事的佳作。本單
【教學目標】1、了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2、學習細節(jié)描寫及加旁注的閱讀方法。3、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課時安排】一課時。【課前準備】1、預習課文。2、搜集梁啟超、梁實秋背景材料。3、找出描寫梁啟超
【三維目標】1、外搜集梁啟超的事跡,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2、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并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地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
一、導入──認識梁啟超1、我所知道的梁啟超:請學生談談對梁啟超的了解。2、梁啟超及其子女:演示幻燈片:梁啟超青年、中年時期的活動及其照片,梁啟超子女的照片。3、師:下面讓我們一起品讀梁實秋的散文《記梁
【教學目標】1、了解文學常識(梁實秋和梁啟超)。2、學習加旁批的閱讀方法。3、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及側(cè)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4、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教學重點】作者怎樣通過敘事來表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語言。3、感情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實秋對師長的敬愛之情同時把他們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精神力量!
【課型】自學悟讀課。【創(chuàng)意說明】作為一篇自讀課文,本文短小精悍,卻是言淺而意深,可供鑒賞學習的角度很多。從寫人記事的角度,從演講技巧的角度,從情感熏陶的角度,從品文品人的角度,都有很多可講之處。教師從
遙遙想見千余年前苻堅“渡河”的那一刻……曾有那么多人告誡他,不可以渡,不應該渡,然而誰也不能阻止他的腳步。公無渡河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其奈公何!幼年初見這十六字古辭,尚不能盡解其意,已覺如中
教材理解
學習輔導
2006年10月24日上午第二節(jié)課前,學校鐘校長見喊,說要聽一節(jié)課。隨后一行人來到班上,不久第二節(jié)課開始了。照課堂進度,我要上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上節(jié)課結(jié)束的時候留下來的,還沒有展開,所以
【教學內(nèi)容】語文 高一年級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必修一第三專題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背景與教學設想】《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似淺實深。文章通過一些細節(jié)把梁
1、選材講究,寫片段的記憶、片段的印象,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集中表現(xiàn)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的全面、完整、連續(xù),也沒有拖泥帶水的敘述和描寫。2、語言簡練、傳神。本文沒
1、“……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作者以簡約的文筆,三
此文雖短,但對人物描寫相當傳神,對場面描寫真實,對感受描寫深刻。因此,我們要認真揣摩、品析課文的語言,學習大師駕馭語言的能力。準確、生動的詞語:1、“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一掃……眼睛向上
1、文章記敘了梁啟超講演時的哪些情況?⑴ 講演稿預先寫好,又整齊又美觀;⑵ 外貌,突出其“風神瀟灑”;⑶ 謙遜而又自負的開場白;⑷ 開頭引用古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⑸ 先生博聞強記,能成本大套地背
1、閱讀全文,簡述文章的思路。本文似為記事,實為寫人,通過記錄一個精彩的演講場景來表現(xiàn)梁啟超先生的一些特點,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全文10段,根據(jù)邏輯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簡述演講的背景,讓讀
1、本文屬小品散文,篇幅不長,但構(gòu)思十分嚴謹、緊湊,圍繞“動人”二字,憑借短短幾百字,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由衷的敬佩、贊美之情,這得力于作者高超的寫作手法,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虛實相生:寫先生博聞強識,“
1、理清文章思路脈絡:課文大致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簡述演講的一些背景,為寫演講作鋪墊。第1段寫梁任公在政治領域和學術(shù)領域都是能人、高師。以政治業(yè)績?yōu)榕阋r,突出其學術(shù)上的威望和影響,意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shù)。[點撥:以學生之輩份稱其為先生,這本身就是表達一種尊敬和愛戴。][置疑:本文寫梁任公為什么只談學術(shù)造詣不談政治作為?梁任公在政治領域和學術(shù)領域都有很高的威望,兩方面都
圖片資料
本文精彩紛呈,高潮迭起,開篇寫梁任公的政治和學術(shù)的影響,寫梁任公的演講稿,都是為著渲染氣氛,為后面人物出場鋪設背景,為后面的精彩紛呈蓄勢;人物登場亮相,氣勢不凡,已經(jīng)頗顯描寫之精彩了;梁氏獨特的開場白
【啟迪 啟示】啟迪:開導,啟發(fā)。多用于書面語。啟示:啟發(fā)指示,使有所鄰悟?勺髅~,可作動詞!久烙^ 可觀】美觀:(形式)好看;漂亮。如:房屋布置得很美觀?捎^:值得看;指達到比較高的程度。如:這個數(shù)
【韻文】與“散文”相對而言,指有節(jié)奏韻律的文學體裁或用此體裁寫成的文章。如詩、詞、歌、賦等。【景仰】佩服尊敬;仰慕!緦W子】學生!具尺屣L云】形容聲勢威力很大!旧W!康叫!IW,到,敬辭!惧暮醪煌
履:(lǚ)履行 拭:(shì)拂拭 箜:(kōng)箜篌 炯:(jiǒng)目光炯炯 屐:(jī)木屐 軾:(shì)蘇軾 倥:(kōng)倥傯 迥:(jiǒng)迥然不同 屢:(lǚ)屢次 弒:(shì)弒君 屨:(jù)
飲:yǐn(飲恨) 屏:bǐng(屏。﹜ìn(飲牛)píng(屏障)
蒞校(lì)迥乎(jiǒng) 精悍(hàn) 步履(lǚ) 謙遜(xùn) 激亢(kàng)屏息(bǐng)試淚(shì)薊北(jì) 涕泗(sì)箜篌(kōng hóu)
這篇課文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梁任公的一些特點,并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gòu)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
