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邵梅
讀者的閱讀過程是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這個接受過程又是個主動過程,讀者不僅調(diào)動自己的視、聽器官進行感性的直觀活動,而且調(diào)動整個心靈去探求與把據(jù)作品的內(nèi)在精神、深邃意蘊;并結(jié)合自身對作品進行品讀。含薔的手法,能造成一種深厚的意蘊,讓讀者發(fā)揮想像力參與再創(chuàng)作,紉致地體味作品,把握其內(nèi)在意蘊;含蓄還能進一步激活族者的接受活動,給讀者留下進行藝術(shù)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無限空間。掌握了方法之后,讀者是越讀越有味,讀了還想讀。因為誘導(dǎo)讀者去體味出來的意蘊要比作者直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意思要豐富、有效得多。“細按”、“熟思”的讀者,每讀一次都可在心領(lǐng)神會之際獲得新的東西,它就像一個浩瀚的海洋;可以取之不盡,因而屢讀不厭!都t樓夢》以外的小說,恐伯就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例子來。況且,“就‘言在此而意在彼’來說,即使讀者未能理解出‘在彼’之‘意’,也未嘗不可以僅就‘在此’之‘言”去讀它的故事,盡管這里有深淺,表里的不同,但人們都可以在這里獲得自己的理解趣味。”⑥這也許就是:《紅樓夢》的讀者這么多,不管讀不讀得懂,大家都叫好,大家都愛讀的原因吧。
────────
【參考書目】
①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② 凡引《紅樓夢》原著的文字均出自岳麓書社1987年4月版的《紅樓夢》
③ 《文心雕龍》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版
④ 《論詞隨筆》見《中國歷文論選(四)》 上海出版社1980年版
⑤ 《〈絳洞花主〉小引》見《魯迅全集》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版
⑥ 曾揚華《紅樓夢引論》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