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的悲劇沖突

    周絢隆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3 > 紅樓夢 > 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的悲劇沖突

    這里寶釵只剛做了兩三個花瓣,忽見寶玉在夢里喊罵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睂氣O聽了這話,不覺怔了。這里,“鴛鴦戲蓮”的隱喻同寶玉的夢話形成了強烈的反諷。它從正面說明木石之“盟”在寶玉心目中的比重超過了金玉之“緣”。但是問題在于,封建時代的婚姻并不由個人作主,更何況任何婚姻都不能不考慮現(xiàn)實因素。所以盡管有黛玉的一腔真情,盡管有寶玉的信誓旦旦,也難保沒有夭折的可能。而在大觀園中,現(xiàn)實的條件正好是不利于黛玉的。且不說寶釵的“品格端方,容貌豐美”勝過了黛玉,就是她的“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也比黛玉的“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能得下人之心。在第二十回中,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第一次出場,就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當著黛玉的面拿她和寶釵進行比較:

    湘云道:“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所以黛玉的小心眼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外部環(huán)境的晴雨表,它的每次發(fā)作與消失都和寶玉對她的態(tài)度變化密切相關(guān)。敏感而細膩的天性使她無法像湘云那樣大大咧咧,不管不顧;孤苦的身世又不能讓她像寶釵那樣借助親人的力量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意愿。黛玉只能將真情化作眼淚,對著意中人暗灑閑拋。所以當她聽到寶玉對著湘云稱揚自己時,心中不由得又驚又喜,又悲又嘆:“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爾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y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爾,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黛玉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她深知寶玉對自己一片真情,但是傳統(tǒng)的金玉之論、自己多病的身體和賈府長輩們未明的態(tài)度,都為木石姻緣的實現(xiàn)設下了重重現(xiàn)實的和潛在的障礙。這些外部阻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大,最終使她不得不懷著無限悲傷離開了塵世,重新回歸太虛幻境。

    黛玉去了,木石姻緣成了現(xiàn)實中的夢;寶釵來了,金玉良緣卻成了夢中的現(xiàn)實。于是愛情帶給大家的不再是相互的慰藉與欣悅,只有揮不去的痛悔與憾恨。正如寶玉曾對襲人說的:“從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淚罷了!痹谛≌f中,象征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各有一套邏輯,當寶釵和黛玉遵著各自的邏輯相遇時,沖突就開始了。小說第五回寫警幻仙子對寶玉講完“意淫”的道理后,接著說:“再將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許配與汝。不過令汝領略此仙閨幻境之風光尚然如此,何況塵境之情哉。”所謂兼美,實際上是指她兼有寶釵和黛玉二人之美。在《紅樓夢》中,她是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形象。小說寫寶玉見到她的第一面印象是:“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女裊娜則又如黛玉!奔婷赖奶攸c與太虛幻境的時空背景構(gòu)成了強烈的反諷,它暗寓著這種現(xiàn)象的虛幻性,同時也映照著現(xiàn)實人生的不完美。在現(xiàn)實世界中,黛玉和寶釵都有各自天性中的不足:黛玉雖然才華橫溢,冰清玉潔,但卻天性脆弱,氣量褊淺;寶釵雖然美麗大方,處事穩(wěn)重,卻未免機心太重,流于圓滑。這種不完美性既是人生真實的一面,也為她們各自的姻緣制造了障礙。正如《紅樓夢曲·終身誤》最后四句所云:“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彼孕≌f到結(jié)尾,有盟的未能成為眷屬,卻帶走了對方的心;有緣的雖成了眷屬,卻永遠也找不到精神的歸宿。這是人生之大不幸,也是人生之大尷尬。寶釵是現(xiàn)實中的勝利者,又是精神上的失敗者;黛玉是現(xiàn)實中的失敗者,卻是精神上的勝利者。人生之得失既不可用加減法來計算,生命之復雜更不容許我們用簡單的是非標準對其進行衡量。因此從更深一層來講,《紅樓夢》并不是簡單地在講述一個愛情故事,因為不論從人物塑造還是結(jié)構(gòu)安排來看,它都包含著很強的象征性,其中所涉及的人和事有些也遠遠超越了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與邏輯。說穿了,作者實際上是通過極端冷靜的敘事,在探討生命之真實性與個人意志之間的沖突,即存在與意志的沖突。正是在這一點上,它介入了哲學層次上的思考,所以就顯得分外美麗,也分外凄涼,在中國古典小說之林中,構(gòu)成了一道獨特而又神秘的風景。

    ────────

    【注釋】

    ① 蔡元培《石頭記索引》。

    ② 這樣就難免會走所謂“多元主題”的折衷之路。

    ③ 參拙文《人間的愛,天上的愛──試論〈紅樓夢〉中的兩種愛情模式》,《紅樓夢學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