梁啟超十歲那年,一天隨父親到朋友家做客。一進家門,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樹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寬大的袖筒里。誰知,他的這一微妙之舉,恰恰被父親和朋友家的人看在眼里。他的父親教子甚嚴,但又
做梁啟超研究多年,對與梁氏相關的大事小節(jié)不免時刻留意。不希望觀察對象只定格在書本中,更愿意知道他在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之間蘊藏的故事。起碼,對于我來說,活人更容易理解,較少歪曲,所以,“雖死猶生”也成為
梁啟超十七歲那年參加廣州鄉(xiāng)試,榜列第八名舉人。當時主持會試的主座是清末著名的維新派李端妹李惠仙與梁啟超訂了婚。李惠仙是京兆公李朝儀的女兒,正所謂大家閨秀。梁啟超次年京師會試落第,隨康有為在萬木草堂學習
自勵二首平生最惡牢騷語,作態(tài)呻吟苦恨誰。萬事禍為福所倚,百年力與命相持。立身豈患無余地,報國惟憂或后時。未學英雄先學道,肯將榮瘁校群兒。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誓起民權(quán)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
一夫一妻少風流:自古道,才子風流本一家。但在才情恣肆的梁任公身上,那風流之情懷是可以遏制的,對華僑小姐何惠珍的斷絲割愛便是明證。大義滅親,披麻戴孝:為實現(xiàn)自己報效國家的政治抱負,梁任公在風風雨雨中走過
梁啟超乙未(光緒二十一年)會試,副考官李文田極賞其卷,已議取中矣,卒為正考官徐桐所厄,以致擯棄。李氏于落卷批“還君明珠雙淚垂”之句,以志慨惜,傳為文字因緣佳話。胡思敬《國聞備乘》紀其事云:“科場會試,
從變法志士到學術(shù)大師1894年,梁啟超離開寧靜的書齋,跟隨康有為投身維新變法斗爭中,為救亡圖存四處奔走。百日維新中,康有為倚梁啟超為左右手,變法中許多重要的奏折都出自他之手,當時他才只有25歲。后來,
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1891年就讀于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并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1
一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除了早期創(chuàng)作一些詩歌外,主要作品是戲劇,現(xiàn)存的劇本共有37部。莎士比亞的戲劇情節(jié)生動豐富,語言精煉優(yōu)美,對歐洲文學和戲劇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他的詩集也以
梁文茜是梁實秋的長女,迄今生活在大陸的惟一一個梁實秋的子女。1987年梁實秋遽然在臺去世,梁文茜急欲赴臺奔喪,臺灣當局不予放行,成為當時社會一大新聞。我那時始知梁文茜其事,結(jié)識其人是最近的事。我想為梁
曾經(jīng),一部《雅舍小品》令近現(xiàn)代文學大師梁實秋以散文圣手著稱,近日,江蘇文藝出版社推出又一部梁實秋散文集《槐園夢憶》,其以收錄梁實秋晚年14篇散文佚文而引發(fā)文壇關注,且這些作品均系首次在內(nèi)地公布。該書編
黎明版的《梁實秋自選集》小傳,說他生平有三好,“好交友、好讀書、好議論”。好交友、好讀書,世人是看到的了。好議論呢?卻未免讓陌生者感到突兀,讓熟悉者感到悵惘。說突兀,是因為赴臺后的梁實秋,絕筆不涉論爭
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其中提到的梁任公就是中國近代有名的梁啟超先生,“任公”是他的字,其實他還有一個號,叫“飲冰室主人”。我國古代文人除姓名之外,有的還有字和號,如陶潛字淵明號靖節(jié)先生、
唐代宗寶應六年(762)冬季,唐軍與安史叛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即廣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兒子史朝
《桃花扇》是通過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一代興亡的歷史劇。侯方域在南京妓院結(jié)識李香君,共訂婚約,閹黨余孽阮大鋮得知侯方域手頭拮據(jù),暗送妝奩,以拉攏侯方域,結(jié)交復社。香君識
梁啟超(任公)是戊戌政變的主角,這點大家都知道;梁啟超是云南起義的策劃者,這點知道的人較多。大家都知道的或者知道的人較多的東西,你再去寫是很難把讀者的趣味“吊”起來的。因此,有作為的大師們在刻畫人物時
【原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文/梁實秋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shù)。大約在1921年左右,清華學校請他作第一次的演講,題目是《中國韻文里表現(xiàn)的情感》。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那時候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翻譯家梁實秋先生中年以后的作品。文章在平樸中顯豐厚,于精約中見開闊,多有余味而耐人咀嚼。具體說來,其妙處在于:1、從結(jié)構(gòu)布局看,仿佛是信手寫來,但仔細閱讀,才
梁啟超是近代歷史上一位叱咤風云的大人物,寫他的文章可謂不計其數(shù)。他的文章文采斐然,思想獨到;他的人品剛正不阿,清高自守;他的經(jīng)歷坎坷波折,一言難盡。要寫好他,談何容易!但是梁實秋做到了,他為我們活畫出
【作者簡介】梁實秋(1902~1987),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原名治華,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學于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貒,曾先后任教于東南
一、本文對一次演講中的梁啟超做了精彩生動的描寫。請找出這些描寫的語句,仿照示例作些旁注,與同學討論:這些精彩生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梁啟超怎樣的性格、氣質(zhì)和修養(yǎng)?示例:“他的演講是預先寫好的,整整齊齊地寫在寬
1、本文寫梁任公為什么只談學術(shù)造詣不談政治作為?梁任公在政治領域和學術(shù)領域都有很高的威望,兩方面都可大書特書。但作者畢竟是一個文人學者,關心學術(shù)有甚于關心政治,寫學術(shù)人物比寫政治人物更得心應手;再說梁
這篇課文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梁任公的一些特點,并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gòu)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彩紛
多媒體教學
課文拓展
課件下載
課外閱讀
勵志故事: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