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組緗
這些話把他顛撲不破地信仰著的君父觀念全盤托出來了。
第六十六回里他和柳湘蓮有一段對話。柳湘蓮說:“你們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獅子于凈罷了!”寶玉聽說紅了臉。湘蓮自慚失言,連忙作揖,說:“我該死胡說,你好歹告訴我,他品行如何?”寶玉笑道:“你既深知,又來問我做什么?連我也未必干凈了!毕嫔徯Φ溃骸霸俏易约阂粫r忘情,好歹別多心!
這里賈寶玉流露了很深的宗族觀念;其實在他的具體條件下,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問題不在他只在口里說了什么或心里想了什么。重要的是他在日常生活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他一貫遵循與順從親長的囑咐,從不當面違抗,當然他心有不愿,但不敢直說,而只是逃避、掩飾,或作側(cè)面的斗爭和曲折隱忍的表示;要是逼緊了,也只好順從。日常晨昏定省之禮,除非特殊原因和祖母叮囑,也還是謹守不渝的。對父親,他從心里懼怕;對母親,他從心里尊重(有人認為《芙蓉誄》“毀诐奴之口”“剖悍婦之心”二句中有指王夫人的意思;這怕是誤解。按情理,按賈寶玉的思想,這還只能是指那些仆婦,如王善保家的之類);對老太太,他從心里崇敬。親長通不過的事,他只能偷偷地隱瞞著做:如到花家去看望襲人,到水仙庵去祭奠金釧兒。凡這些,他都不能理直氣壯、光明正大地在親長前公開做出來。下人來傳親長的話,他得站起來答話。甚至走過父親書房門前要下馬這一禮節(jié),他也不肯違犯;他只能要求打角門繞過去,以免下馬。周瑞說:“老爺不在書房里,天天鎖著,爺可以不用下來罷了”。寶玉笑道:“雖鎖著,也要下來的。”他不肯越過禮去(見第五十二回)。
到抄檢大觀園后,晴雯、芳官、四兒等無辜被攆出去,他雖然如喪魂魄,痛憤得萬箭穿心,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際,自不敢多言”,還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到了晴雯垂死的時候,賈政叫他隨同出去做詩,他也只好去。
賈寶玉在家庭里,在他的社會環(huán)境里,在奴仆下人心目中,都有他特殊的地位。他以這種地位或面子對被壓迫者被糟踐者給予溫情和庇護。他的丫環(huán)們也依靠了他的地位和勢力以對抗婆子們和她們自己長、上所施的壓迫和干涉。并且,他得有這樣的特權(quán):打破了成規(guī),被準許進行為封建主義社會秩序所不容的這樣那樣的民主自由的活動(包括他和林黛玉的愛情);從這里,培養(yǎng)出來他的具備規(guī)模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和反封建主義的叛逆精神。
可是,他的地位和特權(quán)那兒來的呢?顯然,他依靠的是親長的愛寵,是封建主義統(tǒng)治勢力的支持。
這是可悲的矛盾:他所深惡痛絕的,正是他所仰賴的;他所反對的,正是他所依靠的。
因此之故,在家長威力的壓迫之下,他可以變得失去力量,毫無做為。
我們可以看看第七十七回的幾段描寫。周瑞家的押送司棋出去,堅執(zhí)不允許司棋辭一辭姊妹們,賈寶玉走來遇見,向周瑞家的求道:“姐姐們且站一站,我有道理!敝苋鸺业谋愕溃骸疤愿啦辉S少捱時刻,又有什么道理?我們只知道太太的話,管不得許多!睂氂裼挚炙麄?nèi)ジ嫔,恨的只瞪著他們?/p>
到晴雯被攆以后,賈寶玉偷偷地去看她。他“將一切人穩(wěn)住,便獨自得便,到園子后角門,央一個老婆子帶他到晴雯家去。先這婆子百般不肯,只說‘怕人知道,回了太太,我還吃飯不吃飯?’無奈寶玉死活央告,又許他些錢,那個婆子方帶了他去”。
