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組緗
從以上的闡論中,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到一些賈寶玉形象所含有的民主主義思想的限度。
不錯,賈寶玉思想性格中民主主義因素已經(jīng)具備規(guī)模,我們可以看見那色彩鮮明、線條清楚的完整的輪廓;它和封建主義抵觸著、矛盾著,不能相容,并且態(tài)度堅定,沒有調(diào)和妥協(xié)的意向。這方面都是不容置疑的。但同時,我們卻也看得出,它的力量是如此其微弱,所處的境狀如此其黯淡,它在衰朽腐敗的封建主義勢力跟前,宛如一棵幼芽壓在大石之下,顯得無法與之抗衡,因之也看不見天日、找不到前途。這方面我們也不能忽視。
賈寶玉經(jīng)常想到死和毀滅。在他的早期就有這念頭,到后來不但未變,反倒愈來愈見深徹。
第十九回他和襲人說:“只求你們看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的!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就散了的時候兒,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憑你們愛那里去那里去就完了。”第三十六回他說──還是對襲人:“比如我此時若果有造化,趁著你們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去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托生為人:這就是我死的得時了!”
第七十一回尤氏駁辯賈寶玉對探春的批評:“誰都像你是一心無掛礙,只知道和姊妹們玩笑?餓了吃,困了睡,再過幾年,不過是這樣,一點后事也不慮!”寶玉笑道:“我能夠和姊妹們過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又說:“人事難定,誰死誰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隨心一輩子了!辟Z寶玉自幼從生活中明確感覺到那尖銳的矛盾。他身在那矛盾中,為之嘔心耗血,苦痛難置;他無法解決那矛盾,也不能為自己的斗爭找到支援和出路。他始終在一種莫可奈何的境況中。于是感傷主義情緒隨著他的民主主義思想同時生長起來。他一般只能給予處在封建主義勢力壓迫摧殘下的人們以溫情和體恤,對自己切身的戀愛婚姻和生活道路問題一般只能作出偏于消極性的奮斗:他堅決不向封建主義妥協(xié)投降,但是他也不能積極有為地作出有力和有效的反抗。他一般多是以逃避態(tài)度對待面臨的矛盾,但這是逃不脫的;為了減輕斗爭中的苦痛,他找到了可能找到的虛無主義思想。
感傷主義和虛無主義是賈寶玉民主主義思想的弱點和病癥。
他欣賞《莊子》,喜歡佛家思想。當他在切身的尖銳矛盾中、在激烈的思想斗爭中的時候,他就以此自慰,求得苦痛的解脫。
第二十一回他摹擬南華文,寫出什么“焚花散麝,戕寶釵之仙姿,灰黛玉之靈竅,喪滅情意”的句子。第二十二回因聽見戲曲中魯智深唱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等句,就喜得拍膝搖頭,并且做了幾句佛偈。這都是他用來自解煩惱,自慰苦痛的辦法。在他的現(xiàn)實條件下,他只能找到這樣一些精神思想的出路。
當然這些都是他早期的勾當,但是虛無主義一直生根在他的思想里。他的“死”和“化灰化煙”的念頭,正就是它的流露。
溫情主義和感傷主義是同一東西的兩面。賈寶玉對處于不幸命運中的女孩子的溫情,實出于一種莫可奈何的態(tài)度。這種思想感情的深化和擴大,就成為明顯的感傷主義。
第三十九回劉姥姥向他胡謅了“雪中抽柴”的茗玉小姐的故事,他就當成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去辦。第四十三回他為祭奠金釧兒在水仙庵看見“洛神”像,以為真有“荷出綠波,日映朝霞”的姿態(tài),就不覺滴下淚來。第五十八回見園中杏樹“綠葉成蔭子滿枝”,想到邢岫煙已經(jīng)擇了夫婿,又“不免傷心,只管對杏嘆息”。他為藕官掩護燒紙(見第五十八回),為彩云等瞞贓(見第六十一回),也都流露同一思想。
芳官被干媽打了,正吵鬧,“寶玉恨的拿拄杖打著門檻子,說道:‘這些老婆子都是鐵心石腸似的,真是大奇事!不能照看,反倒挫磨他們。地久天長,如何是好?’”(見第五十八回)他對面臨的現(xiàn)實無可奈何,尤其當他對切身的戀愛婚姻問題束手無策時,比如在第五十七回“情詞試莽玉”以后,感傷主義就主宰了他的心神。
賈寶玉思想里這些病癥和弱點是根深蒂固的。他對面臨的和切身的矛盾無可如何,首先是因為他自己的思想里存在著嚴重的矛盾。
他的思想上的矛盾在這里:他從生活現(xiàn)實中否定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社會,否定了封建主義社會秩序,可是,他卻沒有能夠否定君權和親權──即封建主義統(tǒng)治權。這是賈寶玉直到“出家”沒有獲得解決的思想問題。這個思想問題使他對現(xiàn)實的斗爭始終帶著陰黯氣氛和悲劇色彩,并且他也只能成為悲劇主人,以悲劇來結(jié)束他的斗爭。
第三十三回“大受笞撻”,眾門客勸阻,賈政不許,說“明日釀到他弒父弒君,你們才不勸不成”?這是說在賈政看來,賈寶玉的行為雖然已離經(jīng)叛道,但“今日”還未到弒父弒君的地步,不過聽任不管,“明日”會釀到那地步。賈寶玉不只沒有弒父弒君的思想,他對君權親權都一直尊重,從來不敢直接違抗。
這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民主主義思想并未突破封建主義體系而獨立,他還不能不崇信“孔孟之道”。第三回他說:“除了四書,杜撰的也多呢!钡谑呕匾u人復述他的話:“除了什么‘明明德’外就沒有書了,都是前人自己混編出來的!
第二十回作者旁敘他的思想:“只有父兄伯叔兄弟之倫,因是圣人遺訓,不敢違忤!
第七十三回敘道:“更有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惡,說這原非圣賢之制撰,焉能闡發(fā)圣賢之奧,不過是后人餌名釣祿之階。”
由于把孔孟之道看做天經(jīng)地義,由于不敢違忤圣賢遺訓,賈寶玉對于封建主義統(tǒng)治從不懷疑。
第二十八回為“金”“玉”的問題他向林黛玉表白:“我心里的事也難對你說,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這三個人,第四個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個人,我也起個誓!
第三十六回他對襲人發(fā)議論:“人誰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須眉濁物只聽見‘文死諫’、‘武死戰(zhàn)’這二死是大丈夫的名節(jié),便只管胡鬧起來。那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諫之臣,只顧他邀名,猛拚一死,將來置君父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戰(zhàn),他只顧圖汗馬之功,猛拚一死,將來棄國于何地?”又說:“那武將要是疏謀少略的,他自己無能,白送了性命:這難道也是不得已么?那文官更不比武官了。他念兩句書,記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瑕疵,他就胡彈亂諫,邀忠烈之名;倘有不合,濁氣一涌,即時拚死:這難道也是不得已?要知那朝廷是受命于天,若非圣人,那天也斷斷不把這萬幾重任交代?芍切┧赖亩际枪撩炞u,并不知君臣的大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