這樣的場合下,賈寶玉社會關(guān)系的真相就顯出來了:沒有了封建主義勢力的支持,他就失掉了特殊地位,也就不能得到重視了。當王夫人拿出猙獰面目,殘酷地把晴雯等人攆出去時,賈寶玉不但不能挺身而出,有所抗辯,甚至也不敢到老太太那里去求情。為什么?因為這就和母親的意志正面沖突,就直接違犯了親權(quán)。賈寶玉是一貫尊重著與信守著封建主義統(tǒng)治的;違犯了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事,他就不能理直氣壯公開做出來。
所以賈寶玉只能在封建主義統(tǒng)治所特準或其衰朽勢力所不能控制的范圍里進行他的反封建秩序的活動和發(fā)揮他的民主主義精神。這樣的反封建活動,這樣的民主主義思想,盡管它本身已具有規(guī)模,而且很堅決,不妥協(xié),但終究是缺乏力量,沒有前途的。
賈寶玉的戀愛與婚姻的悲劇,就植根在他的這種嚴重的思想矛盾上面:他熱烈地進行了自由戀愛,他迫切地要求婚姻自主,可是同時又不得不期待家長的主持或批準,不得不仰賴封建主義勢力的贊助與支持。
第五十六回賈母和江南甄家來的女人有一段談話,透露了他們看待賈寶玉的許多消息,尤其道破了賈寶玉思想的這一癥結(jié)所在。
賈母笑道:“不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憑他們有什么刁鉆古怪的毛病,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jīng)禮數(shù)來的。若他不還正經(jīng)禮數(shù),也斷不容他刁鉆去了。就是大人溺愛的,也因為他一則生的得人意兒;二則見人禮數(shù),竟比大人行出來的還周到,使人見了可愛可憐,背地里所以才縱他一點子。若一味他只管沒里沒外,不給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對于封建主義統(tǒng)治無法違抗,自己的民主主義思想和要求又不能放棄:于是賈寶玉的出路只有出家做和尚──那不是現(xiàn)實世界里的和尚,而是回到虛無飄渺的“太虛幻境”里去,大約還是去做什么“神瑛侍者”吧?
總之,他只能在超現(xiàn)實的世界里找到出路。而且,當他隨著“空空道人”和“渺渺真人”離開這個現(xiàn)實世界的時候,他光著頭,赤著腳,身上披著大紅猩猩氈的斗篷,還不得不去找在歸途中船上的賈政倒身下拜,特意向父親告辭。因此,在他決心“出家”以前,也須考得一個功名以報“親恩祖德”。續(xù)書作者這樣一些處理,可說費了很大的心血:他是掌握了他的主人公的性格里這個癥結(jié)問題的。
賈寶玉典型形象的特征以及它所反映的矛盾和限度,跟原作者曹雪芹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因為賈寶玉的性格在書中是不斷地成長、發(fā)展的,所以原作者直到原著八十回結(jié)束,還曾有多處對他的主人公的某些弱點給予諷嘲和批判。
作者對于賈寶玉的感傷主義和虛無主義并不表示異議或反對,因為作者自己顯然具有同樣的思想感情。但是賈寶玉一些稚氣的、空想的、過癡過傻的感傷與溫情,作者則不免要給以同情的挖苦和嘲笑。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尋根究底”,寫扮演著丑角的劉姥姥為博得喜歡、投其所好,胡謅了“雪中抽柴”的茗玉小姐的故事:賈寶玉信以為真,顯出那等欲罷不能、嚴肅深摯的用心,打發(fā)焙茗去認真訪了一整天。焙茗回來說,在田埂子上找到一個破廟,說“可好了”,一看泥胎,活似真的似的。賈寶玉喜的笑道;“他能變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氣!”焙茗拍手道:“那里是什么女孩兒,竟是一位青臉紅發(fā)的瘟神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